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團隊張嵚
《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簽約群媒體
字數:1233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大金王朝的滅亡原因是什么?
答:要回答這個原因,首先就要駁斥個別“專家”的論調:金王朝的衰落,絕非因為“漢化”的緣故。甚至恰恰相反,倘若沒有高度的“漢化”,金朝的滅亡,速度只會更快。
那既然“漢化”不背鍋,為何曾經橫掃四方的大金王朝,最后會落得滅國的下場,關鍵還是下面幾個原因。
首先一條,是個“冷門”原因:金朝作死的紙幣政策。
金朝在滅亡北宋之后,也積極學習了北宋的各項政治經濟制度,正因如此,他們才一度穩固了對中原的統治,但其中一項制度,金朝卻學跑偏了:紙幣政策。
北宋年間,從四川地區的“交子”開始,宋朝建立了全世界最早的紙幣發行體系。金朝滅掉北宋后,看見北宋的紙幣,也情不自禁眼熱:這薄薄一張紙,不但用著方便,來錢也是快。咱們也印?
于是,從海陵王完顏亮開始,金朝就大肆發行紙幣。一開始確實嘗到甜頭,特別是金世宗改革時期,幾次財政困難,都是通過發行紙幣解決。但誰知金王朝越發行越沒底線,竟然連紙幣的流通期限也廢了,于是到了金朝與蒙古開戰后,中原大地流通各種類型的紙幣。金朝末代的幾任皇帝,更是再接再厲繼續發,甚至金哀宗被打到蔡州,就剩幾個孤城苦苦支撐時,還在瘋狂印紙幣,紙幣沒印完,就被宋軍來了個連窩端。
這么沒底線的后果,就是金朝統治區內,物價瘋狂暴漲。以金朝人的筆記說,還有一年物價暴漲數十倍的奇事,官逼民反的老百姓們,紛紛起來造了金朝的反,原本就被蒙古暴打的金朝,這下更被內外夾攻,自然被越大越抽。后來金朝滅亡后,蒙古大臣耶律楚才,更是一語道破其中敗筆:(濫幣)以至萬貫唯易一餅,民力困竭,國用匱乏,當為借鑒!
不過,以金朝滅亡一百多年后,元末紙幣泛濫的雷人狀況來說,耶律楚才說歸說,但大元朝,真沒吸取這個教訓。
而比這個更坑的原因,就是金朝坑爹的國防戰略抉擇。
其實,雖說后人常大書特書,說蒙古軍把金軍打的落花流水,但在蒙金戰爭爆發的頭幾年,金軍打的也可圈可點。打到1216年的時候,當時金軍還發起全線反攻,把河北陜西的蒙古軍殺的節節敗退,一口氣收復五十多個城池。
可就在這戰略轉折時刻,金宣宗卻犯了傻,對蒙古戰爭還打著,他就調北方軍隊南下,悍然向和平了多年的南宋開戰。結果蒙古軍那邊緩過氣來,繼續摁著金朝暴揍,南宋那邊也不吃素,把金國完顏阿鄰等抗擊蒙古的“英雄部隊”全都打滅,南宋和蒙古還沒聯合,就一南一北給金朝放血了。
正是金宣宗這荒唐的選擇,才叫金王朝陷入南北夾擊的處境。如果不是危急時刻,以完顏陳和尚為代表的一批漢化極深的金朝英雄站出來,在儒家大義的感召下組建忠孝軍,多次挫敗蒙古進攻,這不停作死的金朝,恐怕就提前歇菜了。
但金朝的作死,卻是繼續,蒙金三峰山大戰,金哀宗胡亂瞎指揮,打亂前線正常節奏,導致完顏陳和尚兵敗殉國,忠孝軍傷亡大半,汴京也丟了。可撤到開封的金哀宗,作死還繼續,竟想著帶著殘兵敗將攻打南宋,去四川再建金王朝,這下南宋還客氣什么?果斷與蒙古聯合,在蔡州送了金朝最后一程。
所以說,比起北宋“聯金滅遼”的作死行為,金朝滅亡前的連環作死,也足以媲美。南宋聯合蒙古滅金,已經是最好的選擇。
好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