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學習中草藥夏枯草。
夏枯草,我先介紹一下《本草綱目》里它的釋名吧:夕句、乃冬、燕面、鐵色草。
夏枯草主產于江蘇、安徽、浙江、河南。
下面我們學習一下夏枯草在幾種中藥書籍中的描述吧!
一、《本草綱目》
夏枯草,(莖、葉)苦、辛,寒,無毒。主治寒熱、瘰疬、鼠瘺、頭瘡,破癥,散癭結氣,腳腫濕痹。(《本經》)
附方:1.赤白帶下:夏枯草開花時,采來陰干,研為末。每服二錢,飯前服,米湯送下。
2.血崩:用夏枯草研為末,每服一小匙,米湯調下。
3.打傷 、刀傷:把夏枯草在口中嚼碎后敷在傷處。
4.汗斑白點:把夏枯草煎成濃汁,每天洗患處。
二、《圖解中草藥》
夏枯草,寒,苦、辛。歸肝、膽經。清肝瀉火,解郁散結,消腫解毒,降血壓。主治頭痛眩暈、煩熱耳鳴、目赤羞明、脅肋脹痛、乳癰、癤腫、肝炎等癥。祛病妙方:1.急性扁桃體炎:鮮夏枯草全草62~93克。水煎服。
2.降血壓:夏枯草10克,杭白芍、苦杜茶各5克,決明子4克。水煎代茶飲。
三、《藥食兩用中草藥彩色圖鑒》
夏枯草,性寒,味苦、辛。清肝瀉火、平抑肝陽,除痰散結。用于目赤腫痛,眩暈,頭痛,瘰疬,乳癰,乳房腫痛。
常用驗方:1.治乳癰初起:夏枯草、蒲公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2.治肺結核:夏枯草、丹參、牡蠣各30克,三棱、莪術、皂刺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3.體內干熱,熬夜后出現頭暈、頭痛及眼紅:夏枯草10克、豬瘦肉50~100克。與適量的水一起煲,煮至肉熟后,再加少許鹽調味,吃肉喝汁,每日1次。
夏枯草的選購保存:
以質輕柔、不易破裂、氣微清香,味淡、色紫褐、穗大者為佳。置干燥處保存。
夏枯草的飲食禁忌:
脾胃氣虛者慎服。禁長期大量服食夏枯草。夏枯草忌鐵。
好了,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里,大家有什么建議都可以在下方留言,我會盡量多考慮大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