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歷史上皇帝們的平均壽命僅39.2歲,能夠活過60歲的帝王屈指可數,而北魏皇帝們的平均壽命僅為26.2歲。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看看北魏的皇帝們有多短命。
拓跋珪是北魏的開國皇帝,出生于建國三十四年(371年),登國元年(386年),年僅15歲的拓跋珪復立代國,他對內實行一系列改革,對外征討各部和其他國家。公元398年,拓跋珪改國號為魏,將國都從盛樂城遷到平城,即皇帝位。
拓跋珪
然而在拓跋珪執政后期,他開始沉湎酒色,剛愎自用,猜忌臣下,與他前期的執政風格截然不同。公元409年,拓跋珪被次子拓跋紹刺殺而死,時年38歲。
拓跋嗣是拓跋珪的長子,出生于登國七年(392年),天興六年(403年)被封為齊王。公元409年,拓跋紹發動政變殺死拓跋珪,而后拓跋嗣入宮誅殺拓跋紹,平息了叛亂,四天后即皇帝位,成為北魏的第二位皇帝。
拓跋嗣
拓跋嗣即位后,拔賢任能,內遷民眾,整頓流民,撫恤百姓。使北魏國政再度步入正軌。對外北征柔然、丁零,東襲北燕,南攻劉宋,取得司州及兗州、豫州部分地區。在常年的征戰中,拓跋嗣身患重疾,泰常八年(423年)病逝,時年31歲。
拓跋燾是北魏的第三位皇帝,拓跋嗣長子,出生于天賜五年(408年),泰常七年(422年)受封泰平王,拜相國,加大將軍,不久被立為皇太子。次年拓跋嗣去世后,拓跋燾繼位為帝。
拓跋燾影視形象
拓跋燾在位期間,重用漢族士人,改革內政,對外他征討胡夏、北燕、柔然、高車等國,統一中國北方地區。拓跋燾晚年脾氣暴躁,誅戮過多,常常在殺完人之后后悔莫及。由于刑罰嚴酷,國內曾經幾度政治混亂。后又在中常侍宗愛的煽動下,逼死了景穆太子拓跋晃。
正平二年(452年),宗愛怕被太武帝誅殺,先下手為強弒殺太武帝,時年44歲。
拓跋余是北魏第四位皇帝,拓跋燾第六子,出生年份不詳,公元452年,宗愛殺死太武帝拓跋燾后,立拓跋余為帝。拓跋余登基為帝后,宗愛也得到了封賞,他一個太監卻被封了馮翊王。
拓跋余影視形象
拓跋余登基后,喜歡酗酒,縱情聲色犬馬,而宗愛得到大權后把持朝政,后來拓跋余懷疑宗愛作亂,謀劃奪權行動,引起宗愛憤怒不滿。永平二年(452年)十月,宗愛趁祭祀宗廟之機,譴小黃門賈周將其殺害。
拓跋濬是北魏第五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燾之孫,景穆帝拓跋晃長子,出生于太平真君元年(440年)。永平二年(452年),太武帝拓跋燾和南安王拓跋余相繼被殺后,年僅12歲的拓跋濬被殿中尚書長孫渴侯與尚書陸麗等人擁立為帝。
拓跋濬影視形象
拓跋濬繼位后,采取休養生息的策略,減少高壓手段,實行懷柔統治,安撫遠近內外民眾,民心又得以安定下來。和平六年(465年)拓跋濬去世,時年25歲。
拓跋弘時北魏第六位皇帝,文成帝拓跋濬長子,出生于興光元年(454年),兩歲時被立為皇太子,文成帝去世后,11歲的拓跋弘繼承皇位,是為獻文帝。
拓跋弘
皇興五年(471年),因不滿馮太后長期攝政,拓跋弘打算將皇位禪讓于京兆王拓跋子推,但因為群臣的勸阻,于是禪讓于太子拓跋宏。然而拓跋宏年幼不能親政,所以朝廷之事還是獻文帝拓跋弘說了算,他的稱號不再是皇帝,而是太上皇帝。
承明元年(476年),拓跋弘離奇駕崩于永安殿,年僅22歲。
拓跋宏是北魏第七位皇帝,獻文帝拓跋弘長子,出生于皇興元年(467年),皇興三年(469年)被立為皇太子,皇興五年(471年)受父禪即帝位。由于北魏實行子貴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為太子時,生母即被賜死,由祖母馮太后一手撫養成人。
拓跋宏
太和十四年(490年),馮太后去世后,時年23歲的拓跋宏開始親政,他大力推行改革,進一步的漢化,同時將拓跋改為“元”,北魏在他的治理下得到很好的發展。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拓跋宏于軍中積勞成疾,不久去世,時年32歲。
元恪是北魏王朝第八位皇帝,孝文帝元宏次子,出生于太和七年(483年),太和二十一年(497年),被冊立為皇太子,孝文帝去世后繼位為帝。
元恪
元恪在位期間,向南朝發動一系列戰爭,攻取漢中之地。向北攻打柔然,國勢盛極一時。在位后期,猜忌忠良至親,外戚高肇專權,朝政日趨黑暗,國力逐漸衰敗。延昌四年(515年),駕崩于式乾殿,年僅32歲。
元詡是北魏第九位皇帝,宣武帝元恪第二個兒子,出生于永平三年(510年),延昌元年(512年)年僅三歲的元詡被立為皇太子,延昌四年(515年)宣武帝元恪去世后,繼位為帝,當時他才5歲。
元詡
元詡繼位后,權臣元乂、母后胡氏相繼擅權亂政,大失人心,引發六鎮起義,國勢日衰。武泰元年(528年),元詡不滿胡太后專權,密詔岳父爾朱榮進京勤王。密詔外泄,遭到靈太后毒殺,時年十九歲。
元子攸是獻文帝拓跋弘的孫子,彭城武宣王元勰第三子,出生于公元507年,孝昌二年(526年),進封長樂王,年少之時曾是孝明帝元詡的伴讀。孝明帝被殺后,元子攸在爾朱榮的擁立下繼位為帝。
元子攸
元子攸繼位后,朝政大權都被爾朱榮把持,元子攸成了一個傀儡皇帝,永安三年(530年),元子攸誘殺了權臣爾朱榮和太宰元天穆,后被爾朱兆俘虜北上,次年被縊殺于晉陽三級佛寺,時年24歲。
元恭是廣陵惠王元羽的兒子,生于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因元叉擅權,所以元恭裝聾作啞8年的時間不與他人來往,孝莊帝死后,為爾朱世隆所立為皇帝,不過元恭在位僅一年的時間就被殺了,時年34歲。
元恭
元修是北魏的末代皇帝,孝文帝元宏之孫,廣平武穆王元懷第三子,出生于公元510年,中興二年(532年),在大將軍高歡擁戴下,登基為帝。永熙三年(534年),不滿高歡專政,遷都長安,投奔關中大行臺宇文泰。十二月(535年2月),為丞相宇文泰所弒,年僅25歲。
元修
小結:
北魏的這12位皇帝,僅太武帝拓跋燾一人活過了40歲,其他的皇帝大多都是在二三十歲的年紀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