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這話放在衛長公主身上同樣適用。
不過,閨閣時期的衛長公主,字典里絕無“凄慘”二字。
她的父親是漢武帝,母親是皇后衛子夫,兄弟是太子劉據,舅舅是大司馬大將軍衛青,表哥是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
不夸張地說,西漢的天下,恐怕再也找不到比衛長公主更幸福的女孩子了。
出身皇家造就了她的高貴優越,婚姻波折又將她所有的一切毀于一旦。正如弘一法師的詩:人生猶如西山日,富貴終如瓦上霜。
公元前138年,18歲的漢武帝劉徹,終于盼來了他的第一個孩子——衛長公主。
18歲得女,乍聽起來倒是挺早。但實際上呢,雖不至于是晚年得女,最起碼也是晚育了。
其實,在此之前的很多年,劉徹都深陷“不孕不育”的風波之中。
劉徹7歲被封太子,16歲登基稱帝,后宮佳麗不少,卻沒有一個人懷上孩子。
要知道漢武帝的爺爺漢文帝劉恒在十五歲時,已經生下了漢景帝劉啟,而在漢景帝之前,漢文帝還生下了三個男孩。
時間一長,朝臣議論紛紛,就連漢武帝的舅父田蚡,都認為劉徹不孕不育。
田蚡甚至還曾對淮南王劉安說:“皇帝無太子,你多做仁義之事,未來天下誰當王尚不可知?!?/span>
這明擺著就是覺得劉徹的江山坐不長久。
面對“催生大隊”的挖苦,劉徹焦不焦慮咱不清楚,但他的姐姐平陽公主可以說是操碎了心。
公元前139年的春天,17歲的劉徹前往霸上去祭祖祈福。回宮路上,他順道去看望了自己的大姐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深知弟弟多年來沒有子嗣,便決定效仿姑姑館陶公主,給自己這位皇帝弟弟進貢年輕漂亮的女子。
趁著劉徹來公主府上拜訪,平陽公主早早就做好了準備,提前將物色好的十幾個女孩精心打扮一番,讓她們拜見漢武帝。
只可惜,十幾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劉徹一個都沒看上。
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在宴席上,劉徹一眼就看中了席間獻舞的衛子夫。
隨即,漢武帝便寵幸了衛子夫。
宴席結束后,平陽公主順水推舟,將衛子夫送進了劉徹的后宮。
衛子夫入宮后如同透明人,很快就被劉徹拋之腦后。
一直到一年后,劉徹將宮中年邁體弱的宮人釋放出宮,衛子夫哭著請求劉徹放她出宮回家。劉徹這才又想起了這位楚楚可憐的美人,再一次臨幸了她。
獲得第二次臨幸后,衛子夫就懷孕了。
十月懷胎,瓜熟蒂落。
劉徹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個孩子,雖說是個女孩,但他依舊喜不自勝。
小公主一出生,就被封為了“長公主”。
西漢時期,“長公主”不是排行,而是極其尊貴的封號。
一般而言,皇帝的女兒(帝女)稱“公主”,皇帝的姐妹稱“長公主”,皇帝的姑姑稱“大長公主”。
可見漢武帝對這位女兒的珍愛。
衛長公主之所以有這樣的殊榮,不僅是因為劉徹初為人父的喜悅,還因為她的降生,粉碎了漢武帝不孕不育的謠言。
一榮俱榮,衛子夫也獲得了劉徹的無限寵愛。
《史記·外戚世家》載:“入宮歲馀,竟不復幸。武帝擇宮人不中用者,斥出歸之。衛子夫得見,涕泣請出。上憐之,復幸,遂有身,尊寵日隆?!?/span>
之后,衛子夫又接連生了2個女兒1個兒子,并成功問鼎皇后之位。
就連衛長公主的舅舅衛青,也因不斷立下軍功,加官進爵。她的表哥霍去病,少年成名,被封驃騎將軍。
可以說,衛長公主的成長過程,一直都是順風順水的。她的前半段人生,過得富貴安樂,成為人人羨慕的對象。
一晃眼,衛長公主就到了出嫁的年紀。
女大當嫁,漢武帝費盡心機,尋思著一定要給寶貝女兒挑選最完美的佳偶。
挑來選去,漢武帝最終鎖定了自己的親外甥曹襄。
曹襄是漢武帝的親姐姐平陽公主的兒子,曹家權勢滔天,擁有世襲侯爵,其祖先是西漢開國功臣曹參,位列功臣侯位第一。
曹襄本人也十分優秀,是馳騁沙場的大英雄,英武不凡。
漢武帝把女兒嫁到姐姐家,不僅是親上加親,還完全不用擔心女兒受委屈。
婚后的衛長公主過得十分幸福,她還生了一個兒子曹宗。
公元前119年,曹襄以將軍身份,跟隨衛青前往漠北作戰。戰場上的曹襄驍勇善戰,立下赫赫軍功,很快就得勝歸朝。
對衛長公主而言,夫君曹襄事業如日中天,夫妻互敬互愛,兒子機靈可愛,她對生活再無更大的要求了。
公元前114年,曹襄英年早逝,衛長公主才24歲。
漢武帝不忍心年輕的女兒守寡,又給她安排了一樁婚事。
這一次,漢武帝不再挑選英勇的將軍,而是另辟蹊徑,選了一個方士。
方士名叫欒大,他身材修長、容貌俊美,說話周到而有策略,敢說大話。
此時的漢武帝已經年過四十,在思想的作祟下,他開始迷信神仙之說。
漢武帝十分重視欒大,他為欒大修建豪宅,置辦車馬。還封欒大為五利將軍,又拜為天士將軍、地士將軍、大通將軍、天道將軍,后又封為樂通侯。
在賞賜將軍印璽時,他還特地命使者夜間站在白茅上,以此彰顯欒大并非天子的臣子。
在漢武帝的心里,只有當下最好的,才能配得上自己的女兒。為女兒挑選一個“神人”,這次的婚姻絕對萬無一失。
衛長公主二婚再嫁之前,漢武帝給足了她體面。
他給公主賞賜萬金,并將公主的封地改名為當利,衛長公主又號當利公主。
當利這個地方盛產鹽,是膠東半島最富裕的地方。衛長公主也是東西兩漢唯一受封鹽邑的公主。
而據《漢官六種》,黃金萬斤是漢代皇帝聘皇后的規格 ,可見漢武帝對衛長公主的偏愛。
這一次,漢武帝的拳拳愛女之心,最終也害慘了女兒。
后來,欒大敗露了自己不能通神的真相,漢武帝惱羞成怒,一氣之下將欒大當眾腰斬。
倒霉的衛長公主,在26歲的年紀,再次成為了寡婦。
看在衛長公主的面子上,欒大被修墓安葬。他的墓葬十分豪華,還有著諸多陪葬品。
自此,史上再沒有衛長公主的半點記載。
不管她是繼續改嫁,還是終身守寡,她的下半生都注定是凄涼的。
因為世事變遷,天上人間,早已物是人非。
晚年的漢武帝逐漸昏庸,巫蠱之禍時,漢武帝自絕三族,衛家上上下下,死傷無數。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晚年執政時期的一大事件,此案牽連數十萬人,也是漢武帝執政時期的一大污點。
巫蠱之禍發生在征和二年,陽陵大俠朱安世被公孫賀(公孫賀的妻子是衛子夫的姐姐)抓捕,隨后朱安世誣陷丞相公孫賀與其子公孫敬聲巫蠱詛咒武帝。
除此之外,公孫敬聲還與陽石公主通奸。
最終,公孫賀父子被殺滅族,而陽石公主及衛子夫的另一女兒諸邑公主、衛青的長子衛伉全部牽連被殺。
衛長公主的母親衛子夫被漢武帝誤會,兩人感情破裂。漢武帝收回了她的皇后璽綬,衛子夫絕望自殺。
衛長公主的親弟弟,也就是太子劉據,被逼出宮外,劉據也在逃亡中自縊而死。
她的舅舅衛青、表哥霍去病接連去世。
她唯一的兒子曹宗,也受到巫蠱之禍的牽連,被定了死罪。
曾經,圍繞在她身邊的,是至親的溫暖關愛。
如今,是物是人非的瘡痍和血淚。
諷刺的是,衛長公主所有的幸福和凄慘,都拜同一個人所賜,那就是一直把她捧在手心的父親劉徹。
離奇的是,衛長公主是否活著看到家族分崩離析的一切,史書上卻沒了記載。
關于她的結局,民間盛傳,衛長公主受到了巫蠱之禍的牽連,被漢武帝腰斬。
關于衛長公主腰斬的細節,也被傳得神乎其神。
據說衛長公主長得貌美纖弱,就連劊子手都下不去狠手,,最終換了3波行刑的人,才最終完成腰斬。
衛長公主也由此成了被腰斬的第一位公主。
衛長公主腰斬于巫蠱之禍的說法,并無史料支持,只能稱為野史杜撰。
畢竟,江充、劉屈氂借巫蠱之禍欲除劉據及衛家勢力,公孫家、陽石公主、諸邑公主、衛家等牽連被殺的事跡,史書都記得明明白白。唯獨對衛長公主在巫蠱之禍中卻無任何記載。
因此,一些史學家推測,衛長公主可能在巫蠱之禍發生前就已去世。否則,以江充、劉屈氂斬除衛家勢力之心,長公主不可能獨善其身。
不論衛長公主死于巫蠱禍事之前還是之后,她的下半段人生走向都充滿悲涼。
筆者更希望這位公主在巫蠱禍事之前就早逝了,這樣她就不會看到失去理智的父親,不會看到親人的血流成河,對衛長公主來說,早逝才算是衛長公主人生中的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