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今天,金庸葬禮——江湖永憶,俠情不遠

【俠客島按】

 

11月12日,金庸先生葬禮。

 

其實很多讀者問,為什么前幾天你們不寫一篇紀念性的文字呢?畢竟俠客島這個名字也從金庸作品來。

 

的確,俠客島,孤懸海外,神秘無匹,賞善罰惡,都是我們曾經(jīng)的想象。之所以從《俠客行》中借用這么一個名字,一方面因為我們都是金庸愛好者,另一方面是我們也期盼著自己能像slogan里寫的那樣,“但憑俠者仁心”,連接廟堂與江湖。

 

許是離得太近,抑或情感傾注,當金庸先生確然離世,手中之筆忽重千斤。在十幾天的很多個夜晚里,我們又重新從書架上取下他的作品,隨意翻覽,和人物與故事重新相遇。這些熟悉的文字,伴著青春時課桌下被窩里的閱讀記憶,影視劇里的江湖氣息,在胸口一齊涌上許多情緒。

 

那個時候,眼是亮的,心是熱的,也幻想著以夢為馬,仗劍天涯。如今,那個江湖俠客的世界還在,那盞創(chuàng)世之燈滅了。


上周五,北京霧霾深重,幾十位島友從各個角落趕來,聽東郭、無忌、格子聊了兩個多小時的金庸。大家的情感是共同的。于是我們整理編輯了當晚的現(xiàn)場實錄,供更多沒能來現(xiàn)場的島友瀏覽,也以此代替那篇遲遲未能寫就的紀念文字。



1  


閱讀史


兩個白發(fā)老頭抱在一起,哈哈大笑。笑了一會,聲音越來越低,突然間笑聲頓歇,兩人一動也不動了。


楊過大驚,連叫:“爸爸,老前輩!”竟無一人答應。他伸手去拉洪七公的手臂,一拉而倒,竟已死去。楊過驚駭不已,俯身看歐陽鋒時,也已沒了氣息。二人笑聲雖歇,臉上卻猶帶笑容,山谷間兀自隱隱傳來二人大笑的回聲。


北丐西毒數(shù)十年來反覆惡斗,互不相下,豈知竟同時在華山絕頂歸天。兩人畢生怨憤糾結(jié),臨死之際卻相抱大笑。數(shù)十年的深仇大恨,一笑而罷!

—— 《神雕俠侶》



司徒格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金庸閱讀史。大家的閱讀史是怎樣的?

 

東郭栽樹:小學四五年級吧,一個很偶然的機緣,我看到半本《倚天屠龍記》。人的閱讀,機緣很重要,從哪開始讀很重要。我很幸運,讀到的那半本書里,張無忌從大戰(zhàn)光明頂?shù)胶I细膫€美女漂泊,給了我很深的印象。

 

大學時在重慶,第一次很輕松很系統(tǒng)地讀完了金庸的武俠小說,一個月的時間,每天都在讀。重慶是一座陰雨綿綿的城,躺在宿舍床上讀金庸,有一種“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的感覺,非常美妙。

 

其實人要成長總得克服一些心魔。小時候老覺得,讀武俠小說、看武俠錄像,作為一個好學生好像不能干這事。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北大中文系的嚴家炎、錢理群兩位老先生為金庸小說正名,一下子我覺得心魔破掉了,我覺得我可以很堂而皇之地去看、跟人聊、甚至給人推薦金庸了。人的閱讀史也是一部社會史,也是成長史。這很有趣。


公子無忌: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兒時的友誼,許多發(fā)端于“地下”書籍流通。比如我一個發(fā)小,當我們都在租書攤上五毛錢半天一天地租書時,他已經(jīng)買了一整套金庸全集。到現(xiàn)在36本只剩下十本,其中有好多就是因為我借來在課上看的時候被老師沒收了,他也不計較。

 

金庸去世那天,我跟幾個朋友在一塊喝酒。本來說是讓我寫,但遲遲沒法下筆。那天晚上我很久都睡不著,從書架上很鬼使神差地抽下神雕俠侶的第四本,很快就讀完了。那天刷屏的很多文字,“白云聚了又散人生亦復如斯”“就此別過他日把酒言歡”等,都來自這一本。那天似乎宣告了一個時代的告別,幾代人同時與自己的青春記憶作別。


司徒格子:我印象很深,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四大名著已經(jīng)翻完了三本,好無聊,重復地翻西游記。有一天,有同學拿了一本金庸的書來,我就在那瞎翻。翻到什么呢?水牢。太湖水牢底下,關著任我行。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知道,原來水底下也可以有牢,還可以關這么一個人物。那種感覺終生難忘。就是后來金庸的作品我大部分讀了,這個畫面始終忘不掉。

 

前陣子我跟朋友聊,他講到很有意思的一個故事。朋友家在河南濮陽的農(nóng)村,那會兒都沒有電視,怎么辦呢?村邊上有油田,那里有電視,他們就進去看。結(jié)果這幫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就愛點評,就被油田的工人趕出來了,不讓這個村的人來看電視。后來發(fā)生了什么呢?這個村和油田發(fā)生了一場械斗。后來大家就妥協(xié)了,一起看吧。


為了看金庸的電視劇而械斗——我想這個畫面會長久地刻在我腦中。



 


意中人


胡斐道:“我當是寶貝,你瞧來或許不值一笑。”將布包攤開了送到她面前,說道:“這是我小時侯平四叔給我削的一柄小竹刀,這是我結(jié)義兄長趙三哥給的一朵紅絨花,這是我祖?zhèn)鞯娜?jīng)刀譜……”指到袁紫衣所贈的那只玉鳳,頓了一頓,說道:“這是朋友送的一件玩意兒。”


那玉鳳在月下發(fā)出柔和的瑩光,程靈素聽他語音有異,抬起頭來,說道:“是一個姑娘朋友吧?”胡斐臉上一紅,道:“是。”程靈素笑道:“這還不是價值連城的寶貝嗎?”說著微微一笑,將布包還給胡斐,徑自睡了。


胡斐呆了半晌,也不知是喜是愁,耳邊似乎隱隱想起了王鐵匠的歌聲:“你不見她面時——天天要十七八遍掛在心!”

—— 《飛狐外傳》



格子以后這樣的記憶呢可能不太會有了。這樣萬人空巷的作品,以后恐怕也很難再出現(xiàn)。的確到了非常細致的分眾化傳播時代。在緬懷金庸的時候,一定程度上,也是告別大眾傳媒時代。畢竟,金庸就是大眾傳媒時代才會出現(xiàn)的標志性人物。

 

今天我看在座的島友男性居多。金庸是很能讓年輕的小男孩產(chǎn)生那種不切實際的幻想的作家。比如我小學時,只要一到課間,就跟我同學在走廊里面“對掌”,絕對不會接觸對方身體,用內(nèi)力的,一招一式學得都很像。我想問問,在你們心中,金庸寫過的所有人里面你最喜歡誰?

 

東郭:本來金庸先生逝世之后,第一個接到寫作任務的是我。那天我上夜班到凌晨2點,想著花兩個小時寫一寫。結(jié)果熬了一宿,我放棄了。只熬出四句不算詩的句子來:“遠山翠山過半山,無崖無忌又無塵,一燈一刀還一笑,笑傲江湖獨斯人。”算對自己一個交代。


前面三句,串了九個金庸小說人物的名字,試圖營造一種情境。最后一句是說我自己對金庸先生的不敢說評價,一種紀念吧。

 

就金庸人物而言,在我心中當然有一座高峰。金庸小說里,不管從武術上還是道德品性上,我覺得都是首屈一指:張三豐。我覺得這是金庸人物里面是完成度、完整度最高的一個人物,境界最高。除了沒有結(jié)婚生孩子以外,完美。


無忌:我喜歡胡斐,雖然他的胡家刀法在《金庸群俠傳》這樣的游戲里一點都不炫。


格子:我其實沒想過這個問題。但是剛才反應出一個人來:張無忌。他是那種一直有心結(jié)、有使命的主人公,不斷去練功,去打怪,去拯救世界,其實最終都是在找自己。這是非常特殊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有很多專家認為,金庸讓武俠小說走向了現(xiàn)代小說行列。

 

東郭:成長小說。

 

無忌:找自己、找爸爸、找愛人,確實很多作品里都有。金庸先生說,“張無忌不是好領袖,但可以做我們的好朋友。”


格子:我對張無忌最有共鳴,為什么?不是因為他成功了,而是因為他始終很low。他最開始出身,包括她自己的經(jīng)歷很坎坷,包括他成功之后,他的下場其實也蠻low的。他并不像那些大英雄,比如孫悟空會被封成斗戰(zhàn)勝佛,他沒有。我其實跟這樣的人最有共鳴。作品呢?作品你們喜歡哪部?

 

東郭:《倚天屠龍記》。除了張三豐,里面的俞蓮舟我也很喜歡。外冷內(nèi)熱,有城府有胸懷,當斷就斷,當破就破,當立就立。里面關于武當和明教這兩個團隊的描寫也很有意思。

 

無忌:《神雕俠侶》。前幾天再讀,最打動我的是這個句子:“過兒一生孤苦,他活到三十多歲,真正快活的日子實在沒有幾天。”

 

紅拂出塞:我想問問幾位,就文本而言,你們覺得金庸的作品是武俠里面最好的嗎?


東郭:金庸的作品首先要放在新派武俠小說序列里看。這種小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有了,比如平江不肖生、還珠樓主、朱貞木。他們都已經(jīng)在想象和構(gòu)建宏大的武俠世界。如果進入這些文本你會發(fā)現(xiàn),文字功底都很不錯的。看朱貞木《七殺碑》,你會發(fā)現(xiàn)里面已經(jīng)有了許多金庸作品中的要素。

 

所以金庸首先是有傳承的,他是新派武俠的集大成者。在這一譜系內(nèi),他有家學、有修養(yǎng),能讓他成為一個大文人、大才子,寫出更有時代意義的作品。從整體成就而言,武俠小說領域內(nèi),沒有能跟他比肩的。

 

大家知道,現(xiàn)代文學研究里面,如果說有排名的話,一般是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夏志清的文學史敘述里面更強調(diào)兩個人,張愛玲和沈從文。這都是高峰。在新中國成立后,還要加上趙樹理、柳青。80年代到現(xiàn)在,因為很多作家當事人都在,還很難去像現(xiàn)代文學一樣做一個比較恰當?shù)恼摱ā?/p>

 

就我個人而言,如果讓我寫20世紀中國文學史,金庸要有專章。除去作品本身文本成就,還有社會意義。這很重要。


有一種觀點講,現(xiàn)代民族國家是一個“想象的共同體”,需要自我構(gòu)建和自我想象。這種構(gòu)建首先要有一個相對“通約”的文本,就是國人都知道、都去讀,至少了解脈絡、故事與人物。就像以前“凡有井水處皆歌柳詞”一樣。實際上金庸就給現(xiàn)代人提供了這樣的“社交貨幣”,是華人共同的話題庫。


從這個角度說,金庸的地位無可置疑。包括影視作品、游戲,和小說一起,形成了很多互文,讓金庸小說已經(jīng)不是單純文學作品的概念,已經(jīng)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現(xiàn)象級的。

 

無忌:90年代末開過一個金庸武俠與當代文學書寫的研討會,很多專業(yè)的研究者參加。會上就有人說,金庸已經(jīng)是武俠小說的高峰并且完成了武俠的終結(jié)。聽起來很像是“歷史終結(jié)論”,對吧?它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的確有很多機遇,比如進入大陸的時機,大眾傳媒和影視作品傳播,等等。

 

格子:最流行的作家會塑造大家的觀念。赫拉利有一個觀點:智人是由虛構(gòu)的故事去維系共同體的。我們大家都相信自己是中國人,這個故事會讓我們?nèi)プ龀龊芏嗟臎Q定,當它乘以14億的時候,這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這就是智人的組織方式。金庸先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組織社群的方式。比如說,有多少人對歷史的感知,是被從三國演義到金庸這一路塑造下來的?是靠通俗文學。

 


3


  俠客夢


段譽搶上去拉著虛竹的手,轉(zhuǎn)身向蕭峰道:“大哥,這也是我的結(jié)義哥哥。他出家時法名虛竹,還俗后叫虛竹子。咱二人結(jié)拜之時,將你也結(jié)拜在內(nèi)了。二哥,快來拜見大哥。”虛竹當即上前,跪下嗑頭,說道::大哥在上,小弟叩見。”


蕭峰微微一笑,心想:“兄弟做事有點呆氣,他和人結(jié)拜,竟將我也結(jié)拜在內(nèi)。我死在頃刻,情勢兇險無比,但這人不怕艱危,挺身而出,足見是個重義輕生的大丈夫、好漢子。蕭峰和這種人相結(jié)為兄弟,卻也不枉了。”當即跪倒,說道:“兄弟,蕭某得能結(jié)交你這等英雄好漢,歡喜得緊。”兩個相對拜了八拜,竟然在天下英雄之前,義結(jié)金蘭。

——《天龍八部》




格子:我們也不是專業(yè)研究者,都是普通讀者。金庸給了我們一個很樸素的概念,就是“俠”。“俠”顯然有很豐富的層次。說說對于“俠”或者“俠客”的理解吧?


無忌:正史里其實只有《史記》和《漢書》里面有《游俠列傳》。按照雷海宗的描述,春秋戰(zhàn)國時候,士人分化,文化的成為“游說之士”(如蘇秦張儀),習武的就成為“游俠之士”。正史里的“游俠”,當時是一個群體、一個階層,有財富,有權(quán)力。

 

比如司馬遷寫的戰(zhàn)國四公子,漢代的郭解,都是能養(yǎng)門客的。這些個體的“武士”不是俠,養(yǎng)著這些人的才是“俠”。魏晉之后,作為階層的“俠”就不存在了。唐以下,傳奇小說里,基本都是個體化、來去飄然的劍俠、獨行俠,更接近于后世武俠小說的形象。

 

當然,俠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層面。根據(jù)錢穆弟子余英時的研究,俠作為一個階層實體不存在之后,卻作為一種精神、一種風骨,或者道德行為準則流傳下來。所以后來的史書里常說一個人有“俠氣”、“好任俠”,這個人可能會武功,比如聞雞起舞的祖逖、出將入相的王陽明,但也可能完全是文士,丁點武功不會。


他們?yōu)槭裁幢环Q為“俠”?就是因為這些精神。這種精神或者行為準則,最重要的就是李白在《俠客行》里寫的,“三杯吐然諾,五岳相行輕”。言必信,行必果。說話一定算數(shù),一定要踐行承諾,同時如果是門客知交,一定要盡忠守義,哪怕殺身成仁。歷史上有特別多這樣的故事。

 

修訂版的金庸全集里面,每一部都有后記。金庸先生就在后記里批評一些流行的武俠小說大多數(shù)時候“在武不在俠”。言必信、行必果、鋤強扶弱、匡扶天下、為國為民,都是他作品里常出現(xiàn)的。

 

從個人層面,我們?yōu)槭裁磿矚g武俠?武俠是成人童話。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很難說像俠客一樣,遇到不平事就拔刀相助。我們是普通人,可能也會想一想,掂量掂量,每個人都會。但金庸小說里,俠不太去做這種思考,義無反顧,因為他有武力上的這種能力。胡斐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一路追殺鳳天南,就是因為這種道義上的自覺性。

 

反過來想,為什么清末民初的時候興起新派武俠,大量在報章連載?恐怕也跟當時的時代氣氛有關。外敵環(huán)伺、國家疲弱,所有人都有無力感,當然會想象某種超能力群體出現(xiàn)。當然,俠有各種類型,楊過、郭靖、令狐沖、胡斐都不一樣,但那只是行為方式區(qū)別,不是價值區(qū)別。

 

東郭:金庸先生說,俠是武俠小說的精神。那么武是什么?我覺得是武俠小說的骨骼、骨架。故事要成長要豐滿,首先骨架要長大。俠義精神,重信重諾,扶弱鋤強,放在別的地方行不行呢?比如科幻小說里,也可以。那么武俠作為一種文學樣式品類,區(qū)別在哪兒?就在武。金庸恰恰是用“武”傳遞了“俠”。

 

武俠小說最開始誕生的時候,那些武功也很神奇,想象瑰麗。《火燒紅蓮寺》、《江湖奇?zhèn)b傳》里面,口吐飛劍,御劍飛行,可能和熱兵器時代有關系。


但到了金庸的江湖世界里面,武學已經(jīng)富有哲學的意味了。這很有意思,他創(chuàng)造了一套對于“功夫”的闡釋和想象,而且我們可以通過物理常識去觸摸武功,而且有很多鏡頭語言可以表現(xiàn)它。

 

格子:為什么這個武俠精神能夠影響這么深遠?因為離大家近。前兩天馬云發(fā)了文章,說如果沒有金庸恐怕就沒有阿里巴巴。阿里的早期員工,花名都是金庸人物。張小龍以前做foxmail,fox這個名字就是從令狐沖來。


我想,恐怕武俠精神和價值觀驅(qū)動了我們這個時代很多的科技公司,正如硅谷的許多偉大公司是由冷戰(zhàn)時期《星球大戰(zhàn)》等科幻電影驅(qū)動的一樣。




獨斯人


郭靖又道:“自來英雄而為當世欽仰、后人追慕,必是為民造福、愛護百姓之人。以我之見,殺得人多卻未必算是英雄。”成吉思汗道:“難道我一生就沒做過甚么好事?”郭靖道:“好事自然是有,而且也很大,只是你南征西伐,積尸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難說得很了。”……成吉思汗一生自負,此際被他這么一頓數(shù)說,竟然難以辯駁,回首前塵,勒馬回顧,不禁茫然若失,過了半晌,哇的一聲,一大口鮮血噴在地下。


……成吉思汗淡淡一笑,一張臉全成蠟黃,嘆道:“我左右之人,沒一個如你這般大膽,敢跟我說幾句真心話。”隨即眉毛一揚,臉現(xiàn)傲色,朗聲道:“我一生縱橫天下,滅國無數(shù),依你說竟算不得英雄?嘿,真是孩子話!”

——《射雕英雄傳》



格子:老話說蓋棺論定。其實這些年,圍繞金庸有太多贊美,也有一些爭議。你們怎么看?

 

無忌:其實人們關于文學的觀念一直在變。最早的典范是詩,宋代的文豪即便詞寫得再好也說這是“詩余”。戲曲小說以前就更不登大雅之堂了。但是今天在很多大學里,已經(jīng)可以嚴肅地探討武俠、玄幻、科幻、穿越等通俗文學的內(nèi)容了。從進入文學史的角度,我覺得金庸沒有任何問題。

 

我們知道四大名著里面的前三部最早都沒有文本,是說書人說話,一代代流傳改編刪定。今天很多普通中國鄉(xiāng)民的是非正義觀,依然來自戲文里的紅臉白臉。


今天幾代中國人也都很熟悉金庸。未來呢?00后的孩子們?nèi)绾谓邮芙鹩梗克麄兛赡苓x擇更多,不一定非要讀金庸、看金庸系列影視。所以如何傳承下去,是否能真的融入血液、成為世代相傳的文學符號和養(yǎng)分,這只能交給時間。

 

東郭:先說兩個最常見的判斷。一是文學或者文化都有時代性。第二,文化或者文學都有繼承性的。


福柯有所謂“知識型”,就是我們這個年代共享的一套知識。也可以這么理解,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們所知道的東西,30年前的人不一定知道,30年后的人不一定知道。但如果只有時代性,那中華文明五千年怎么下來?所以文化還有一脈相承,佛家所謂“傳燈”的那一面。

 

金庸先生當然是現(xiàn)代知識分子,但他也有很傳統(tǒng)的“士”的一面。“士”講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我如果能力很強,力所能及,就把自己的思想、能量輻射出去,影響更多的人。金庸先生實際上已經(jīng)做到了。當然也有另外一面,就是獨善其身。能力達不到、時不我予的時候,也能夠反求諸己,獲得內(nèi)心安寧。


金庸和他的小說遇到批評很正常,這個世界上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對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件事都有,不會事事順遂。所以金庸先生也好,我們也好,都應該有這種胸懷雅量。這是一種值得追求的境界。

 

格子:時間過得真快,如白駒過隙,近兩個小時的討論差不多到尾聲了。很多島友從北京各地而來,也有從河北和重慶遠道而來的朋友,不能留大家太久。

 

我想起復旦大學的嚴鋒教授的一個總結(jié)。有人問,世界上還會不會再出現(xiàn)一個金庸?他的回答是——


那你得再找一個人,他出生在浙江海寧的書香世家,從小上過私塾,飽讀詩書,歷經(jīng)戰(zhàn)亂、國破家亡,一路到香港,經(jīng)歷了人生各種不如意,也辦報紙,歷經(jīng)人世沉浮,最終寫出這樣的作品。


你還能找到這樣一個人嗎?你找不著了。所以,當我們?nèi)ゼo念金庸的時候,我們也的確有很大可能是在告別傳統(tǒng)武俠這樣一種文學范式。

 

但經(jīng)典的好處就是這樣,當它成為經(jīng)典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它永遠都在那里,我們隨時想讀的時候,它都會在,也會回來。古典小說也是這樣,走過了它的來路,直到今天依然是我們?nèi)≈槐M用之不竭的寶藏。


今天就到這里,非常感謝大家到來。



郭襄回頭過來,見張君寶頭上傷口兀自汨汨流血,于是從懷中取出手帕,替他包扎。張君寶好生感激,欲待出言道謝,卻見郭襄眼中淚光瑩瑩,心下大是奇怪,不知她為甚么傷心,道謝的言辭竟此便說不出口。


卻聽得楊過朗聲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說著袍袖一拂,攜著小龍女之手,與神雕并肩下山。


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呀啊而鳴,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






謹以此文,紀念金庸先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淺談金庸小說中的俠義精神
為什么那么多導演都想拍一部武俠片?
金庸所有武俠小說中究竟誰是第一高手?
程靈素:當華語導演遇見金庸
金庸武俠小說大排名,天龍八部排第1,笑傲江湖排第4
僅以此篇緬懷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先生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州市| 夏津县| 夹江县| 运城市| 清河县| 凤山市| 连山| 得荣县| 常德市| 通州市| 宜黄县| 固安县| 改则县| 邵阳市| 句容市| 和平区| 洛隆县| 扶沟县| 寿阳县| 兴业县| 韶关市| 娱乐| 中江县| 乌拉特中旗| 霸州市| 新田县| 阿合奇县| 石首市| 无极县| 肇庆市| 澳门| 甘德县| 定远县| 灌阳县| 宜兴市| 甘洛县| 通渭县| 延吉市| 广州市| 武山县| 大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