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歷史公認的大補元氣、無愧進補之王稱號的人參,在受重視程度上,已被某鄰國甚至更遙遠國度的各種花花綠綠的洋參給取代。甚至一提到人參,人們除了知道所謂補益——到底補什么其實說不出來——更多的是說「你還敢吃人參,小心流鼻血」這種很令人驚詫的話。
人參面臨這么尷尬的地位一定有不少原因,因為我們讀者的關注點往往聚焦在「請給我一個秋冬季節吃人參的理由」這個尖銳問題上,我們還是運用兩大護身絕招:請教中醫專家+翻閱本草文獻,來盡可能還原為什么人參被黑得這么慘?
人參是百草之王,自古以來便是上等補品,有補氣生津,扶正固本,延年益壽之功。這些描述是古代醫書上的常用詞句,如果現在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人參的作用原理有哪些?
既然是科學的角度就要從成分源頭進行分析,目前國內外都已經確認人參富含人參皂苷,人參多糖,以及豐富的氨基酸及礦物質。
人參作為補益藥起核心作用的自然是人參皂苷和人參多糖。人參皂苷具有強心活血的作用,所以會使人更加有精神,這就是古書上的補氣扶正固本及抗疲勞之說。此外人參皂苷還有和人參多糖一樣的作用,就是提升免疫力,人的免疫力好了自然可以「延年益壽」。
既然人參這么好,為什么我們不知不覺中少用甚至都不了解人參怎么用了呢?
奧秘其實是一層窗戶紙,有兩點。
記得明代著名中醫學者龔居中在《四百味歌括》中將人參列為第一條:「人參味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營衛。」這是古往今來無數中醫人的入門歌訣。
可見,人參是偏陽性的藥物,雖然它在2016年就已經被國家衛生衛計委列入101種既是藥物又是食物的名單中并予以公布,但是如果想相對長期服用依然需要有專業人士的指導,然而確實了解和使用過人參的執業中醫師數量并不多,所謂供給側不足。
沒有合格的中醫指導,自然容易造成消費渠道發達環境下的誤用、濫用,而出現個別不適合人的意外情況。現在的輿論傳播很自由,自然導致了不少吃人參流鼻血這種負面消息蔓延。其實只要四個字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辨證論治。如果您感覺很像治病,那我就換成「辨識體質給出建議」——更加適合相對健康而人群更廣泛的大眾。
這里,良心小編特意匯總了食用人參的有關注意事項,提醒大家略知一二——
1.吃人參是否要注意食物相克?
人參不宜與藜蘆、皂角、五靈脂同用,但這些藥物都不常見。一般來說,我們日常服用人參期間不與吃蘿卜同吃就可以了,因為吃蘿卜會減弱人參功效。
2. 家有小孩子,我能給他燉人參湯喝嗎?
不可以,未成年人要慎用,小孩兒身體虛得很少,長久服用會影響成長發育。
3. 如果食用不當會有哪些不良反應?
每天按照養生需求3克左右不會有不良反應。如果太急于補養身體,大劑量服用人參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痛,煩躁失眠,鼻干口干鼻衄,腹瀉,血壓升高等情況。要及時停用。
4.人參在什么情況下不適宜服用?
高血壓未得到控制者及腎功能衰竭的人不宜用隨意服用人參,建議咨詢專業醫生。
二、盡可能了解人參的各種使用方法
現在都是什么社會環境了,不是只有用一整根人參泡酒,病人單煎沖服的時代了,人參越來越成為大眾耳熟能詳的字眼,不再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乾隆皇帝在深宮里面的情況了——「乾隆皇帝自50歲之后,一直堅持使用人參,平均每日噙化一錢(3克左右),世壽89歲。」(來源:乾隆朝《上用人參底簿》)
真是不請教不知道,不查閱不漲知識,人參的用法真是太太太豐富了——
(1)泡服:每天取參片1~3克,放在瓷杯或玻璃杯中,沖入沸水,加蓋稍等片刻,大約10分鐘后,即可食用,飲用次數不限。飲用至水味變淡時,人參渣可嚼食,也可丟棄。
(2)燉服:一般每天用2~5克,將人參片放入瓷碗內,加適量水,密封碗口,放置鍋內蒸架上,隔水蒸,水開后再用小火煮沸20~30分鐘。先服參汁,然后將參片吞服,早飯前半小時服用,連服一個冬季效果甚佳。
(3)煮水:將3克參片置于沙鍋或搪瓷容器中,加水煮至參片變紅、水變苦味時,再加一匙蜂蜜加以攪拌,此湯稱為人參蜜湯,毎天早晨飲一大盅,補益又好吃。
(4)煮粥:將3克參片加水燉開,去渣取汁,加大米、清水適量,煮為稀粥,待熱時調入適量蜂蜜或白糖服食,嚼食人參。每天一次,可益氣養血,健脾開胃。
(5)含服:每次取2~3塊參片,放入口中,緩緩噙化咽下。此法適用于久病體虛、肺虛喘促、脾虛倦怠和口燥咽干者。
(6)磨粉:將參磨成細粉,每天吞服,用量視個人體質而定,一般每次1~1.5克,此法適用于氣虛諸證。
(7)蒸蛋服:取雞蛋一個,去殼后盛碗中,加入人參粉1~2克及清水適量,調味、調勻,或將雞蛋頂端鉆一小孔,納入人參粉,拌勻,外用濕紙黏住,蒸熟服食,每天一次。可補虛扶正,強身健體,適用于各種慢性虛弱性疾病的調養。
如果我們掌握盡可能多的人參使用方法,就可以在保證安全、有效地進補前提下,以更好的口味、習慣來使用人參,豈不是將進補變成了一舉兩得的好事?
除了不了解人參特點,不知道服用人參的方法,崇洋媚外心理外,導致現在人們遠離人參還有很多因素,其中一部是熱播的電視劇惹的禍,例如劇情中某某吃人參流鼻血,某某吃人參面紅耳赤,等等。而且這種誤解,南方比北方更嚴重。可以明確,在控制服用量的情況下,通常每天不超過3克并且分幾次服用,是完全不用擔心上火的,而且益處非常多。
三、人參服用必須了解的三個知識點
綜上所述,我把有關人參服用的最重要必須了解(其他可以忽略掉)的三個知識點告訴大家——
1.如果吃人參的目的不為治病而是養生,一天可以吃多少?
藥典規定人參的每天用量為3~9克;保健用量3克左右。臨床研究表明,如果每天服用人參量不超過3克,通常不會產生熱氣或者所謂「上火」。
2.什么時候吃人參保養身體最佳?
最好的進補時期為秋冬季節,可每日3克左右的人參片,用來保養身體。
3.什么樣的人需要吃人參?
人參對疲勞疲倦、反胃食少、自汗盜汗、健忘、眩暈頭疼、陽痿等身體亞健康帶來的癥狀有養護作用,還有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調節血壓血糖、保護肝臟等作用。總之,感覺身體弱或者容易疲勞(中醫學通常認為屬于氣虛)的人最都適合。
至于一種很奇葩的說法「對于腫瘤患者,人參會反補腫瘤細胞,不能吃!」——眾多腫瘤科醫生對于病人要餓死腫瘤細胞,不能給腫瘤細胞補營養的思想是哭笑不得。——「腫瘤細胞是餓不死的,大多數先餓死的是正常細胞。」
腫瘤患者恰恰更需要補充各類營養物質,人參雖然不同于維生素和礦物質這類基礎營養,但是其中的人參皂苷和人參多糖等營養成分對人體是非常有助益的。尤其是腫瘤病人手術放療化療后體質往往虛弱,胃口不好,適當服用人參是有利于盡快恢復元氣和體力的。
我們必須清楚和明確一點,任何離開具體的人體談中藥的藥性和作用的說法,其實都是沒有意義的。——這是中醫的獨到之處,也是不容置疑的,無可辯駁的。——引自一位自學中醫后成功自救和救人的當代化學家。
人參是國粹之一!跟幾千年中醫藥一樣的。誤解人參久矣的人們該醒醒了。「吃人參上火」這個大偽命題可以結束了,到此為止吧!
?版權聲明:文章源于正安聚友會,如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3064728642@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李小五
?運營編號:GYZX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