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宦官,往往都是名聲不佳,比如趙高、張讓、劉瑾、魏忠賢等。當然,也有流芳千古的宦官,論對人類的貢獻,蔡倫公公無人能比,論遠航的功業,鄭和公公下西洋輝煌無比,論用兵和武功,秦翰也許可稱為第一,但是論牛的程度,他們在東漢中常侍大長秋,費亭侯曹騰公公面前都得靠邊站,曹公公可是當了皇帝的!
曹騰,字季興,沛國譙縣人(今安徽亳州)。《三國志》記載為西漢丞相曹參之后。東漢安帝在位時,年輕的曹騰入宮做了太監,從此開始了他長達三十多年的宮廷生涯。
曹騰謹慎忠厚、少年老成。當時臨朝聽政的鄧太后,很欣賞曹騰。她的孫子、年幼的太子劉保(后來的漢順帝),到了該上學讀書的年紀。她讓曹騰做太子的書童。小太子對這位大哥哥很是親近。
太子劉保,是漢安帝唯一的兒子。他的人生,本應該是一番風順的。但命運卻給他開了很多玩笑。他的母親是個宮女,生下他不久,就被殘忍的皇后毒死。他的乳母、近臣,也多被父皇身邊的小人害死。雖被立為太子,但勢單力薄的他最后還是被廢黜。父親逝世的時候,他年僅11歲。作為唯一的兒子,他竟不能參加父親的葬禮,只能在宮里痛哭。皇后另擇他人繼位。
作為劉保的近侍,曹騰謹慎的保護著這可憐孩子,盡量讓他在殘酷的政治斗爭中少受傷害。并盡可能的讓劉保獲得朝臣的同情。
這時,下級宦官孫程等十九人,看準機會,發動了一場政變。他們對皇后集團發動了突然襲擊。朝臣全部站在了劉保一邊。他們扳倒了親附皇后的勢力,然后扶劉保即位。
漢順帝即位后,感念宦官的功勞,封孫程等十九人為侯。主謀孫程更是被封為萬戶侯。
在漢順帝時代,漢朝宦官的權力、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們從政壇的配角,逐漸發展成為最強大的一股勢力,與外戚、士族三足鼎立。
從小與順帝交好的曹騰,也得以重用。他的職務升到了中常侍、大長秋。熟悉東漢末年歷史的,都知道中常侍是個炙手可熱的官職。大長秋,則是皇后所居的長秋宮的掌門人。中常侍兼大長秋,是太監中數一數二的角色。
順帝所封的十九侯,原來多是低級宦官。他們憑借擁立之功,成功上位,成為順帝朝的暴發戶。他們掌權后多半不遵法紀,后來大多被廢黜。而順帝的親信、一直謹慎忠厚的曹騰,則始終沒犯過任何過錯,一直受重用。
與其它大太監貪污受賄、欺壓百姓、爭權奪利、打擊士族不同,曹騰利用自己的地位,舉薦了很多名士賢臣。比如陳留虞放、邊韶、南陽延固、張溫、弘農張奐、潁川堂豨典等。這些人中,有大儒,有名士,有不少官至三公九卿,甚至還有黨錮之禍中的反宦官斗士。這使的曹騰在士族中也享有很高的威望。
漢順帝離世后,年幼的繼任者漢沖帝不久也去世。再之后,九歲的漢質帝時被外戚權臣梁冀毒死。東漢皇嗣再次斷絕。曹騰向掌權的外戚梁冀推薦了蠡吾侯劉志。這就是后來的漢桓帝。由于擁立有功,桓帝即位后,封曹騰為費亭侯。后來,為了表彰他幾十年來對皇室的忠心,桓帝任命他為特進,地位僅次于三公。
曹騰為人寬厚,對于得罪他的人,他也能寬容對待。有一次,蜀郡太守想對他行賄。在手下官吏進京城報告工作時,太守讓他們帶著財物和書信順道送給曹騰。不過,書信在路上被負責監察工作的益州刺史種暠搜到。于是,刺史種暠上奏舉報太守行賄,同時彈劾曹騰。但此事曹騰并不知情,桓帝就沒有追究他的過錯。雖然被告了狀,但曹騰卻并不記恨種暠,反而經常向別人稱贊種暠,說他是負責任、敢作為的好官員。在曹騰的宣傳下,種暠名聲大震。種暠后來官至司徒(宰相)。他經常對別人說,自己能官至三公,都是曹騰的功勞。曹騰不計前嫌推崇能臣的做法,為自己贏得了好名聲。
曹騰經歷漢安帝、沖帝、質帝、順帝、桓帝五朝。這段時期,朝政混亂,發生了宦官迫害士族的黨錮之禍,以及宦官對外戚的兩次政變。不知有多少位高權重的外戚、宦官、朝臣身死名滅。曹騰身處亂局中,能一直身居高位,且享有良好的令名,是很不容易的。可見他確實是個謹慎自守的人。
曹騰死后,他的養子曹嵩,官至太尉(靠賄賂宦官和捐錢得來的)。他的孫子曹操,二十歲就得以舉孝廉,不到三十歲就做到了省部級的濟南相。
東漢后期的大宦官有很多,但是多數下場不好,后代也少有發達的。只有曹騰是例外。這得益于曹騰長期結好士大夫、外戚。本來,士大夫多看不起宦官。曹操作為宦官之后,卻能在麾下招募到大量的優秀士族子弟(如荀彧),離不開曹騰在士人中的崇高威望。
曹家、夏侯家人才輩出,如曹洪、曹仁、曹真、曹休、夏侯惇、夏侯淵等,對曹操的事業給予了很大的幫助。這些人能夠成為優秀將領,恐怕也是由于曹騰為他們提供了讀書做官、結交豪杰的機會。
曹騰后來被魏明帝追封為大魏高皇帝。他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有皇帝名號的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