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劉先生剛剛經歷了腰椎手術,處于恢復期,可是食欲越來越差,香噴噴的飯菜,他一點兒都不想吃,還伴有腹部脹痛、拉肚子。西醫說是消化不良造成的,給他開了幫助消化的西藥,效果并不明顯。于是無奈的劉先生求助中醫,中醫說他這是脾胃氣虛的表現,讓他吃了幾瓶香砂六君子丸,癥狀就漸漸消失了,最后完全康復了。
除了香砂六君子丸,市面上銷售的還有四君子丸和六君子丸。它們的組成藥物有同有異,各有作用,又互相協助,性情平和,不傷身體,專補脾胃,就好比正人君子,只辦好事,所以名稱均帶有“君子”二字。作為無需醫師處方就能在藥店購買的中成藥,哪些人適合服用這“君子”三“兄弟”?它們之間有何不同,該如何選擇呢?
中醫認為,“脾”和“胃”可將食物消化分解成營養物質,再運送它們去身體需要的地方。而這個任務的完成,要依賴于脾胃的“氣”的充足,這個“氣”好比脾胃的“發動機”,能帶來動力。一旦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如暴飲暴食、勞累過度、憂思日久、年老體衰、大病初愈等,都可損傷脾胃的“氣”,引起脾胃“氣虛”,就難以完成重任了,于是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如食欲下降、嘔吐、腹脹痛、腹瀉,氣虛時人還會感覺乏力、精神萎靡,大便也無力被推動,亦可引起便秘。脾胃的“氣”還負責推動體內水液的運行,氣虛有可能造成水液停滯,引起痰多、咳嗽甚至浮腫等。此時舌頭是淡紅的,但顏色比正常人要淡,舌邊通常有齒痕,舌苔色白而厚膩。
脾胃氣虛的情況,在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腸炎、便秘、支氣管炎等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中,也是常見的,均可選用“君子丸”系列補氣健脾。要注意的是,此類藥品較溫燥,不適宜有口干、舌紅少津或感冒發熱等熱象表現的患者,而且服藥期間須忌食油膩、辛辣、生冷等食物,小兒、孕婦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疾病者,要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君子”三“兄弟”看似神似,但實際有所差別。
四君子丸
由人參、茯苓、白術、甘草四藥組成,主要功能是補氣、健脾和養胃,主治脾胃氣虛引起的消化系統癥狀,癥見食欲不振、面色萎黃、神疲倦怠,或腹瀉、腹脹,或大便不硬,但難于排出,排便無力,便后疲乏更甚等。主要推薦給脾胃氣虛的患者,每日3次,每次3~6g。
六君子丸
前面提到,脾胃氣虛常致痰濕內生,六君子丸比四君子丸多了陳皮和半夏兩味藥,而這兩味藥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因此六君子丸除了具有四君子丸健脾補氣之功外,還可燥濕化痰、使氣行順暢,為主治脾胃氣虛兼有痰濕的通用方。凡癥見脾胃氣虛表現,并且還伴有胸腹滿悶,惡心欲嘔,或帶下增多,或痰多色白質黏,舌苔白厚膩等痰濕內阻之象,都能選用。六君子丸推薦給脾胃氣虛兼有痰濕的患者,每日2次,每次9g。
香砂六君丸
是在六君子丸的基礎上,增加了能理氣止痛的木香,溫養脾胃胃、散寒的砂仁,故對脾胃氣虛,濕聚痰阻的患者,如果還有氣滯的表現,則有更好的療效。氣滯是指體內的氣阻滯不暢,一般表現有胸腹部脹滿竄痛,情志抑郁或易怒,喜唉聲嘆氣,婦女可見乳房脹痛,每每抑郁或生氣時,胸腹或乳房疼痛癥狀加重。香砂六君丸的服法是每日2次,每次6g~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