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簡稱“閩”,位于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面、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福建有九個地級市,分別是:福州、三明、泉州、廈門(副省級市)、漳州、莆田、龍巖、寧德、南平。其中,就南平市下轄的順昌縣,名字起得比較大氣,人口超20萬,后唐長興四年(933年)建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
一
首先,在地理位置上,順昌縣位于福建省的西北部。縣境分別與建陽、建甌、南平、沙縣、將樂、邵武6縣市接壤。順昌縣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早在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后將天下劃分為古九州,今順昌縣一帶屬于古揚州的范圍內。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屬于閩越之地,和中原地區的交流相對較少。秦漢這一歷史階段,經過秦始皇、漢武帝等皇帝的努力下,順昌縣被納入到會稽郡的范圍內。三國吳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置建安郡,治所建安(今建甌),今順昌縣一帶屬東吳建安郡。
二
南朝陳永定初(約公元557年)屬閩州,后屬豐州。唐朝這一歷史階段,今順昌縣一帶屬江南東道建州。江南東道其地轄為今江蘇省蘇南、上海、浙江全境、福建全境及安徽徽州。治所在蘇州。公元893年,該地區建有永順場。公元933年,也即五代十國時期,將將永順場升為縣,為順昌縣,取順而昌之意。由此,該地區的建縣歷史已經超過1000年了。宋朝建立后,順昌縣屬福建路南劍州。元朝建立后,推行行省制,該地區屬福建行中書省延平路。
三
最后,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延平路改為延平府,順昌縣屬之。清朝建立后,順昌縣仍屬延平府。延平府,舊福建十邑之一,歷史悠久,治所在今南平市延平區。清朝滅亡后,順昌縣福建省建安道。1927年,順昌縣直屬福建省。1994年建陽撤縣設市,同時撤銷南平地區,設省轄地級南平市,順昌縣屬之至今。如今,作為福建省地級南平市的下轄縣,順昌縣下轄8鎮3鄉1街道,面積達1992平方公里,人口約為23.5萬人。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