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傳》里最有名的好漢武松絕對算一個,他為兄報仇斗西門,景陽岡上打老虎,被人稱為“打虎英雄”。很多人認為武松這個角色是施耐庵編出來的,事實上歷史中確有其人,而且他的事跡還不只這些。
《臨安縣志》、《杭州府志》等史書中都記載了武松的事跡。他生于北宋時期,本是漂泊在江湖中的賣藝人,長得一副英雄模樣,武功十分了得。當時的杭州知府高權(quán)得知此人事跡,便請他進入杭州府衙做都頭,從此開始了宦海生涯。在都頭任上武松表現(xiàn)非常好,因功被提升為提轄(這一點水滸傳里沒有說起),成了知府的心腹之人。
但是好景不長,知府高權(quán)得罪了朝中權(quán)貴,結(jié)果被人誣告而被罷官。作為高權(quán)的心腹武松也逃不了受牽連,不久便被解職趕走。這里并不像《水滸傳》里說那樣,畢竟小說就是小說,與真人事跡出入太大。
話說老知府走了新知府得上任啊,沒想到這個新知府是蔡京的兒子,在杭州沒少禍害百姓(他本叫蔡鋆,人們恨之稱曰蔡虎,可能武松打虎便聰此來)。武松對這個人也是痛恨,便決定拼死也要弄死這家伙為民除害。有一天武松帶著利刃藏在蔡府之前,看到蔡鋆從府中出來便迅速沖上前去結(jié)果了他的性命。但是由于官兵眾多寡不敵眾,武松還是被抓住了,在獄中遭受重刑對待而亡。
當時的百姓對武松的恩德十分感激,便將他的尸體埋葬在西泠橋畔,后又有人為其立碑曰“宋義士武松之墓”。歷史上真實的武松之事跡,恐怕比小說中更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