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作為一種食物,走進人們的生活已有上千年歷史。現代社會,許多人把喝牛奶已經變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國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就曾著有《服乳歌》:“仙家酒,仙家酒,兩個葫蘆盛一斗。五行釀出真醍醐,不離人間處處有。丹田若是干涸時,咽下重樓潤枯朽。清晨能飲一升余,返老還童天地久。”從營養學角度,牛奶的營養特點使得牛奶完全可以成為人類終身的食物。因為除膳食纖維外,牛奶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是全營養食物,因此也被科學家贊譽為“人類的保姆”、“白色血液”。
牛奶作為一種食物,走進人們的生活已有上千年歷史。現代社會,許多人把喝牛奶已經變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國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就曾著有《服乳歌》:“仙家酒,仙家酒,兩個葫蘆盛一斗。五行釀出真醍醐,不離人間處處有。丹田若是干涸時,咽下重樓潤枯朽。清晨能飲一升余,返老還童天地久。”從營養學角度,牛奶的營養特點使得牛奶完全可以成為人類終身的食物。因為除膳食纖維外,牛奶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是全營養食物,因此也被科學家贊譽為“人類的保姆”、“白色血液”。
喝牛奶竟是人類基因進化的選擇?
可是,事實上人類一開始是無法食用牛奶的,甚至,早期人類服用牛奶會出現嚴重的生理反應(大多是腹瀉)。2009年,歐洲眾多考古學家、化學家和基因學家耗資330萬歐元(440萬美元)啟動的“歐洲牛奶歷史研究項目”發現,在冰河時期里,基本而言,牛奶對于成年人是一種有毒物質,因為和兒童不同,成年人體內無法產生分解牛奶乳糖所需的乳糖酶。
但是1.1萬年前,在中東地區,農業開始取代狩獵及采集,牧民開始學習如何降低奶制品中的乳糖至可以承受的水平——通過發酵牛奶來制作奶酪或酸奶。幾千年后,一種基因突變在整個歐洲悄然發生,使得人類體內能夠產生乳糖酶,人們開始喝牛奶。這種對牛奶的適應能力為人類提供了新的營養來源。科學家對匈牙利平原的研究發現,大約于7500年前,人類第一次出現乳糖耐受性的特征,這是基因進化的結果。德國和英國科學家經過遺傳學研究發現,歐洲人是在7000年前才適應了喝牛奶,這也使早期的歐洲人擁有更大的生存機會。也就是說,奶制品影響了人類在歐洲大陸的定居。
另外,在關于牛奶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人類對于牛奶的接受程度是一種基因進化的選擇,這種優勢能幫助人類席卷整個歐洲大陸,但必須在新鮮牛奶的供應量能跟得上的情況下。倫敦大學學院人口遺傳學家Thomas說:“這就是基因和文化的共同進步,它們之間相互促進。”
為了牛奶,英國皇室曾為奶牛立法
無論這份研究是否已成定論,牛奶中確實含有人類生長發育中所需要的豐富礦物質,如鈣、磷、鐵、鋅、銅、錳、鉬等。難得的是,牛奶是人體鈣的來源之一,而且鈣磷比例非常適當,利于鈣的吸收。另外,由于奶牛的品種不同,牛奶中的微量元素以及優質乳蛋白的比例也不盡相同。
隨著歐洲貴族“下午茶”風潮的流行,歐洲皇室對牛奶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英國皇室發現,有一種奶牛所產的奶奶質濃郁,口感純正,因此,這種奶牛被逐漸集中在皇室牧區隔離飼養,這就是“娟姍牛”。娟姍牛大概育成于17世紀,經過18世紀長期近交和選育,而初具品種特性,1844年英國娟姍牛品種協會的成立標志著娟姍牛品種的正式形成。
事實上,皇室對于食品的選擇尤為苛刻,這種以食物區分貴賤的傳統,在古歐洲十分常見,隨著時代變遷,以食物劃分階級的傳統卻并沒有消失。例如有些食物只限于貴族享用,只有貴族有資格“浪費”食物,享用不同香料,而未晉升貴族的富商卻要受制于禁奢令,不得濫用食物。
社會上亦普遍認為食物質素與進食者有一種神圣和自然的聯系,下層人民應當吃粗糙、廉價食品,而富人要享用精致菜肴,貴族的食物必須是經過嚴格篩選的, 因此,既然娟姍牛作為皇室特供牛奶,娟姍牛也必須是“純凈”的。
為保持品種的純化,英國曾先后于1763年和1789年發布禁止其他品種引進澤西島(Jersey)的法令,長期封閉自繁,這大概是歷史上第一種被立法保護的奶牛了,可見其珍奢程度。
娟姍牛原產于英國南部的澤西島,是典型的小型乳用牛,具有細致緊湊的優美體態,毛色為深淺不同的褐色,短而有光澤,數量不足全球奶牛總數的1%。
娟姍牛所產的娟姍奶乳脂率達5.5%~6%,優質乳蛋白含量達3.5%以上,營養價值高于普通牛奶。每只娟姍牛平均產奶總量雖然較普通奶牛略少,為3500升,但是單位體重產奶量較高。娟姍奶乳質濃厚,乳脂肪球易于分離,乳脂黃色,口感清甜順滑。
在英國皇室坐擁娟姍奶200年之后,隨著人們逐漸了解到它的珍貴,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引入“娟姍牛”,以應對人們對“娟姍奶”的需求。
中國“牛奶發展史”,改革開放后呈現“質”的飛躍
據傳出現在我國的奶牛,是400多年前由歐洲早期傳教士和殖民者在東南亞引種雜交后流入云南邊境的。1910年,居住在天津的德、俄、意、日等多國商人已經開始經營乳牛場。1923年,我國的牛奶業同業工會 “上海牛奶業同業會”成立。1933年第75期《良友》雜志上的牛奶廣告,使牛奶走上越來越多人的餐桌,也讓牛奶和國民健康聯系了起來。
在中國,牛奶的消費實際上是在改革開放之后才開始逐漸普及。上世紀之前,牛奶始終作為官宦或富家子弟的專屬營養品。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全國奶類年產量為21.7萬噸,平均每人每年僅為0.4公斤。當時的奶消費依然主要集中于北京和沿海的少數幾個大城市中為數不多的優裕家庭和某些特殊人群。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國乳業“黃金10年”的到來,讓牛奶成為家家必備的日常食品,“飛入尋常百姓家”。
據資料顯示,1978年,全國奶牛數量增加到48萬頭,牛奶產量在88萬噸左右。1995年以后出現新的增長高峰,這年奶牛頭數達417.2萬,牛奶總產量為576.4萬噸。到了2016年,由伊利等優質品牌領跑,全國牛奶產量達到了3602萬噸,比三十年前增長了近40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對營養認識程度的提升,牛奶的普及率也大大提升。進入到21世紀,中國人對于牛奶的態度已經出現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許多消費者對乳制品的要求已經開始提升到對奶牛溯源地的要求。“從源頭上把控牛奶的質量”成為中國乳制品市場消費者的新需求,也體現了人們對于牛奶的選擇越來越追求“質”的提升。
2017年全球食品營養呈現出十大趨勢,乳制品2.0升級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趨勢。在全球乳制品市場中,中國市場更加多樣化,中國液態奶市場漸入成熟期,競爭由量變轉化為質變,通過品質變化及產品結構升級,競爭將更加激烈。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近年來,乳制品市場消費結構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創新品類滿足了消費者需求升級。隨著乳品市場的不斷細分以及細分市場消費規模的逐步擴大,新增品類將帶動整體乳品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國內乳業已進入品質升級和創新發展新階段,消費人群對品質、營養需求升級,呈現超高端白奶發展態勢。許多消費者對乳制品的要求已經開始提升到對奶牛溯源地的要求。“從源頭上把控牛奶的質量”成為中國乳制品市場消費者的新需求,也體現了人們對于牛奶的選擇越來越追求“質”的提升。
面對國內日益“嚴苛”的乳品需求。近日,金典負責人表示已推出了專為中國人打造的更美味、更營養、更稀奢的娟姍牛奶。而且,“當大家還在選擇牛奶的時候,一小部分人,已經在選擇奶牛。”這并不是小趨勢,而是從源頭上把控高端白奶的大勢所趨。
金典娟姍純牛奶是為中國品質消費群體量身打造的。為了滿足他們對于品質的追求與“尊享”的體驗,金典娟姍純牛奶限定產自進口純種娟姍牛,牛只集中飼養在錫林郭勒盟自然保護區的天賜皇家錫林郭勒牧場。該牧場是黃金奶源帶,自13世紀起就為皇家專屬牧場。按照國際規范,專屬牧場為娟姍牛設立專屬的飼養區,為其提供專門、專業的養護,同時與其他牛種隔離,確保娟姍牛乳質及血統的純正、優越。金典娟姍純牛奶,歷經三年的時間,用 “高標準,嚴要求”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同時把穿越200年的“皇室牛奶” 味道,保留至火漆封印與 “夢幻蓋”包裝中,力求“打造純正娟姍奶”。
時間的朋友 金典的娟姍
穿越了7000年歷史的牛奶,經過200年皇室沉淀的“娟姍奶”,歷經三年金典團隊精心研發的“金典娟姍純牛奶”就這樣像訴說著牛奶的歷史一般來到我們身邊。
2018年12月31日,在公歷新年即將到來之際,金典娟姍純牛奶將攜手羅振宇《時間的朋友2018》大型跨年知識演講晚會,以全新的面貌呈現在大家眼前。人類因牛奶而改變,而時間讓牛奶在歷史的長河中留存了下來。
正如羅振宇曾在《時間的朋友》中說過的,“好服務,就是給你還不知道的好東西。”金典娟姍純牛奶,把你不曾知道的娟姍奶帶給了這個市場,而“我們使用時間的方式就是我們塑造自己的方式”,現如今,我們塑造自己的方式,可以從一杯純正經典的高品質牛奶開始。
責 編丨楊鴻光 編 輯丨翟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