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主任
1、
水滸是部男人小說,講的是兄弟情誼,尤其是魯智深給人的印象深刻。
在梁山中,魯智深的人緣很好,他和史進是相好,和林沖是結拜兄弟,后來和武松也成為知己。一方面是他喜歡交友的性格,比如在水滸前幾篇時,九紋龍史進去找師傅王進,路上遇到魯達,兩人剛剛見面,魯達就提議去喝幾杯酒。
由此可見,魯達這人為人豪爽,生性率直,善惡分明,深受朋友喜歡。
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在上梁山之后,關于魯智深和林沖的關系就鮮有描寫,反而對他和武松的關系有很多著墨。要知道魯智深和林沖有八拜之交,為何隨著關系發展,魯智深卻不再和林沖走得很近,反而疏遠了他,而和另一個小伙伴武松走到一起。
是魯智深發現了林沖的真面目,發現他不值得交,還是覺得武松更有趣?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把這個問題搞清楚。
2、
首先看一看魯智深到底和林沖怎么認識的,又怎么成為兄弟。
當時魯智深在寺廟的菜園當園主,帶領一幫混混整天喝酒吃肉而無所事事,那天突然發現有一群人正圍觀、并喝彩,原來是一個人在刷棍。這對于同樣癡迷武術的魯智深來說非常有吸引力,于是他也過去湊熱鬧。
書上寫道:看時,只見墻缺邊立著一個官人。那官人生的豹頭環眼,燕頷虎須,八尺長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紀。口里道:“這個師父端的非凡,使的好器械!”眾潑皮道:“這位教師喝采,必然是好。”智深問道:“那軍官是誰?”眾人道:“這官人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林武師,名喚林沖。”智深道:“何不就請來廝見。”那林教頭便跳入墻來。兩個就槐樹下相見了,一同坐地。林教頭便問道:“師兄何處人氏?法諱喚做什么?”智深道:“灑家是關西魯達的便是。只為殺的人多,情愿為僧。年幼時也曾到東京,認得令尊林提轄。”林沖大喜,就當結義智深為兄。
從這段話中不難看出,魯智深交朋友哪怕是結拜兄弟其實不需要太多理由,只要你功夫不錯、人也看得順眼,分分鐘就能結拜。
雖然結得有點不嚴肅,但也可見其性格之灑脫。
3、
既然是結拜兄弟,那就肯定關系很好啊,但是為何上了梁山之后卻又沒有交集,反而魯智深和武松成了好基友。
魯智深和武松的關系,書上有多處描述,而魯智深和林沖的關系,卻只有短短的一句對話。
先說魯智深和武松的關系。首先是宋江在一次宴會上透露出自己要招安的意思,武松表示不同意,作為武夫,武松哪懂什么政治,當場和李逵就投了反對票,這讓宋江很沒面子。宋江的手段大家是知道的,于是找武松談話,魯智深很緊張,專門為武松說話道: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干凈!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這就直接表明了態度,自己和武松站在一條陣線。
還有一個就更能說明,當魯智深圓寂時,守在他身邊的不是林沖,而是武松。
只此一點便能說明,他們倆人的關系確實非同一般。
而魯智深和林沖呢,水滸后半部很少有描述,只是他們上山見面之后,魯智深說了一句話,他說,“灑家自與教頭滄州別后,可知阿嫂信息否?”
見面就問林沖,你有你老婆的信息嗎,你知道她過得怎么樣嗎?有點莫名其妙。
4、
這句話真的莫名其妙嗎?
未必。
或許這才是魯智深疏遠林沖的真正原因所在。
當時高衙內調戲林娘子,魯智深看不過去,想爆K衙內一頓,結果被林沖阻止。書上寫道,林沖叫道:“師兄那里去?”智深道:“我來幫你廝打。”林沖道:“原來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內,不認得荊婦,時間無禮。林沖本待要痛打那廝一頓,太尉面上須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沖不合吃著他的請受,權且讓他這一次。”智深道:“你卻怕他本官太尉,灑家怕他甚鳥?俺若撞見那撮鳥時,且教他吃灑家三百禪杖了去。”林沖見智深醉了,便道:“師兄說得是。林沖一時被眾人勸了,權且饒他。”
這段對話很能說明問題。一是魯智深是黑白分明、疵瑕必報,何況是兄弟媳婦受侮辱,這必然要出手相助。但是林沖呢,他表現得根本不像個男人,不但自己不出頭,反而因為害怕得罪高衙內而勸阻魯智深,這不得不讓魯智深懷疑他的三觀不正。
就這么個人,連自己的老婆都不敢出手保護,還希望他能善待兄弟們嗎?
所以,就這一個事情,就讓魯智深看穿了林沖的本性,也就有了后來他遠離林沖,而親近武松。
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宇宇看水滸(yyksh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