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吹著涼爽的海風,三五好友舉起冰啤,吃著生猛海鮮,是多么的愜意和豪爽,不過,這背后也潛藏著危機——血尿酸水平逐漸攀升,痛風頻發。
在今天的市立“晨間半小時”,東院免疫風濕科主任邢倩為市民講解了《痛風及高尿酸血癥——診治新認識》。
痛風那些事兒
● 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減少所引起的一種臨床綜合征。
● 成人患病率:1~3%
● 中國高尿酸血癥患者達1.2億,痛風患者約1700萬人
● 5-12%的持續高尿酸血癥,發展為痛風(結晶沉積)
● 男女比例為5-10 : 1
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的高危因素
● 遺傳與肥胖:有家族遺傳史(遺傳性酶異常或尿酸排泄障礙)及肥胖者。
● 疾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
● 藥物誘發:噻嗪類利尿劑、 糖皮質激素、抗癆藥等。
● 創傷與手術:外傷、燒傷、外科手術等。
● 飲食習慣:飲食無度、酗酒和高嘌呤飲食等。
痛風或高尿酸血癥的并發病
● 痛風并發高血壓占75%、高血脂占25%;并發慢性腎功能衰竭、冠心病及糖尿病分別占17%、13%和4%。
● 痛風或高尿酸血癥與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衰及代謝綜合征密切相關 !是這些疾病非常重要的獨立危險因子。
為什么會發生痛風關節炎
痛風關節炎的急性發作主要是由于血尿酸值迅速波動所致。是尿酸鈉鹽結晶引起的炎癥反應。
血尿酸突然↑:尿酸結晶在滑液中沉淀形成針狀尿酸鹽;
血尿酸突然↓:痛風石表面溶解,并釋放出不溶性針狀結晶。
痛風診斷進展:雙能CT
近年來,雙能CT逐漸代替病理,應用于臨床診斷和鑒別診斷。
痛風治療的目標
● 迅速有效地緩解和消除急性發作癥狀。
● 預防急性關節炎復發。
● 糾正高尿酸血癥,促使組織中沉積的尿酸鹽晶體溶解,并防止新的晶體形成,從而逆轉和治愈痛風。
● 治療其他伴發的相關疾病。
痛風發作期治療建議
1、急性痛風發病24小時內,應該給與藥物治療:
抗炎鎮痛藥物、糖皮質激素、秋水仙堿是急性關節炎發作的一線治療藥物,秋水仙堿應該在痛風發作36小時內開始使用。
2、急性發作期,已經使用的降尿酸藥物可以繼續使用。
痛風何時開始降尿酸治療?目標?
治療起點:
● 血尿酸 >420μmol/L(男性)
● 血尿酸 >360μmol/L(女性)
控制目標:
● 血尿酸<360μmol>360μmol>
● 對于合并痛風石患者,血尿酸<300μmol>300μmol>
高尿酸血癥是否要治療?
無癥狀性高尿酸血癥
目前一般認為無癥狀性高尿酸血癥出現下列表現之一必須進行治療:
①血尿酸>9mg/dl(540 mmo1/L);
②無痛風發作但有心血管危險因素,血尿酸>8mg/dl(480 mmo1/L)以上。
飲食小提示
●肉類及海鮮使尿酸升高,植物蛋白對血尿酸無明顯影響
●啤酒和白酒使尿酸升高,適當紅酒可輕微降尿酸
●含糖飲料使血尿酸升高,無糖飲料不影響血尿酸
●奶制品降尿酸(低脂奶和低脂酸奶可降低痛風發作風險)
●適當進嘌呤含量高的蔬菜不增加痛風發作風險
監測易患人群 減少痛風發作
●60歲以上的老年人;
●肥胖的中年男性及絕經期后的女性;
●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病患者;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
●腎結石,尤其是多發性腎結石及雙側腎結石患者以及慢性腎臟病、腎小球或腎間質疾病;
●長期使用藥物:如阿斯匹林、噻嗪類利尿劑和袢利尿劑等
●長期嗜食肉類,并有飲酒(啤酒>白酒)習慣的中、老年人
專家提醒,以上患者有必要體檢增加血尿酸檢查,以便及早發現無癥狀性高尿酸血癥患者 ,給予及時治療!
痛風治療策略:持續達標
●痛風急性發作和長期并發癥與存在尿酸鹽結晶密切相關
●血尿酸長期控制在<6mg/dL目標下,不僅可溶解已存在的尿酸鹽結晶,同時還可避免新結晶形成
●“持續達標”是痛風防治關鍵,血尿酸控制<5mg/dL,大大降低痛風復發
邢倩
東院免疫風濕科主任 副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 碩士研究生導師
山東省醫師協會風濕病學專科分會委員,青島市風濕病專科分會委員,德國 Bremen風濕病中心訪問學者,青島市優秀青年醫學人才。擅長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皮肌炎、血管炎等結締組織病和痛風、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關節疾病的規范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