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秦始皇有二十多個子女,而且秦王歷代都有皇后,秦始皇應該是有皇后的。
其次,為什么沒有關于皇后的一點記載,司馬遷《史記》中,也是只字未提,因為在漢朝檔案中,也沒有120年前的秦始皇皇后的任何記載,司馬遷無從下筆。很明顯,有人要刻意隱瞞皇后的記載,當時能做到隱瞞一國皇后讓天下人禁言的只有秦始皇
再次,秦始皇為什么要隱瞞皇后的事情呢,很顯然,秦始皇對皇后做了一些事情,不要后人知道,而且是一些不光彩有損形象的事情。
那么,應該是什么事情,導致這個結果呢,我來給您分析分析:
秦始皇13歲登基,前9年是生母太后趙國人趙姬垂簾聽政,我們身臨其境的想想,趙姬身邊只有一個可信任的重要人物,就是趙國人呂不韋,呂不韋作為丞相,不能日夜陪其身邊,所以,趙姬就培植了自己的趙國親信面首—嫪毐,嫪毐不只是男寵,因為嫪毐開府封侯,秦國只有立過戰功,有重要軍事貢獻的人才可開府封侯,嫪毐做的事,歷史沒有記載,我們只能從趙姬執政發生的大事推斷,他做過什么,開始和秦始皇嬴政競爭天下的皇子成嬌,帶兵和趙國交戰時臨陣脫逃趙國,成嬌作為皇子的唯一解釋是--在秦國,根本活不下去了,要不然不會投降弱國,趙姬和嫪毐鏟除了韓國勢力韓夫人和成嬌,這樣,秦始皇心里是高興的,因為借別人之手,鏟除了韓國勢力。
秦始皇22歲親政,做的做快的事情就是殺成嬌,軟禁生母也就是太后趙姬,罷免呂不韋權利,這一切的原因是因為要滅趙國了,不能有強大趙國勢力在秦國當絆腳石,因為戰國后期的戰爭不同于春秋,戰國是滅國戰,而非春秋的功伐戰,如果普通功伐,這些別國在秦國內的勢力是不管的,要是滅國,秦國內的相關國勢力一定會極力阻撓,大家還記得竊符救趙的故事吧。
秦始皇親政首先滅完趙國后,國內還有最大的勢力存在,那就是楚國勢力。
秦始皇17位皇后,每代基本都是楚國皇后,出土的墓碑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秦始皇的皇后很可能是楚國人,而大太子扶蘇,也極有可能是楚國人,關于扶蘇是楚國人的證據有兩點:一 楚國人陳勝吳廣起義打的口號有兩個,一個是楚國大獎項燕,一個是扶蘇,各位想想,如果孫中山起義革命,怎么可能打光緒的旗號,那只有一種解釋,就是,扶蘇也是楚國人,二是太監趙高矯詔讓扶蘇死,扶蘇馬上自殺了,合理的解釋就是扶蘇知道自己也該死了,趙高只是根據時局,做了催化劑。
還有個秘密—焚書坑儒,殺了很多儒生,可儒教一樣傳承下來了,秦始皇不可能殺光天下所有知道儒教的讀書人。秦始皇自己也知道,但是可能殺掉所有知道皇后死亡秘密的讀書人,因為只有文字,才能流傳后世,口口相傳,不過兩三代,就煙消云散了,所有,焚書坑儒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隱瞞一個驚天秘密,而這個秘密,就是秦始皇殘忍殺掉賢惠的楚國皇后。您看,史料留下來生母趙姬因為亂搞男女關系所以被軟禁,實際在當時,這是皇宮內很平常的事情,作為兒子,也只有這樣誣陷生母,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師出有名,而殺皇后,實在沒有借口,又要殺,所以只能毀滅所以敢記載文字的讀書人
現在,大家知道焚書坑儒和秦始皇皇后的真實原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