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去病英年早逝,因此漢武帝把對霍去病的恩寵表現在了霍光的身上。太子劉據受“巫蠱案”被殺后立幼子劉弗陵為儲君,并留下了霍光作為輔政大臣。為了避免呂后、竇太后干政類似的后宮干政,漢武帝把劉弗陵母親鉤弋夫人賜死,避免了后宮、外戚干政。
劉弗陵即位后,四位輔政大臣,金日磾很快就去世了,上官桀、桑弘羊發動政變被殺,朝廷大權盡歸霍光。雖然沒有后宮干政,劉弗陵卻感到霍光的權力比外戚更大。劉弗陵想要除去霍光,但是一點辦法也沒有,許多國家大事還要霍光拿主意。但是劉弗陵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就是耗。劉弗陵幼年繼位很年輕,而霍光已經中年了,等到霍光老死,就可以掌權了。然而劉弗陵還沒有等到霍光老死,自己就先病死了,死時21歲。
霍光此時大權獨攬,漢昭帝劉弗陵死后,霍光迎立昌邑王劉賀為帝,此時霍光有點利欲熏心,他更希望皇帝是個傀儡,自己好控制朝政。然而劉賀繼位后,馬上扶立自己的親信,霍光一下子就不樂意了,劉賀顯然不打算當個傀儡皇帝,但是又不懂得“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在劉賀即位27天后,霍光與群臣廢黜劉賀的皇帝之位。劉賀從王爵變成侯爵,這買賣虧大了。歷史上說劉賀荒淫無道,只能說不可全信,劉賀墓后來被完整發掘,好多錢!
皇帝的寶座空著是不行的,霍光與群臣商議立皇帝,說了一大堆霍光都不滿意。丙吉建議立漢武帝曾孫劉病已為帝,霍光一想這個好,從小在民間長大,沒有大臣的群眾基礎,父母親戚都在“巫蠱案”中被殺,不存在外戚,就是劉病已了。劉病已繼位為漢宣帝,霍光立馬提出辭職,歸政與帝,漢宣帝馬上予以駁回,并表示對霍光非常信任,朝廷決策先問霍光再稟報漢宣帝,對漢宣帝的試探,令霍光對這個皇帝非常滿意。
但是漢宣帝卻非常惶恐,身邊有個能廢立皇帝的大臣,哪個皇帝能睡得著覺?漢宣帝曾與霍光同乘一輛車,漢宣帝“有如芒刺在背”,有鑒于劉賀,漢宣帝選擇了隱忍,讓漢宣帝最不能接受的事就是霍光毒殺了皇后許平君。許平君在漢宣帝民間流落的時候嫁給漢宣帝,而面對霍光還是選擇了忍。而他對付霍光的辦法跟漢昭帝劉弗陵一樣,就是等霍光老死。
功夫不負有心人,地節二年霍光病逝,兩年后漢宣帝開始削減霍氏子孫的官職,引起霍氏不滿謀反,除霍光女婿金賞告發赦免外,霍氏被族滅。漢宣帝如釋重負,改年號元康,建造陵墓,自霍氏被族滅后,這個時候他才感覺到自己是真正的皇帝,可見漢宣帝對霍光是多么的忌憚。
盡管霍氏被滅,霍光對于漢朝的貢獻仍然不可磨滅,后來漢宣帝畫十一位功臣圖像于麒麟閣,霍光居首位,并且不直呼其名,只尊稱為“大司馬、大將軍、博陸候,姓霍氏”。漢武帝本想為后代做好事除掉后宮干政,不小心卻讓霍光大權獨攬,給后三位皇帝造成了更大的困擾。從霍光毒殺皇后許平君,就已經注定了霍氏的命運!小時候看《烏龍闖情關》感覺很扯淡,皇帝怎么可能流落民間呢。現在才知道,漢宣帝劉詢真人真事,而且漢宣帝的文治武功不亞于漢武帝,只是知名度不夠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