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結束了,法國隊拿到了冠軍。不管是高興的球迷還是失望的球迷,只要你是一個中國球迷,但你都難免會有些遺憾,因為這一年的世界杯結束了,但國足卻還是“沉迷內斗”。然而,中國男足原地踏步,中國汽車卻并非如此。
有這么一些自主品牌,雖然在國內銷量平平,然而在國外,它們卻可能有著響當當的名號。更甚于有一些在國內無人問津,但在國外卻可能提價,而且銷量還不低。下面,就讓那個兵哥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幾個自主品牌。
奇 瑞
連續15年出口冠軍
奇瑞汽車從2001年開始踏出國門,截至目前,奇瑞在亞洲、歐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共計80多個國家與地區有所覆蓋,擁有超過135萬名海外用戶。在2017年,奇瑞的出口整車數量達到107727輛,同比增長22.3%,在許多品牌的銷量都同比下跌的時候,奇瑞靠出口展現了一把逆增長。
奇瑞目前在共計有16個海外工廠,主力車型為艾瑞澤系列轎車和瑞虎系列SUV。其中艾瑞澤5海外版起售價為7.98萬元人民幣,比國內起售價貴了3萬有余,如今銷量依舊在同比增長中。然而在國內,奇瑞卻有些愁云慘淡,不說當年的自主第一,就連銷量前十都已經難以維持。目前奇瑞在國內的最大問題在于沒有一個明晰的定位,固然奇瑞在技術上的研發成果值得肯定,但混亂的定位很難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信心,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品牌優勢。目前瑞虎8推出后頗受市場歡迎,究竟奇瑞能否憑借瑞虎8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江 淮
2017年自主品牌出口亞軍
去年的自主品牌出口第一依舊是奇瑞,而第二則是江淮。與奇瑞一般,江淮在國內的地位也頗為尷尬,既沒有過硬的品牌力,同時也缺乏一款足以支起旗幟的標桿車型。但是在出口車型上面,江淮是認真的。在2017年江淮累計出口超過6.5萬輛汽車,同比增長15%,位列第二,僅次于奇瑞。
目前,江淮汽車的出口網絡覆蓋了非洲、中東、南美洲、東歐等130多個國家或者地區。其中,商用車產品在烏拉圭以及玻利維亞市場保持細分市場全球第一;瑞風S5連續多年位居伊朗市場的銷量前列,江淮SUV還在巴西、智利、秘魯等國家的汽車市場上位居中國品牌銷量第一。如今江淮在伊朗、哈薩克斯坦、委內瑞拉等19個國家都設立了KD組裝廠,組裝的產品主要是輕卡、重卡和乘用車等。
力 帆
俄羅斯自主品牌5屆銷冠
力帆在國內的處境說得難聽些連不溫不火都算不上,這很大程度上與它生產的車型有關。力帆在國內的主要生產的產品為貨車和卡車,但同時在轎車、SUV等家用車市場也有覆蓋,只是更多還是著力于MPV市場。然而在五菱宏光以及宋MAX等車型的擠壓下,軒朗等車型的銷量一直無法達到一個令人滿意的成績。
可就是力帆這個在國內少有人談起的品牌,在俄羅斯卻搖身一變成了最受歡迎的自主品牌,力帆現在已經是俄羅斯連續5年的自主品牌銷冠!在7月15日,力帆股份披露,子公司重慶力帆實業進出口有限公司與ABC-Mctors有限責任公司在7月10日于俄羅斯葉卡捷琳堡簽訂了《力帆品牌汽車采購意向協議》。在協議中指出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ABC-Mctors擬想力帆采購預計數量為1萬輛,總金額為1億美元的汽車。除此以外,力帆還對部分發展中國家實行出口,在2017年的力帆汽車年報中,其海外收入已經占據總收入的55%。
不管這些汽車在國內的風評或者銷量如何,從它們的出口策略來看,它們都是明智且具有科學合理的決策的。而除了上述提到的三個自主品牌,其實近年來,長城、吉利、比亞迪等自主品牌也有進一步深耕海外市場的動向。這除了說明海外市場對自主品牌的認可,同時也進一步說明自主品牌車型在品質上的提升。誠然在起步之初自主品牌面臨著許多的困難,產品也有著許多的不足,難免會給人一種不可靠的先入為主觀念,但當自主品牌在國外受到他人肯定的時候,國內卻依舊以懷疑的態度去對待自家品牌,這難道不是一種天大的笑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