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獨立第三方機構和國家發改委主管的中國信息協會信用專業委員會聯合發布了《中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報告2017》。該報告公布的對全國31個省區市(不含港澳臺地區)和653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情況的監測結果顯示,2017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數(簡稱“全面小康指數”)約為97.00,連續7年上升。同時,深圳市全面小康指數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一。
圖1 2011-2017年中國小康指數變化示意圖
(注:2011至2016年為中國小康經濟指數,2017年為中國全面小康指數)
中國信息協會信用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秘書長斯蘭表示,該報告構建的“中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體系”,分別從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文化建設、生態環境和社會治理五個領域進行系統監測,形成“小康經濟指數”、“小康生活指數”、“小康文化指數”、“小康生態指數”和“小康治理指數”五個小康分項指數,分別衡量各領域建成水平。五個小康分項指數集成“全面小康指數”,衡量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整體水平。
據介紹,對全國653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進行的系統性監測顯示,中國城市全面小康社會指數以100為預期點,全面小康指數超過預期點的城市達到134個,其中地級市66個、縣級市68個。
其中,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位中,深圳全面小康指數為151.24,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一;緊接著分別為浙江杭州市,江蘇蘇州市,廣東珠海市,江蘇無錫市,浙江寧波市、舟山市,江蘇南京市,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廣東廣州市。前10位中,東部地區9席,西部地區1席。
同時,該報告還發布了“中國城市小康分項指數等級A+A+A+級以上城市”。中國城市小康分項指數等級為A+級,表示城市在該領域表現突出。取得3個以上A+級的城市即“中國城市小康分項指數等級A+A+A+級以上城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全面發展的優秀代表。在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和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中,小康分項指數A+A+A+級以上城市有33個,深圳名列其中。在分項指數中, 深圳的小康經濟指數、小康生活指數、小康文化指數、小康生態指數均為A+級,小康治理指數為A級,所以深圳成為A+A+A+A+級城市。
另外,經過相關資料分析和研究,課題組初步提出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范例候選城市。深圳市與珠海市、蘇州市等24個城市一起成為中國地級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范例候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