東晉王朝時運不濟,好不容易出了一個英明勇武的君主司馬紹,只可惜英年早逝,沒能領導國家走向輝煌。
公元325年三月,病中的司馬紹立他與庾皇后的兒子司馬衍為太子。七月司馬紹病逝,司馬衍登上皇帝位,即晉成帝。
五歲的幼童當然什么也做不了,更遑論朝政。所以就由他的母親庾太后臨朝聽政,大司徒王導、中書令庾亮、尚書令卞壺三位大臣輔政。庾亮是太后的哥哥,朝廷大權就落在了他的手中。這庾亮不是一個君子,掌權以后就琢磨著怎樣鏟除異己,打擊得罪過自己的大臣。
左衛將軍司馬宗、右衛將軍虞胤都是司馬睿時期的老人,掌管宮廷禁衛。有一次深夜,庾亮要進宮奏事,而被司馬宗阻攔,并在言語上對他很不客氣,庾亮一直懷恨在心,現在手握大權終于有了機會。結果,司馬宗被殺,他的三個兒子都被貶為庶人趕出了京城。
司馬宗是皇室宗親,卻遭受了如此橫禍,讓朝臣感到惶恐不安,對庾亮極為不滿。司馬衍也對自己的這個舅舅非常不滿,但是他毫無辦法,只能發發牢騷。
東晉政權之所以能夠維持,憑的就是瑯琊大族王家的支持,沒有王氏家族的鼎力扶持,連司馬睿都不可能做成皇帝,也就沒有東晉王朝了。就連膽識過人的明帝司馬紹也不敢輕易得罪他們,王家在朝中的實力可見一斑。為了排擠王家,庾亮把自己的兄弟全部安排在了朝廷的重要崗位上,甚至對王家的人下毒,被識破而沒有得逞。這件事情被小皇帝知道后,也只是發了一頓火,庾亮根本不把他當回事,甚至經常假傳圣旨。
公元328年正月,司馬宗的密友臨淮太守蘇峻造反,進軍建康,討伐庾亮。庾亮其實沒什么能耐,加上他專權作惡不得人心,蘇峻很快就占領了建康。庾亮兄弟幾個早就逃之夭夭,根本就不理會小皇帝司馬衍的死活,司馬衍落在了蘇峻的手里。
蘇峻打著皇帝的名號亂發詔令,大肆揮霍宮中財物。小皇帝司馬衍靠著倉庫里留下的幾石米度日,才沒有被餓死。他只會哀哀哭泣,絲毫沒有他父親司馬紹的勇敢。后來太后下詔,命老臣王導號令各地起兵勤王,各地紛紛響應。逃出去的庾亮等人也召集了一部分人馬返回建康。數月之后,叛軍被剿滅,蘇峻被殺。司馬衍又回到了庾亮的手中,繼續做傀儡。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司馬衍的軟弱無能。
公元342年六月,司馬衍病逝。臨終前,他立瑯琊王司馬岳為太子。成帝五歲繼位,在位十七年,死時年僅二十二歲。他既無謀略,又沒有英雄氣概,當了一輩子傀儡。死后葬于興平陵,謚號“成帝”,廟號“顯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