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1型糖尿病只能選擇胰島素治療,我們今天主要淺談一下對于2型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
對于2型糖尿病經合理的飲食和口服降糖藥物治療血糖仍未達到良好的控制目標的患者,胰島素可作為補充治療。通常患者可在白天口服降糖藥物,晚上睡前注射中效胰島素或者每天注射1~2次長效胰島素。
2型糖尿病患者在下列情況時應作為一線用藥(替代治療):2型糖尿病在診斷時血糖水平較高,特別是體重明顯減輕的患者;口服降糖藥物治療反應差伴體重減輕或持續性高血糖的患者;此外,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補充治療過程中,每日胰島素用量接近50U時,可停用胰島素促分泌劑而改成替代治療。
胰島素治療的劑量主要決定于患者的血糖水平,及β細胞功能缺陷程度、胰島素抵抗程度、飲食和運動狀況等,一般應從小劑量開始。根據血糖水平逐漸調整。
使用胰島素時應注意胰島素的不良反應;
1.低血糖反應:為胰島素治療主要的不良反應,與劑量過大和飲食失調有關,胰島素治療時一定要保證能夠按時規律進食。
2.胰島素過敏:通常表現為注射部位瘙癢,繼而出現蕁麻疹及麻疹樣皮疹。
3.胰島素性水腫:常出現于血糖控制后4~6日,繼續應用可自行消退。
4.屈光失常:此種屈光突變多見于血糖波動較大的幼年型病者。一般可隨血糖濃度恢復正常而迅速消失,不致發生永久性改變。
5.皮下脂肪萎縮或增生:由于長期皮下注射胰島素所致。因此,應經常更換注射部位,以免吸收不良。
6.胰島素抵抗較少見,只有極少數患者會出現胰島素抗藥性。
胰島素注射要注意做到“三準一注意”即時間準、劑量準、劑型準,注意注射部位。還應檢查注射器或胰島素筆能否正常工作。上臂、大腿、臀部和腹部是適宜注射的四大部位,有計劃、有次序地在全身輪轉注射,避免長期固定在一處注射,就能避免產生硬結和脂肪萎縮。胰島素筆和筆芯是專用的,不能通用。預混胰島素每次注射前要搖勻,使用過的針頭和注射器不能隨意丟棄。胰島素筆的針頭必須一次性使用,反復使用會造成局部感染、注射時疼痛等,嚴重的甚至會發生針頭斷裂在患者體內,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痛苦。
文章來源問大夫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