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多年前,列祖啟偉公千里迢迢從湖南來到云南,后裔已傳承到了第十代。祖祖輩輩只知道自己祖先是湖廣籍,就不知道是如今的什么地方,更不知祖籍族中的興衰榮辱。祖父、叔父對家族歷史極為關注,為我們留下了極其寶貴的歷史資料。老譜只有衡州府清泉縣,如今中國地圖根本找不到這個地名。到底我們的祖籍在哪里?這個像謎一樣的難題,使遠離祖籍的子孫牽掛于心。如何尋根問祖?如何才能找到祖籍地?成了全族子孫的百年夙愿。
歷史的進步,國家的發展,通信聯絡的優化,為我們百年夙愿的實現提供了契機。二〇一三年五月在互聯網上看到湖南王氏的相關信息,后經反復查詢,問到了一個電話號碼,所幸此號碼是族人王可誠的電話,他又是當屆《王氏宗祠管理委員會》的副會長。電話中他對尋根問祖的要求很歡迎、很支持,并介紹了當年十一月十八日將舉行《衡陽漁溪王氏宗祠冬季祭祀暨升國寶慶祝大會》,希望我們屆時參加。
得到這可喜可賀的好消息,我由衷的興奮,為多年幾輩人的夙愿將要實現而高興不已,如何按時前往積極準備。經與族人多方聯系,相約前往,由于諸多原因,沒有族人能與我前往。我是信心滿滿,決意前往。就在提前二周,彪成從網上訂妥了由昆明飛往長沙的機票。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我和妻子從巧家乘客車到昆明。十一月十六日又從昆明長水機場乘機前往長沙,將到湖南上空時機上廣播“因天氣原因,長沙不宜降落,前往湖北武漢。”約半小時在武漢降落了,但乘務員不讓下飛機,說待天氣好轉就起飛至長沙。等啊等,等了兩個多小時,終于起飛了。約下午三時到達長沙,當天住宿長沙。十七日下午從長沙乘高鐵到了衡陽市,致電王可誠,可誠很熱心,指點我們如何前往祠堂,到了祠堂再找王一仁。按照王可誠的指點,很快就到了祠堂所在的栗江鎮,找到了王一仁。親情的可貴,一仁的好客,見面就很親熱,讓我們深受感動。
十一月十八日,《衡陽漁溪王氏宗祠冬季祭祀暨升國寶慶祝大會》隆重舉行。慶祝大會盛況空前,當地縣領導、宗祠管委會及族人代表講話發言。為榮升國寶、宗祠文化的傳承、發展作熱情揚溢的講話和發言;花鼓、舞龍、舞獅熱鬧非凡;劇團的精彩表演熱鬧異常,下午以盛大而豐盛的晚宴落幕。非常榮幸、我和妻子全程參加了該次盛典,既興奮又感動。是祖宗先賢燦爛輝煌的宗族文化讓宗祠如此輝煌,子孫如此興盛!我由衷自豪。
從十九日開始,我吃住都在祠堂,查閱漁溪王氏族譜。云南老譜最頂輩的是太祖王端燕,查了三天,在端輩都查不到該名字,心情有些失落,一籌莫展。好在云南譜有列祖啟杰曠氏、啟偉仇氏的記載。我又順著啟輩查找,萬幸第四天查到啟杰、啟偉的名字,與曠氏、仇氏完全吻合,心中倍感欣慰,莫大歡喜。原來啟杰、啟偉之父不叫端燕,叫端謀,字以燕、龍氏。查到關鍵的聯接點后,我信心倍增,夜以繼日地一直往上查。從啟輩至萬莊公,二十輩人的資料都查到,并一一作了記錄,至二十五日全部查對結束。
此次尋根問祖,得到宗祠管委會的大力支持,熱情接待。王桂誠、王可誠、王一仁都精心安排,熱情接待,特別是管理譜書的王芳焯二哥,不厭其煩的多次的為我查對資料提供幫助。在此我代表我們小家族的全體族人向您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是祖先的厚德,是宗族的凝聚力讓我們遠離祖居地的云南子孫百年夙愿,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