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曾仕強說:“女性這輩子要過的第一關,就是情關。”
很多女人一旦深陷情網,就會心甘情愿地低進塵埃里,試圖以討好對方獲得庇護,以依賴婚姻得到安穩。
可她們用盡一生付出,全心全意奉獻,換來的卻往往是輕視、辜負或背叛。
韓國作家崔恩榮在《明亮的夜晚》中提醒大家:女人一旦破了情關,就是覺醒的開端。
這本書被韓國22萬讀者票選為年度之書,中文版也被豆瓣網友打出9分的高分,獲得了無數女性讀者的共鳴。
書中,崔恩榮講述了四代女性在婚姻中的壓抑與抗爭,展現了女性破除情關,為自己而活的過程。
讀過這本書,你會明白,一個女人能不能過好這一生,靠的不是被愛的運氣,而是堪破情關的勇氣。
1
把婚姻當避風港
家庭就成了火葬場
書中的主人公智妍,出生在一個感情淡漠的家庭。
她祖上三代女性,都經歷了不幸的婚姻,大半生都困在痛苦中難以自拔。
曾祖母貞善被丈夫當作傭人使喚,外祖母英玉遭到丈夫的欺騙與背叛,母親美仙也被忙不完的家務瑣事消磨成了怨婦。
貞善生于戰亂時期,出身底層庶民,十七歲那年差點被強行征去做慰安婦。
為了在亂世中活命,無依無靠的她只能寄希望于一個男人的拯救。
而智妍的曾祖父出于拯救弱小的英雄主義,不惜與父母斷絕關系,帶著貞善私奔到異鄉。
誰知,異鄉生活艱難,原本出身優渥的曾祖父,只能干體力活、住茅草房。
于是,他很快就感到了后悔,甚至怨恨貞善拖累了自己。
貞善生下女兒英玉后,他從不幫忙帶孩子、做家務,一天到晚對貞善呼來喝去。
每月拿到微薄的薪水,他也只顧自己吃飽穿暖,對貞善和女兒英玉不聞不問。
他還以救命恩人自居,要求貞善事事聽從自己的安排,否則就會大發脾氣。
貞善原以為,婚姻能拯救自己,結果不過是從一個火坑,跳到了另一方牢籠。
而智妍的外祖母英玉長大后,也不知不覺地延續了曾祖母的悲劇。
曾祖父嫌棄英玉是個女兒,從沒拿正眼看過她,更沒給予過她關愛。
為了討好曾祖父,英玉順從他的意愿,嫁給了自己并不喜歡的男人。
可生下女兒美仙后,英玉才意外得知,她嫁的男人早已在家鄉娶妻生子。
對方找上門來,男人便毫不猶豫地拋棄英玉和美仙,回到了原來的家庭。
男人走后,被欺騙的英玉,竟成了旁人口中的“壞女人”。
有人誹謗她故意招惹有婦之夫,有人嘲笑她沒本事留住男人。
在種種流言蜚語的侵擾下,智妍的母親美仙漸漸變得敏感內向。
沒有父親的她,也被周圍的人視為異類,遭到了同學的排擠和欺負。
為了符合世俗意義上的“正常”標準,她渴望盡快步入婚姻,建立一個平凡的家庭。
于是,她參加工作不久后,就急匆匆地嫁給了智妍的父親。
婚后,她發現婆婆刁鉆,小叔子刻薄,丈夫也不體貼,都理所當然地把家務事推給她。
她只能辭掉喜歡的工作,斷掉跟朋友的來往,一心照顧一大家子人的生活。
每逢過年過節,她也要在婆家忙前忙后,多年無法回娘家探望智妍的外祖母。
在曾祖母貞善的家鄉,流傳著一句俗語:女人的命就是空心葫蘆。
意思是說,女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只能依靠他人,任由生活擺布。
所以,在人生困頓之際,智妍的曾祖母、外祖母和母親,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依賴婚姻。
可到頭來,婚姻沒有成為她們的救贖,反而為她們帶來了更猛烈的風雨。
現實中,也有很多女人一生都在渴望被人善待,免去流離失所之苦,不受無依無靠之累。
直至被失望刺痛到遍體鱗傷,她們才明白:婚姻也好,家庭也罷,從來都不是女性的人生保障品。
正如《我的前半生》中所說:“沒有任何人會成為你以為的、今生今世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后的庇護所。”
這世上,最靠不住的就是感情,最難預測的便是人心。
承諾會變,關系會淡,別人給你的好,隨時都可以收回,甚至需要你加倍去償還。
錯把婚姻當成避風港,對他人抱有過高期待,等待你的往往只有變本加厲的傷害。
2
靠別人是災難
靠自己才是救贖
《明亮的夜晚》中,有一個女人的故事,令我無比震撼。
智妍的曾祖母貞善,跟曾祖父私奔后,她在異鄉結識了鄰居新雨。
由于家境貧困,新雨長期挨餓受凍,年紀輕輕便體弱多病。
為了多賺點錢,新雨的丈夫拋下她和女兒,遠渡日本打工。
在那個年代,一個沒有丈夫庇護的女人,會受盡旁人的冷眼與欺負。
新雨卻頂住壓力,起早貪黑地去磨坊做工、四處找零活兒干。
幾年后,丈夫終于回國,卻已不幸患上重病,不久便撒手人寰。
新雨沒有考慮改嫁或依賴婆家,而是堅持以自己柔弱的身軀,扛起養家重擔。
她每天從早忙到晚,學著擺攤賣水果、縫補衣服,還去印刷廠干活。
最終,她靠自己的力量撐起一個家,還送女兒讀了大學。
目睹新雨一路走來的坎坷,貞善的心底涌起了前所未有的勇氣。
貞善原本以為,女人生來如浮萍,需寄生于他人,依托于感情,心中才會有安全感。
可新雨用親身經歷向她證明:只有靠自己的女人,才能擊敗命運的苦和難。
當時,智妍的曾祖父對貞善態度惡劣,還自作主張地參軍入伍,好幾年音信全無。
但貞善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和新雨去市場賣水果,跟新雨的姑姑學做針線活。
她不再寄希望于男人的保護和照顧,用自己的雙手打拼出了一份安穩。
多年后,智妍的外祖母英玉遭遇丈夫的欺騙與拋棄,只能與女兒美仙相依為命。
她們過著捉襟見肘的日子,還要忍受街坊四鄰的流言蜚語。
起初,英玉非常絕望,整天坐在家里以淚洗面,甚至忍不住故意對美仙冷言冷語。
但在貞善的勸慰下,英玉終于鼓起勇氣,背著美仙在村里到處找工作。
她先是簡單地給人縫補衣服,后來又接下裁剪布料、量身定做的訂單。
漸漸有了一些口碑后,她便開起裁縫鋪,收入越來越高。
就這樣,英玉也憑借自己的能力,把美仙養大,為貞善養老,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光。
禪宗里有句話說:借來的火,點不亮自己的心燈。
當你試圖依賴虛無縹緲的感情,向外獲取安全感,注定會活得患得患失。
你會為一點矛盾而膽戰心驚,也常因幾句爭吵而惶恐不安。
可你一旦把討好別人的心思,放在好好經營自己身上,就會發現自己本就無所不能。
即使不被人在乎,也有獨立生活的信心;就算不被人珍惜,也有另起爐灶的底氣。
喚醒自己的內在力量,推動自己不斷向前,從他人的身后走向生活的競技場,在一次次實打實的交手中磨礪自己。
等到你足夠強大時,無論跌入多么泥濘的沼澤,你都能順利把自己打撈起來。
3
人只有過了情關
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智妍的婚姻,同樣重復了家族中前幾代人的不幸。
智妍5歲那年,比她年長3歲的姐姐意外離世。
母親美仙既難過又自責,整日以淚洗面,怪罪自己沒有照看好女兒。滿懷愧疚感的她,也不再親近智妍,不對智妍露出笑臉,一次次冷漠地推開智妍伸出的手。
久而久之,智妍變得敏感脆弱,害怕付出得不到回應,不敢輕易向人敞開心扉。
為了遠離原生家庭,她也匆忙結婚,以為婚姻可以治愈自己所受的創傷。
可令她意想不到的是,丈夫不僅背著她出軌,還責怪她沒有抓住自己的心。
一怒之下,智妍選擇了離婚,并辭掉工作,搬到一座海濱小城市生活。
母親美仙得知后,竟怪她太過沖動,還主動打電話找女婿求和。
在美仙看來,男人犯了錯,女人應該包容,因為再不濟的男人,也總歸是個依靠。
她勸智妍:“反抗的話會挨兩拳、三拳,而且不會贏。不對抗的話,挨一拳就可以結束。”
受美仙的影響,智妍一度也認為自己過于偏激,對待丈夫不夠寬容。
她甚至懷疑自己在婚姻中也有過錯,埋怨自己平日忙于工作,對丈夫不冷不熱。
然而,在熙嶺生活期間,她偶遇久未聯系的外祖母英玉。
英玉為她講述了家族中,一代代女性困于不幸的婚姻,又奮力從中掙脫的故事。
原本執迷于過往的智妍,一下子開了竅:
任何人都應該靠自己走出命運低谷,而不是試圖用一段親密關系來逃避。
于是,智妍不再后悔離婚,決定聽從內心的聲音,真正為自己而活。
她無視外界的議論,坦然地將自己離婚的消息告訴身邊所有人。
她找到一份喜歡的工作,養了一只可愛的貓咪,享受起了獨居生活。
不忙的時候,她就去看望外祖母英玉,彌補祖孫倆多年來缺失的相互陪伴。
她還鼓勵母親美仙,不再事事以父親為先,去找回年輕時的愛好,與好友們恢復往來。
在智妍的支持下,外祖母英玉徹底擺脫婚姻失敗的陰影,享受起自在的晚年時光。
美仙則試著卸去“賢妻良母”的枷鎖,不顧丈夫的強烈反對,和好友一起出國旅行。
這群不懂得愛自己的女人,終于實現自我覺醒,開始以各自喜歡的方式生活。
而智妍家族中代代傳承的婚姻悲劇,也就此落下帷幕。
想起這樣一段話:
真正強大的女人,需要失去四樣東西,失去男人的依靠,失去過往的糾纏,失去曾經的付出,失去一切美好的幻想。
不失不得,不破不立,女人一旦過了情關,她那原本晦暗的世界,便會豁然開朗。
所謂的過情關,就是不再寄希望于感情,意識到自己的獨立,在身體上不任人擺布,在精神上也不受人操控。
將“情”字看得太重,把自己看得太輕,你只會在生活的圍攻下處處受限,在錯誤的感情中自我沉淪。
而那些明智的女人,會發自內心地相信自己的力量,凡事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變得“薄情”一點,及時放棄不合適的感情;
活得“冷血”一點,盡早離開不值得的人。
突破情感的羈絆,去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而非裝點他人的附庸。
當你從情關中破繭而出,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里,往后的人生自會越過越順。
▽
有人說,在《明亮的夜晚》中,女人終于不再是僅供同情的角色,也不再是裝飾男人壯麗生活的配角。
她們生如草芥,身不由己,卻依靠自己穩穩扎根于生活,牢牢掌控住命運。
而在社會的規訓下,不計其數的女性,習慣了聽從他人安排,任由他人索取。
漸漸地,她們忽略了自己的得失,抹去了自身的價值,活成別人生命中無足輕重的背景板。
唯有勘破情關,你才能徹底開悟,從受制于人的牢籠中掙脫出來,書寫屬于自己的人生軌跡。
收回泛濫的情意,專注自身的成長,永遠為自己而活的人,終會被命運善待。
點個贊吧 ,從今往后,活成自己的太陽,無需借誰的光,也能驅散漫漫長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