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十首柳宗元詩詞,一個孤獨思鄉(xiāng)的靈魂,向往隱居,對友誼始終不渝

唐代文學家、詩人柳宗元出身于“河東柳氏”,人稱“柳河東”。到柳宗元時期,家道中落,柳宗元小小年紀,就身兼了重振“河東柳氏”的責任,這可能是他性格上相對消極和悲觀的重要原因。

說起柳宗元的人際關系,就非常有趣。其實不止是柳宗元,唐代詩人間的關系好像一直都是這樣。比如說,詩仙李白就非常崇敬孟浩然,他和孟浩然的關系不錯;而孟浩然呢?和詩佛王維的關系鐵;但李白和王維就沒有任何一點點的聯(lián)系。回到柳宗元也是,白居易是中唐詩壇領袖,他和劉禹錫、韓愈關系都很好,柳宗元和劉禹錫也是鐵哥們,但柳宗元和白居易則沒有任何關系,你說奇怪不奇怪?

1. 《江雪》

公元805年(永貞元年),時年32歲的柳宗元被貶湖南永州。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又和劉禹錫這些老朋友長期分離,讓柳宗元產(chǎn)生了無比的孤獨感。這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江雪》,就寫在這個時期: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只要一提到描寫“孤獨”的詩,大家第一反應就是這首《江雪》。從來沒有人,把“孤獨”描寫得如此痛徹心扉。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到底是什么樣的“孤獨”,是這樣的:千萬座山峰里的小鳥都飛走了、絕跡了;億萬條大道和小路上,人跡都沒有了,滅絕了;只剩下我,孤獨一個人。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我駕著一只孤舟,身穿蓑衣,頭戴斗笠,在寒冷的、下著雪的江上釣魚,可想而知,一條魚也沒有釣到。天地之間,除了我,一個生命也沒有。

一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已經(jīng)是讓人孤獨到了極致。這還不算,這首詩還是一個藏頭詩,把四句詩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就是“千萬孤獨”,是詩人對“孤獨”血淋淋的控訴。

2. 《零陵早春》

柳宗元出身“河東柳氏”,但他出生在都城長安,因為他的故鄉(xiāng)是“秦原”長安。柳宗元為官時,多遭貶謫,四處做官,備受打擊,身心俱疲,倍感孤獨,因此,特別思念家鄉(xiāng)。這首《零陵早春》,他不經(jīng)意就表達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問春從此去,幾日到秦原。

憑寄還鄉(xiāng)夢,殷勤入故園。

問春從此去,幾日到秦原

“零陵”,就是永州。而“秦原”,即大唐京城長安。永貞元年(805),柳宗元參加“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在零陵住了將近十年。

“問春從此去,幾日到秦原”,我問春天從這里離開之后,需要幾天才能到秦地的平原上?

“憑寄還鄉(xiāng)夢,殷勤入故園”,我想通過春天來寄托我還鄉(xiāng)的好夢,讓我急切地回到自己的故園。

唐代詩人有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他們思念故鄉(xiāng),往往喜歡問故鄉(xiāng)。比如大詩人王維思鄉(xiāng),就寫了《雜詩》,“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也是不經(jīng)意的問家鄉(xiāng)的寒梅開花了沒有?而柳宗元則是通過南方春來早,北方春晚的特點,問春天什么時候到長安?兩首詩的感情也是一樣的:王維通過寒梅的開放,給家鄉(xiāng)以春的祝福;柳宗元則直接希望春天早點到達家鄉(xiāng);一樣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深沉的愛戀!

3. 《春懷故園》

柳宗元思念故鄉(xiāng)的詩詞,詩風似老杜,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勾起對故鄉(xiāng)的思念。這首《春懷故園》就是這種詩風:

九扈鳴已晚,楚鄉(xiāng)農(nóng)事春。

悠悠故池水,空待灌園人。

九扈鳴已晚,楚鄉(xiāng)農(nóng)事春

“九扈鳴已晚,楚鄉(xiāng)農(nóng)事春”,“九扈”,根據(jù)《左傳》記載,帝少昊特地安排春、夏、秋、冬、棘、行、宵、桑、老等九個扈從(隨從),負責管理從事農(nóng)桑耕種活動的百姓。 后轉(zhuǎn)指農(nóng)桑時節(jié)的候鳥。

鳥兒們在歡快的歌唱,諭示著得春已晚,楚地的鄉(xiāng)間春天的農(nóng)事已經(jīng)興起了。

“悠悠故池水,空待灌園人”,在我的故鄉(xiāng)悠悠的池塘水啊,還在徒然地等著我去澆灌田園。

由楚地人們春耕,想到家鄉(xiāng)的土地無人澆灌,雖然自然,但是不經(jīng)意,更顯得詩人對故鄉(xiāng)的苦苦思念。就像老杜在《雜詩》中的那樣,“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前面還看著美麗的春光,后面就轉(zhuǎn)到問什么時候能歸鄉(xiāng)。一樣的不經(jīng)意,一樣對故鄉(xiāng)愛的深沉。

4. 《溪居》

辭官歸隱,一直是柳宗元心底里的一個想法,他也經(jīng)常跟好友劉禹錫透露自己的想法。當他被貶謫永州時,公余游覽發(fā)現(xiàn)風景秀麗的愚溪,于是在溪水東南筑屋居住,實現(xiàn)一下他隱居的夢想。這首《溪居》,就是那個時候?qū)懙模?/p>

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

閑依農(nóng)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簪組”,古代官吏的飾物。簪:冠上的裝飾;組:系印的綬帶,此以簪組指做官。我長期以來,被為官所拖累,幸好現(xiàn)在能夠在這個南荒之地謫居,可以半實現(xiàn)我歸隱的愿望。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帶露雜草,傍晚乘船沿著溪石嘩嘩前進。畢竟他官職在身,半隱的生活,比陶淵明愜意得多。陶淵明在《歸園田居·其三》中寫道,“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那完全是辛苦的勞作。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獨往獨來碰不到世俗之人,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娛。這種思想,跟王籍在《野望》中的“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的思想是一致的,都是一種歸隱的思想。唯一不同的是,“來往不逢人”,稍稍表現(xiàn)出一種孤獨感!

5. 《漁翁》

唐代詩人柳宗元的這首《漁翁》,寫得是仙氣十足,讓我們對漁人生活充滿了向往,感覺生活在“八仙過海”的世界里,最能體現(xiàn)柳宗元的歸隱思想: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曉汲清湘燃楚竹”,早上他打了清清湘江之水,點燃楚竹做飯。“煙銷日出不見人”,不多久,等到日出了,煙銷了,卻不見人了,就像神仙倏地一下不見了。“欸乃一聲山水綠”,會看四周,山青水綠,一片仙境,忽然聽見一聲“欸乃”,漁翁卻突然出現(xiàn)在一葉小舟上,真像會了仙法一樣。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這才是真正讓人羨慕的地方,巖上充滿了云彩,它們自由自在,毫無心機,相互追逐。

云是自由自在,漁翁也是自由自在,唯獨詩人不是!

6. 《登柳州峨山》

“永貞革新”失敗后,柳宗元貶謫永州十年,柳宗元和劉禹錫再度被重新召回長安任職。劉禹錫這個大嘴巴,寫了一首,“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結(jié)果又導致兩人被貶,這次柳宗元是被貶柳州。正是在廣西,詩人寫了很多很好的詩篇,這首《登柳州峨山》,就是其中之一:

荒山秋日午,獨上意悠悠。

如何望鄉(xiāng)處,西北是融州。

如何望鄉(xiāng)處,西北是融州

“荒山秋日午,獨上意悠悠”,一個“荒”,一個“獨”,顯示了詩人一顆孤獨的心靈。在一個秋天的中午,我登上了這座荒山,獨自一人形影孤單,讓我意亂心煩。

“如何望鄉(xiāng)處,西北是融州”,我無可奈何,在這里望不到故鄉(xiāng)的蹤影,西北方向盡是融州的高大山巒。

柳宗元詩歌的特點是較少直抒胸臆的,大多是比較委婉,這句,“如何望鄉(xiāng)處,西北是融州”,實際上說的是故鄉(xiāng)不可見,詩人很心傷。表達相同意境的有,詩仙李白在《游秋浦白笴陂二首》中的“故鄉(xiāng)不可見,腸斷正西看”,這是多么的直白。

7. 《夏晝偶作》

不管是被貶謫到永州,還是被貶謫到柳州,柳宗元的內(nèi)心都是無盡的悲涼和孤獨。但日常生活中,他還是會有心境平和的時候,也經(jīng)常感覺到一種閑逸。這首《夏晝偶作》,是他不多的閑逸之作: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余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日午獨覺無余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永州盛夏時節(jié),人總是像喝醉了酒那樣要打盹,推開北窗,憑倚著幾案酣然熟睡。

“日午獨覺無余聲,山童隔竹敲茶臼”,中午獨睡時只覺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靜,隔著竹林,惟有山童搗制新茶時敲擊茶臼的聲音。

一句,“日午獨覺無余聲,山童隔竹敲茶臼”,寂靜夏日,悄然無聲,而幾聲兒童“敲茶臼”的聲音,顯得這里的夏日更加寧靜!就像梁靜茹所唱的,“寧靜的夏天,天空中繁星點點”,只是詩中是白天,沒有“繁星點點”。

以聲飾靜,在詩詞中多有表現(xiàn),唐代詩人常建在《題破山寺后禪院》中寫到,“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也是一樣的。

8. 《重別夢得》

815年,在裴度的活動下,劉禹錫、柳宗元返回長安。然而劉禹錫一句“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再次刺痛了當權(quán)者的心。劉禹錫被貶播州,柳宗元所牽連,被貶柳州。柳宗元因劉禹錫上有老母,下有幼兒,申請與劉禹錫調(diào)換貶謫地方。皇帝深受感動,將劉禹錫改貶連州。然后,他們一起在衡陽分手,柳宗元寫下了這首《重別夢得》:

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二十年來,我們一起歷經(jīng)了滄桑的患難,都是相同,但今天,我們忽然在歧路分別,從此各奔東西。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如果皇恩浩蕩允許我們解甲,我們就回家種地,晚年也要日夕相處,做一對鄰居老翁。

柳宗元對劉禹錫的感情是真摯的,沒想到這次分別竟成了永恒。819年,柳宗元在孤獨中走完了一生。在臨死之前,柳宗元將自己的后事和孩子都托付給了劉禹錫,而劉禹錫也不負所托,花費后半生的心血整理了《柳宗元集》,同時,柳宗元的兒子也在劉禹錫的呵護下茁壯成長了起來。

9.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這首《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很像老杜的《旅夜書懷》,描寫的風光非常大氣,但表達的心情卻十分的低沉。老杜是在江上旅行,風景其實沒那么雄壯,而柳宗元的這首《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描寫的是柳江,離大海很近,那是真的雄壯: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從城上高樓遠眺空曠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來。這里的“大荒”,是離大海很近的柳江流域。而詩仙李白在《渡荊門送別》中的“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這里的“大荒”,只是長江流域中上游,跟大海是沒得比。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山上的樹重重遮住了遠望的視線,江流曲折就像九轉(zhuǎn)的回腸。這里的風光十分大氣,但九轉(zhuǎn)回腸,卻非常準確的表達了詩人當時百轉(zhuǎn)千回的心態(tài)。而老杜在《旅夜書懷》中的風光是“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這跟后面的“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結(jié)合就沒有那么緊密了。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我們一起來到百越這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雖然處于一地音書卻阻滯難通。進一步表達了詩人百轉(zhuǎn)千回,意難平的心理。

10.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這是一首思鄉(xiāng)的詩,思鄉(xiāng)的詩詞千千萬,但都沒有這一首詩這樣,把風景和心情結(jié)合得這么緊密,也沒有這樣一首詩,把思鄉(xiāng)的心情,夸張到了極致。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xiāng)。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xiāng)

“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柳州離海很近,所以稱“海畔”。柳州的山,靠近大海,并且山峰尖尖的,就像利劍的鋒芒一樣。到了秋天,萬物蕭瑟,更顯得尖利,像是處處割斷人的愁腸一樣。

詩人為什么發(fā)愁?思鄉(xiāng)啊!“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xiāng)”,怎能讓此身化作千千萬萬,撒落到每個峰頂眺望故鄉(xiāng)呢?通過化身千億,在每一座山頭眺望故鄉(xiāng)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是千絲萬縷,滔滔不絕。

這種“化得身千億”的修辭,后世很多詩人都在使用。大詩人陸游在《梅花絕句·其一》中,就寫過,“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可以說是深得柳宗元的精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第1205季【濕地閱讀】柳宗元群詩閱讀
謝老師說詩詞:江雪
柳宗元
柳宗元五首名詩賞析
柳宗元水平最高的七首詩,精工密致,韻味深長,每一首都值得背誦
柳宗元詩歌簡論(1)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台市| 庆云县| 清涧县| 怀远县| 简阳市| 华阴市| 逊克县| 贡觉县| 万安县| 宜城市| 松江区| 林甸县| 重庆市| 东丽区| 荃湾区| 会理县| 哈密市| 铁力市| 柘城县| 开阳县| 商水县| 思南县| 江西省| 抚顺县| 常宁市| 新干县| 将乐县| 常宁市| 汕头市| 北安市| 即墨市| 民和| 临高县| 安西县| 勃利县| 大理市| 武山县| 都江堰市| 达孜县| 嘉鱼县| 南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