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走在冬夜的冷馮總的聽課筆記
《新賬號如何獲取第一批用戶?》
《如何利用一對多互推有效漲粉?》
《提高用戶關注轉化率的6種方法?》
《如何利用一對多互推有效漲粉?》
這幾天認真的學習了課程。還認真的看了各位同學的學習筆記,收獲頗多。發現之前自己做的公眾號是多么的幼稚。在逐步優化。
這幾節課,對于新賬號很有用,除了這幾個漲粉方法。我分享一個別人的漲粉方法。共勉。
下面以建設自己微信公眾號的過程為例,說明一下這個思路。
準備運營微信時,我的微博已經玩得不錯,粉絲不少,那么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讓微信公眾賬戶擁有一定規模的粉絲呢?
1. 分析背景
能復制微博的加粉方法嗎?我的微博是通過分享干貨、有獎轉發等方式加粉的。
我仔細研究微信公眾平臺和微博后,發現這兩者不同之處在于,微信沒有傳播性,如果通過微博的加粉策略玩微信,只怕是事倍功半。
微博的缺點是信息刷屏量大。比如我給大學生做的分享,經常在很短時間內就被刷屏秒殺了,所以,定位明確、內容專注、為某一類特定人群提供服務,讓大家需要這種服務才愿意關注你的微信是可行的。
2. 找準問題
我能提供什么服務內容?經過分析后,在推廣微信時我給自己提出問題是:我能提供的什么服務是大學生們需要的?是別人無法復制的?
3. 提出對策
用什么策略推廣最有效?一旦能夠找準問題,接下來關鍵的就是找到成本最低、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法,這就是提出對策。
推廣微信,普通人的做法是,推出有吸引力的核心服務,然后不斷宣傳吸引粉絲關注。
但是微信一天只能發一條信息,如果大家進來發現沒有什么內容可以讀,也許很快就會取消關注。
特別是對于沒有品牌沒有影響力的微信,靠宣傳一個所謂的好服務就想吸引人大量關注是很難的。
所以,我這個公眾號一開始的推廣策略是不著急加粉,只發展一批核心粉絲關注,然后先推送一批文章,這樣新粉絲關注后就可以按提示,利用智能檢索閱讀更多內容。
一個微信能吸引別人停留的時間越長,就越可能吸引他們留下來關注。
你看微信推廣至少有兩種策略:一種是先宣傳再推出服務,另一種先貯備內容再宣傳推廣。其他的工作也一樣,絕對不會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2
@諾言家的輸入法的聽課筆記
《公眾號編輯如何提高學習質量?》
這節課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一定要帶著批判性的思維去閱讀。
新媒體編輯的工作性質:不斷的輸入和輸出的過程,只有不斷的做高質量的輸入,才能源源不斷地掌握新知識,有新觀點,有新思考,才能源源不斷低面向用戶輸出高質量內容。
如何提高閱讀質量?
1. 帶著目標和預期閱讀
存在的問題:無目的性閱讀。
解決方案:讀每一篇文章都帶著目標和預期,輸入有效性就會提高很多。閱讀時目標跟預期都是跟工作內容有關的、跟應用場景有關,每個人都要知道自己的閱讀訴求。
比如,《十點讀書粉絲破1500萬!8條成功經驗值得每一位內容創業者思考》
2. 強制性做筆記和輸出
沒有輸出的輸入是永遠沒有價值的,輸出的這個過程是提煉、歸納、總結、重新演繹的過程是把別人的東西內化成自己東西的一個過程。
做筆記不是讓你抄句子,那不叫輸出,那叫練習打字。
比如,“羅輯思維”中,在每天聽完語音關鍵詞自動回復的頭條文章結尾,羅振宇一定要寫一個”羅胖曰″
3. 更聚焦的主題式閱讀
一個小周期內解決一個問題,并且有側重點。
4. 反復的重讀經典文章
學習恰恰是需要不停的重復。
比如,李叫獸、梁寧,陳春花等大咖寫的一些有真材實料、有深度思考、有實用干貨的文章。一些精品文章要收藏一下并設置好分組,經常反復閱讀。
5. 以一種批判性的思維來學習別人值得學習的東西,并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
6. 閱讀過程中不斷帶入自己的工作的場景
一邊讀文章一邊聯想你的工作場景,看看對自己做的內容有什么啟發。
總結:
作為一個新媒體人,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做到輸入與輸出的結合,嘗試養成上述6個好習慣,盡量避免無效閱讀,從而提高閱讀質量以及輸入的有效性。
感謝粥左羅老師的課程讓我不再依賴于靈感寫作,現在正在建立自己的素材庫。
3
@胡不歸的聽課筆記
《模塊三:如何做好內容選題策劃?》
1. 內容規劃
公眾號的核心和關鍵在于內容。
只有生產出好的內容,才能形成關注度、增強用戶粘性。
好的內容,必須根據自身情況、認真規劃,才能形成品牌力和產生持續力。
內容定位、內容產量、內容形式、內容來源、內容調性都是做內容規劃需要考量的地方。
2.日常選題
尋找選題是新媒體編輯的日常性工作,只有做好日常選題,才能持續產生內容,不致因斷更而用戶脫落。
除卻本節課所提的6個維度,我以為做日常選題是,還有一個重點是積累素材,形成自己的素材庫,并做好相關主題分類。
一方面在因各種原因缺乏選題時,可以直接拿來救急,另一方面,也易于對接熱點話題,通過嫁接自有素材庫內容,形成深度闡發文章,而非泛泛而談。
3. 轉載與否
轉載是一種審美。
公眾號轉載文章,反映的是公眾號自身的品味和價值取向。
好的轉載是加分,而哪怕平常原創再好的公眾號卻可能因為一篇不合適的轉載文章“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轉載需慎重,寧缺毋濫。
4. 優質轉載內容
持續原創并不容易,有時候需要優質的轉載內容來補位。
優質的轉載內容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方面為用戶提供意外的價值,另一方面,如若轉載文章恰是用戶看過喜歡的,或者他所喜歡的其他作者、平臺的內容,也會增強用戶的親近感和同類感。
做公眾號,原創固然重要,但關注全網內容平臺、篩選優質文章也應作為一項日常工作,既能學習新知和獲取訊息,又可以作為轉載儲備。
4
@王雯的聽課筆記
《模塊三:如何做好內容選題策劃?》
1. 如何做好公眾號內容規劃?
新媒體的核心產品就是內容,所以內容絕對是一個公眾號的成功與否。
持續輸出高質量用戶價值的文章,要保證:
1)內容定位
從用戶定位是什么就應該發什么,用關健詞劃分\細分人群\需求等等,應該是垂直、單一的需求。
2)內容產量
產能要根椐團隊來制定,數量不重要,重要的是高質量的文章,充分合適利用團隊人員分配。
3)內容形式
根據團隊特點與團隊服務資源來確定,有四種方式: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等,主流文字,適當升級自己,做到個性化服務,提升競爭力。
4)內容來源
內容有誰來提供?有著原創、采訪、整合、約稿、用戶、歷史文章重發、轉載等
在一定的保證內容的高質量。規劃好內容,要處理好各種利與失,總之要保證輸出的文章是高質量。
2. 如何做好公眾號定位做好日常選題?
新媒體每天遇到的問題是怎么做選題。用6個維度來解決:
1)挖掘內容定位的關鍵詞
用一個有相關的詞組,用發散性思維,組合衍生出很多關鍵詞。
2)死磕用戶需求和痛點
了解用戶,才能更好服務用戶,用戶喜歡什么,我們發什么。
3)借勢熱點
利用熱點來選題,熱點關鍵字*內容定位*用戶痛點。
4)緊跟同行
關注同行賬號,模仿是最好的練習,特別是在你起步時。
5)借鑒爆款文章
借用爆款文章的優勢,結合選題來做,嘗試在沒有創意的去模仿、東借西借。
6)開選題會
一個人的想法,總比不上團隊來創意風暴 ,人多力量大,比一個人閉門造車要好。
7)內容形式
有四種方式: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等,主流文字。
形成自己的先是套路和方法,方便以后工作的順利。
3. 如何判斷一篇文章是否值得轉載?
看一篇爆款文章是否能被轉載,這時候要考驗你對內容敏感性和判斷力,好的文章不一定值得轉,要從以下6個維度來做判斷:
1)定位匹配
首先要滿足用戶定位匹配和內容定位。
2)文章質量
保證是一篇好文章,提供信息量大、新知、信息密度高、邏輯性強和論證精彩、易容理解和真誠溝通。
3)用戶價值
當匹配程度高時,要考慮是不是合適用戶價值,起碼是80%左右的用戶喜愛。
4)調性匹配
滿足公眾號的個性與風格。
5)閱讀量
要轉高于用戶超過平時閱讀量的文章。
6)性價比
做好性價比,好的合作是共贏的。
4. 如何持續找到優質轉載內容?
1)為什么要轉載文章?
減輕原創壓力 用戶價值不問出路,如何團隊原創能力差,可多轉載
2)如何尋找優質轉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