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掌柴亦稱鴨腳木,莖枝黃綠色。掌狀復葉互生,小葉6至9枚,呈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頂端微凹,葉片深綠色或有金黃色斑塊。多為直干, 少分枝。初生枝干綠色, 后逐漸木質化, 表皮呈褐色, 葉長15 ~ 25 厘米, 寬5~ 10 厘米, 葉面革質, 葉色終年油綠光亮, 葉形如鵝掌, 奇特美觀。因葉片寬大, 柔軟稍下垂, 由數片小葉組成的復葉形如小傘, 故得名傘樹。今天給大家介紹兩種扦插繁殖法。
1、土扦插繁殖。在扦插前7~10天,用鋒利的消過毒的刀片,在用于扦插的枝條基部環割,深度達木質部分即可,并去環割部位樹皮2厘米。當枝條基部的休眠芽開始萌發時,將經過環割處理的枝條,從最低休眠芽萌發處截斷,注意截口要光滑平整,以免病蟲感染。將截取下來的枝條,按8~12厘米的長度剪成插穗。注意插穗的上截口平剪,下截口斜剪。插穗頂端盡量保留1至2片小葉,其余葉全部剪除。
將剪好的插穗,用配制的千分之五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注意消毒液不要超過下切口向上5厘米,時間不超過5分鐘,然后將插穗取出,并將插穗基部的浸液晾干。然后將消毒后的插穗, 置清水中浸泡24小時,使其充分吸水。扦插鵝掌柴的扦插基質可用田園土,也可用砂土,但使用前必需徹底滅菌消毒。扦插前一天晚上,將基質澆透水。扦插時先用竹簽或小木棍在基質上打孔,然后插入插穗,并將土充分壓實,使扦插基質與插穗充分密接,扦插結束再澆一次足水。
2、水扦插繁殖。水扦插只要條件允許,一年四季均可進行。選取插穗, 在老株上剪取半木質化的2 ~ 3個以上節的帶葉基段, 長約10 厘米, 剪去下部葉片, 只留上部的1 ~ 2 個掌狀復葉, 將下部2/3 浸入盛有清水的玻璃器皿中, 置于室內明亮處, 溫度在15 ℃以上, 通常10 天左右浸在水中的基段下部皮孔部位和基部剪口處, 開始形成白色愈傷組織, 不久會從這些地方分化形成不定根。
經約45 天左右水插的基段可生出6 厘米以上的根, 并且長成色白根毛, 即可進行正常管理。將已生根的插穗植于裝有存放兩三天的自來水的透明玻璃瓶內,瓶內的水兩三天換一次, 溫度保持在15 ℃以上, 有適當的光照, 就可養成一株瓶外觀綠葉、瓶內賞白根、高雅潔凈、十分喜人的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