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上,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傳承沒有斷絕的國家,還領先世界達一千多年。中華文明在世界古代史上到底有多燦爛、多輝煌、多先進?下面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
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中國步入奴隸制社會的巔峰。同時期與亞述、埃及相比,周朝綜合國力并不占優勢。但周朝卻奠定了國人的文化認同與民族認同,以及華夏族真正意義上形成。民族認同與文化認同是中國領先世界的根本原因。
圖一、西周形勢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郡縣制中央集權國家。“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措施使華夏族在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后,又開始國家認同。同時期,亞歷山大大帝國崩潰、羅馬剛剛崛起。孔雀帝國雄踞南亞,真動起手來,大秦帝國穩贏不輸。
圖二、大秦帝國形勢圖
公元前202年,大漢帝國建立。漢朝不僅繼承大秦開創的制度,還將之發揚光大,華夏族的國家認同真正意義上形成。同時期,羅馬、大漢、安息、貴霜號稱“古典四大帝國”。實際上,安息、貴霜是湊數的,只有大漢與羅馬配得上帝國的稱號。相對于大漢,羅馬各項制度還沒有成熟,綜合國力落后于大漢。在與西方的交往中,大漢帝國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在西方,絲綢不僅與黃金等價,還成為大漢的代名詞。
圖三、大漢帝國形勢圖
公元581年,大隋帝國建立。公元589年,大隋帝國統一天下、終結幾百年亂世。隋文帝在位時期,開創了“三省六部制”,不僅極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更延續了上千年,成為西方模仿的重要制度。隋煬帝即位之初,開創了著名的“科舉制”,不僅打破了士族門閥對仕途的壟斷,擴大了統治基礎,更使得中國進一步領先世界。同時期,歐洲在蠻族的襲擾下苦苦支撐,并進入黑暗的中世紀,開始全方位落后于中國。
圖四、大隋帝國形勢圖
公元618年,大唐帝國建立,十年后,大唐帝國統一全國。大唐帝國繼承了“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這不僅鞏固了統治,更使得門閥士族徹底沒落。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大唐帝國開創了貞觀之治、永徽之治、開元之治等盛世,成為中國古代發展的巔峰。同時期,歐洲正步入黑暗中世紀的巔峰,印度則被大唐帝國一戰打到分裂,只有剛剛興起的阿拉伯帝國能做與大唐帝國相提并論。
圖五、大唐帝國形勢圖
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大宋帝國。統一全國后,為了避免藩鎮割據再現,大宋帝國開始重文輕武,雖然使得大宋帝國在幾百年時間里積貧積弱,卻也使得大宋帝國文化高度繁榮,達到中國古代的巔峰。在大宋帝國統治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真正發展起來,不僅加深了與西方聯系,還大力傳播了中華文化。同時期,歐洲依然在黑暗中世紀中徘徊,阿拉伯帝國則徹底分裂并無休止內戰。
圖六、大宋帝國形勢圖
公元1260年,忽必烈成為蒙古帝國大汗。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統一全國后,忽必烈一邊休養生息,一邊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和海外貿易。大元帝國商品經濟與海外貿易遠超大宋帝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更是達到巔峰。同時期,歐亞大陸的大部分領土被大元帝國和蒙古四大汗國占據,整個西方都戰栗在蒙古鐵騎的聲威之下,毫無還手之力。
圖七、大元帝國形勢圖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國,并將蒙古貴族逐回漠北。大明帝國建立后,政治清明、國力強盛。公元1405年—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不僅密切了東西方交流,更是宣揚了大明帝國國威。于此同時,歐洲終于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紀,并逐漸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歐洲發展的同時,大明帝國也沒有落后,經濟上不僅同樣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政治上更是開創了內閣輔政制度。在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方面,大明帝國也不遺余力。
圖八、大明帝國形勢圖
公元1683年,滿清統一全國,政治上強化君主專制,經濟上重農抑商、扼殺資本主義萌芽,思想上大興文字獄,對外閉關鎖國,對內鐵血鎮壓。滿清這一系列措施不僅打斷了中國的正常發展,更使得中國開始全方位落后于西方。公元1840年,西方殖民者用大炮轟開中國國門,中國開始了長達百年的屈辱近代史。
圖九、滿清形勢圖
公元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擺脫了西方列強的侵略,重新實現民族獨立。
圖十、中華人民共和國形勢圖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中國的再度復興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