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溫州,一名34歲寶媽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一張全家福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原來是這名女子在13年中接連生下9個孩子,年齡最大的13歲,最小的才一周歲左右。還在社交平臺上稱:還不夠,還要繼續生,湊夠十二生肖。
對于這件事大多數網友表示不理解,紛紛質疑為何要生這么多的孩子?、
這樣做不害怕影響到自身的健康么?她是自愿的么?
隨后這名女子的家庭背景被人們扒出,大家感嘆,人家再生幾個也養的起!
原來,這名9個孩子的媽媽竟然才34歲!
寶媽名叫田東霞,1992年生人,通過她在社交平臺上展示的信息可以看出:
她與她的丈夫在還不到法定結婚年齡時就結婚并生下了第一個孩子;
自2016年之后更是保持著一年一胎!
從她已經生下的孩子來看,有五個男孩四個女孩。
還直接在平臺上說:不會重男輕女,只是父母年紀大了喜歡孩子,心情好身體才健康,十二生肖代表著圓滿。
對于田東霞夫妻倆這種情況的,有的人表示羨慕,也有人表示不理解:
認為都已經兒女雙全了怎么還要生這么多,完全沒有空檔期;
從十幾歲就開始生,13年生9個,不累嗎?
不是在生娃就是在生娃的路上,人生最美好的時間都用在生孩子上了!
女人最美好的青春就是在十幾歲到三十多歲。
如今這個年齡段的女人大多會把重心放在自己的事業上,不愿意過早的結婚生子。
但是田東霞不但愿意結婚生子,還想要湊夠十二生肖,可想而知在她看來家庭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情況下,女人生孩子對身體的負荷是巨大的,很多人在生過孩子后體型肥胖變形,面容容易衰老下垂,身體狀態也會受到影響。
但是,田東霞在生了這么多孩子后依舊身材姣好,面容也基本看不出有什么影響。
完全看不出是生了9個孩子的母親。
田東霞表示,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因為他們家為了照顧孩子光是保姆就雇了6個,還有專門的營養師配餐,每次生完孩子后都會去條件最好的月子中心,確保自己身體的恢復。
隨著網友們議論紛紛,她和她老公的身份也被網友爆出,原來她的老公名叫趙萬龍,華北電力大學畢業,現在是萬正集團的董事長。
據了解,萬龍集團是一家具有多元投資主體的控股集團公司,光是注冊資金就高達1億元,經營項目包括房地產開發,機械電氣設備制造等。
夫妻二人還投資了不少其他行業,好多公司都有他們的股份。
雖然網上透露不出具體的資產,但是網友猜測他們夫妻倆身價應該在九位數,從他們在平臺上發布的照片中可以看出,趙萬龍夫婦所居住的也是高檔別墅。
網友們后續又扒出,他們所居住的小區是當地有名的高檔小區,近6萬/平的豪宅。很多當地有頭有臉的都住在里面。粗略估計他們家的房子也要在上千萬了。
眾多網友們對于田東霞想要湊齊十二生肖也紛紛表示,“家財萬貫,實力允許,這才是國家應該鼓勵多生孩子的對象”。
還是網友會提出疑問,就算是不考慮經濟條件的因素,
難道他們每天都沒有別的事情做么?
生那么多孩子不會覺得累么?
田東霞一家十三年生了九個孩子,賭王何鴻燊共有17個子女,還有前段時間的八年生六個葫蘆娃的寶媽夢潔,向大家詮釋了什么叫富人家的生活。
之前每家每戶只能要一個孩子,超生就要罰錢。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2016年-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由15003萬人增至19064萬人,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國家也逐漸放開了二胎,三胎的政策。
但是如今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提升也導致了養育孩子的成本越來越高,很多情況下人們有能力生,但是沒有能力養。現如今鼓勵生二胎,三胎,人們也都不愿意生了。
其中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養育孩子的成本越來越大,還有就是人們更愿意把有限的精力放在自身生活上,不希望因為孩子丟失自己的生活。
現在很多女人在生過孩子后,不僅要賺錢分擔家庭壓力,還要顧好家庭的生活,生活起居,洗衣做飯,更要照顧孩子,這種情況下肯定會感覺非常累。
而田東霞之所以愿意生這么多的孩子,一是沒有什么經濟壓力,不用為了孩子的生活擔憂,家里的柴米油鹽也不用擔心;二是她本身的精力和能力足夠獨立自由。
田東霞也并沒有為了家庭和孩子放棄自身的事業,作為萬正電源集團的總經理,公司的經營和管理都是她在負責。
集團的社交視頻賬號上,可以看到視頻中需要人物出鏡的工作都是由她本人去完成的,對于公司的業務也是非常的了解,即使是在懷孕期間也是盡心盡力的去完成工作。
而她自己也說:作為公司的老板娘,生活作息也是也是被打亂了,每天出門上班,有時下班到家都到深更半夜了,但是就算這樣,也還是在孩子和工作之間,努力平衡。
這些對于她本人來說就是都是她自身的價值:在工作中認真執著,在家庭里對孩子百般照顧。
田東霞還在社交媒體說過:自己丈夫的基因太好,不多生幾個傳宗接代太浪費了。
人格獨立自主,工作能力強,沒有什么經濟負擔,養育孩子不會有什么壓力。這些共同促成了田東霞13年生了9個孩子的原因。
隨著國家政策的開放,國家也鼓勵大家多生多育,但是這種生九個的情況還是非常的少見。
就像前段時間熱議的河南寶媽生了六個孩子,如今不少網友都在期待夢潔早日生個老七。
夢潔對這個想法也十分心動,不過要不要生第七胎,夢潔第一個詢問的就是孩子們,許多家里生二胎時都不會詢問孩子的意見,就導致了家里的孩子并不和,但是在夢潔看來,只有對孩子們足夠的尊重,才可以讓孩子的關系非常親密。
孩子生的太多,肯定會有照顧不周的時候,尤其是在更小的孩子出生之后,父母的精力會更多的偏向更小的孩子,這樣就更加考驗父母對于孩子的關心和照顧。較大的孩子可能會有一些想法,父母可能不會及時的了解到,沒有進行溝通,特別是在孩子青春期和叛逆期的時候。
如果不及時處理好這些問題,可能還會導致孩子出現一些心理上的問題。
現在留給年輕父母的問題不再是生或者不生,而是如何正確的,負責的養大一個孩子。
最近每年都會有一些報道,多少孩子因為家庭原因導致叛逆,走上了不正確甚至違法犯罪的道路。這些事情背后的原因是因為家庭教育不當,家長應該應該反思,不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雖然小,但是也擁有獨立的人格和想法,教育更多的應該是引導孩子,不是完全將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孩子。尊重不同,理解差異。從理性的角度和孩子溝通交流。有些家長認為天天叮囑孩子好好學習就是對孩子的教育了,但是“說”并不代表“教”。
那么如何平衡孩子們和父母之間的關系呢?
首先,父母要關注自身家庭教育的行為,父母的差別對待最容易引起孩子們的嫉妒行為從而引發矛盾,造成沖突。
像河南寶媽夢潔那樣,始終貫徹著養孩子的原則,每個孩子都有專門的保姆來照顧。
孩子雖多,但是夢潔對他們從來都是一視同仁,每個孩子的吃穿都是一樣的,為了保護孩子的隱私,每個孩子的臥室門都是指紋鎖,沒有孩子的同意也不會隨意進孩子房間。
父母也不要拿兩個孩子互相比較,不要讓孩子認為父母對誰更偏愛,要讓孩子們了解不同的個性,減少作比較,肯定每個孩子的個性還有長處,促進孩子的個性化發展。
在孩子之間的相處中,父母過多的干涉反而會引起孩子之間產生矛盾。進而讓孩子產生爸爸媽媽不愛我,更偏愛別人的感受。因此父母可以嘗試,在孩子的世界不過多的干預,讓他們自由的相處。在其中做到引導者的角色,而不是裁判。
當兩個孩子意見不同時,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他們協商不下時,可以給出引導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讓孩子們慢慢的相互磨合,以更好的狀態相處。
其次,父母要多于孩子溝通交流,關注孩子情緒上的變化。父母也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養育水平,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從上面田東霞和夢潔的家庭中可以看出,雖然大多數人的生育理念有所不同,但是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不同的想法,根據自己的能力設定不同的目標。
其實生不生孩子,是每個家庭和每個人自己的事情。并不是說一定多生孩子就是好的,就現如今社會來看一個家庭的幸福程度并不取決于孩子的數量,不會和之前說的多子多福。
像田東霞這樣的不僅家里有能力,自身還有決心的,正好也相應了國家的號召,多生多育。也希望他可以早日湊齊十二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