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 凡
長江中游城市群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區域,對長江經濟帶的發展至關重要。按照國家發改委《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長江中游城市群包括湖北省的武漢等13個城市、湖南省的長沙等8個城市以及江西省的南昌等9個城市和吉安市部分縣(區)。經過近幾年的發展,長江中游城市群不斷壯大,引導和帶動作用日趨明顯,日益成為國家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重要支撐力量。
經濟總量不斷擴大
2017年,長江中游城市群土地面積約32.6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25億人,地區生產總值7.90萬億元。長江中游城市群以全國3.4%的土地面積和9.0%的人口數量創造了9.6%的經濟總量。
綜合實力增強
2017年,長江中游城市群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9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9%(增速為集合推算均值,下同),占全國的9.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84萬億元,增長11.3%,占全國的10.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6萬億元,增長10.9%,占全國的8.9%;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03萬億元,增長8.5%,占全國的6.0%;進出口總額0.72萬億元,增長22.7%,占全國的2.6%;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0.75萬億元,增長11.1%,占全國的6.3%;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8.34萬億元,增長16.8%,占全國的6.6%。
經濟結構優化
2017年,長江中游城市群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3.46萬億元,同比增長10.4%,高GDP增速2.5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增加值之比由上年的9.5∶48.8∶41.7調整為9.0∶47.2∶43.8,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全年完成第三產業投資3.60萬億元,同比增長12.2%,高固定資產投資增速0.9個百分點。三次產業投資額之比由上年的2.8∶44.7∶52.5調整為2.9∶44.4∶52.7,第三產業投資額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
發展質量提升
2017年,長江中游城市群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63205元,比全國平均水平59660元高3545元;比上年增長7.4%,增速高全國1.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000億元以上,增長14.7%,增速同比加快5.8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64元,增長8.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00元,增長8.8%;城鄉居民收入與人均GDP增速基本同步。
中心城市作用明顯
根據《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長江中游城市群總體經濟發展定位可概括為先進制造業基地、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和現代服務業中心。而武漢、長沙和南昌作為三大中心城市、節點城市,對整個區域的協調互動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輻射帶動作用。
武漢帶動作用最大
2017年,武漢GDP達到13410.34億元,居長江中游城市群首位。
先進制造業實力。2017年實現工業增加值4724.87億元,完成工業投資2404.95億元,在工業經濟規模和后勁積蓄方面均居長江中游城市群首位。以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信息技術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轉型升級主動力,打造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基地。智能制造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22.0%,生命健康、信息技術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8.7%和18.2%。年末全市高新技術企業2827家,增長29.9%,其中“四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670.57億元,增長13.3%。
(全文見《四川省情)2018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