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開國有二十八將,跟隨劉秀一統天下,重興漢室江山。漢明帝永平年間,明帝追憶當年隨父皇打下東漢江山的功臣宿將,將二十八位功臣繪于洛陽南宮的云臺,史稱“云臺二十八將”。在這二十八將中,有五位驍勇善戰的虎將,以云臺的排位次序排名如下:
第五位:馬武(?----61年),字子張,東漢開國將領,云臺二十八將第15位,南陽湖陽人。馬武少年時為避仇家,客居江夏。后入綠林軍,為新市兵將領。更始二年(24年)歸順劉秀,隨其南征北戰、平定四方,作戰極為勇猛,《后漢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二》:“武選精騎還為后拒,身披甲持戟奔擊,殺數千人,囂兵乃退。”劉秀稱帝后,任捕虜將軍,封楊虛侯。
第四位:銚期(?—34),字次況,潁川郡郟縣人。東漢開國名將,云臺二十八將第12位,封虎牙大將軍。銚期身材魁梧,容貌威嚴。《后漢書·卷二十·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第十》:“長八尺二寸,容貌絕異,矜嚴有威。”劉秀進軍潁川郡時,召銚期為賊曹掾。劉秀經營河北時,曾在薊城遭百姓圍觀能以離開,銚期騎馬執戟,瞋目怒視,大喊戒嚴,眾人望風逃散。后隨劉秀與王郎大將倪宏、劉奉大戰于巨鹿城下,沖鋒陷陣,手殺五十余人,額部受創,整冠再戰。在清陽迎戰10萬銅馬軍,背水一戰,奮勇殺敵,有韓信之勇,后與劉秀援軍合擊,大敗銅馬軍。后隨劉秀襲擊青犢、赤眉農民軍于河內郡之射犬,手刃數十人,身受三處傷,仍奮力苦戰,終于擊敗農民軍。劉秀登基后,封銚期為安成侯,食邑五千戶。建武十年(公元34年),銚期病故,劉秀親臨治喪,謚為忠侯。
第三位:馮異。東漢開國名將,云臺二十八將第7位,原為新朝潁川郡掾,后歸順劉秀,隨之征戰,大破赤眉、平定關中,協助劉秀建立東漢。劉秀稱帝后,被封為征西大將軍、陽夏侯。34年(建武十年),馮異與諸將攻落門。落門尚未攻下,馮異便病死于軍中。劉秀得知后,賜謚號為節侯。
第二位:岑彭(?-36年),字君然,東漢初年軍事家,南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云臺二十八將第6位,征南大將軍、舞陽侯。公元22年(地皇三年),劉縯起兵,攻克棘陽,岑彭帶著家屬投奔前隊大夫甄阜。甄阜卻惱恨他不能固守城池,將他母親妻子扣押,岑彭只得帶著手下賓客與漢軍交戰。公元23年正月,甄阜被殺。岑彭逃到宛城,與前隊貳嚴說一同堅守城池。公元24年歸順劉秀,公元25年六月,劉秀稱帝,岑彭被封為廷尉、歸德侯,行大將軍事。32年(建武八年),劉秀親征隴右隗囂。岑彭率部攻破天水郡,并與吳漢將隗囂圍困在西城。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伐公孫述,陣戰侯丹,直抵成都。公孫述派遣刺客,乘夜間將岑彭刺死。岑彭死后,謚號壯侯。
第一位:賈復(9年-55年),字君文,東漢開國名將,云臺二十八將第3位,南陽郡冠軍縣人。雖出身文士,但臨陣果敢、身先士卒,以勇武見稱,自從跟隨劉秀后,從無敗績,身上受12處傷,劉秀贊其勇。《后漢書·卷十七·賈復列傳》:“復從征伐,未嘗喪敗,數與諸將潰圍解急,身被十二創。帝以復敢深入,希令遠征,而壯其勇節。”賈復協助劉秀建立東漢,先后擔任執金吾與左將軍等職。建武十三年(37年),封膠東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