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準備司法考試的你,是不是已經在司考你的法律職業生涯規劃了,關于法律人的職場,那是律所、法院、檢察院處處奔波的行程,希望下面的十大定律,能提早幫你在職場的江湖中立足并一展身手。
1.帕金森定律
一個不稱職的上司,一般會選擇兩個平庸的人當他的助手,兩個助手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更加無能的助手。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推諉、效率極其低下的領導體系。
定律啟示:從職業規劃的角度而言,如果你是即將踏入社會工作的法科生,追隨一個可靠的師父絕對是受益匪淺的事情;如果你是已經工作的法律人,無論是改善管理機制亦或是評估自己團隊的發展潛力,這都是有力的依據。
2.手表定律
如果你只有一塊手表,那么你會能很準確地知道現在的時間,并且沉著。可是如果你同時拿著很多塊手表,你就不敢肯定了,因為每塊手表地時間不一樣,你反而喪失了對手表指示時間地功能地信心。
定律啟示:在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時,切記勿要一次制定多個目標,尤其是初入職場地法律人經驗不足時,往往貪多,希望非訴、訴訟所有領域都有所涉獵,但是事實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因為你分散太多精力,反而完成不好每項任務且會一直活在對自己能力的質疑中,久而久之,惡性循環。所有找準一個目標,全力出擊吧。
3.馬太效應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定律啟示:這點對于初入職場的青年律師非常值得借鑒。在職場中,學會發掘自己長處并且在工作中強化優勢,力求行成“滾雪球效應”;無論如何,你需要至少在某一個方面有一個絕對優勢,例如熟悉法律檢索、擅長文案寫作、法學基礎功底牢靠亦或是善于與當事人打交道等,千萬不可在各方面都平庸無奇。讓別人在提起你的時候,一下就能想到你的某個優勢,這樣不僅利于職場小白站穩腳跟,也時你脫俗與同齡人的機會所在。
4.不值得定律
一個人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會以敷衍了事的態度完成,這樣下來,事情就很難做好,有沒有帶給做事者成就感。相反,如果人們認為某事情值得去做,那他們就會滿懷信心地做好這件事。
定律啟示:初入職場,無論時作為實習生還是律師助理,復印材料、整理卷宗,甚至于在會見當事人時端茶倒水也是常有之事。然而,這是你法律職業生涯成長的必經之路。千萬不要對此怨聲載道、滿腹牢騷,因為其實能做好這些小事情也并不容易,當你帶著負面情緒覺得這些不值得自己去做時,你同時也喪失了完成后面更大任務的機會。
5.彼得原理
在層級組織里,每個人都會由原本能勝任的職位,晉升到他無法勝任的職位,無論任何階層的任何人,遲早都會有同樣的經歷。
定律啟示:在法律職場,渴望晉升是上進心的表現,也屬于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是在前行的路上,我們應該要停下來思考自己有沒有能力去勝任。與其在一個完全無法勝任的崗位勉強支撐、無所適從,不如在自己能力游刃有余的崗位上發揮專長。此定律不僅適用于法律人的自我鑒定,同時也適用于領導對于律所的人事崗位安排,例如,某律師業務能力強,提升其為某相關部門的副主任,可是卻忽略了其完全不擅長處理層級關系。
6.多米諾效應
此定理源于多米諾骨牌游戲,這種游戲的規則是按照點數的大小以相接的方式把骨牌連接起來,其難點就在于骨牌一倒則俱倒,一不小心就前功盡棄。
定律啟示:不要漠視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局部危機很可能是整體崩潰的開始。作為法律人,最基本的嚴謹、認真要表現在工作的每一處,無論是案件的辦理,亦或是平時的待人接物,都要恪守,哪怕案件的起訴狀簡單易寫,也要反復核查,確保無失,否則其他環節做得太好,也會功虧一簣。
7.二八法則
“任何一個事物80%的價值實際上集中在這一事物20%的組成部分上。”二八法則揭示,即小部分的努力,可以獲得很大的收獲;起關鍵作用的小部分,通常就能主宰整個組織的產出、盈虧和成敗。
定律啟示:做事在精不在多,力度要下對“點”而非“面”,在法律職業生涯的規劃中也是同樣的道理,要尋找適合自己的領域,無論是訴訟亦或非訴,無論是民商亦或是刑事案件,學會判斷和尋找那個生涯飛躍的“支點”,方能事半功倍。
8.華盛頓合作規律
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無成事之日。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簡單相加,而更像方向各異的能量相互作用,相互推動時事半功倍,相互抵觸時則一事無成。
定律啟示:在日常案件業務中,有很多時候需要不止一個人去完成,有時甚至于要整個團隊。每個律師觀點的不同,既可以成為案件的轉機或獲勝的曙光,但也可能會成為矛盾的導火索。有效的溝通、信任,是提高效率和勝算的不二法門減少組織內耗和社會惰化帶來的不必要損失。
9.“刺猬”法則
兩只困倦的刺猬,因為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彼此身上的刺而扎到對方,于是分開,可是寒冷難耐,于是它們再度靠近。終于,它們幾經折騰,終于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溫暖又不至于被扎傷。
定律啟示:職業生涯的成功與否,不僅僅取決于你的工作能力,人際關系也是絕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與人打交道要做到“疏者秘之,密者疏之”。不論是同事,還是通過工作所結識的當事人,永遠記得不遠不近的合作關系最利于工作,不要過多干涉他人的工作、生活甚至是隱私。
10.“蝴蝶”效應
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洛倫茲為了預報天氣,他用計算機求解仿真地球大氣的13個方程式。為了更細致地考察結果,他把一個中間解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而當他喝了杯咖啡以后回來再看時竟大吃一驚:本來很小的差異,結果卻偏離了十萬八千里!計算機沒有毛病,于是,洛倫茲認定他發現了新的現象:“對初始值的極端不穩定性”,即:“混沌 ”,又稱“蝴蝶效應”。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
在法律職業生涯中,你的每一個選擇都很重要,不要忽略或輕視任何一次脫穎而出的機會。一個好的計劃,勝過千百次錯誤的嘗試。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定理的引申建議,助力每一個逐夢的法律人做更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實現自我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