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對我們的誘惑是有很多的,但是因為我們每個人身上的責任和壓力,所以我們即使是想擁抱誘惑,也不得不被動的拒絕誘惑。對于孩子來說,學習的任務,老師的監(jiān)管,家長的督促,讓他們想玩卻又不敢玩,對于成年人來說,生活的壓力,工作的約束,讓即使自制力很差的人也學會了理智。
《導語》三個方法讓大學生擺脫“迷茫和無助”,只有做到就不晚
但是有一種人他們界于孩子與成年人之間,位于校園與社會之間。老師不會管,家長管不了,生活上經濟有人承擔,工作離他們還有一段距離。他們就是大學生,這種無壓力無約束的狀態(tài)剛開始會讓他們欣喜,但是這種欣喜持續(xù)不了四年那么久的時間,欣喜過后學生感受到最多的就是迷茫和無助。
其實學生只要做到這三點,什么時候都不會晚。
1.確定一個目標
這個目標可大可小,但是一定得是正面的,對自己有一定難度的。比如喜歡賴床的學生可以給自己定個早起的目標,喜歡玩游戲的學生可以給自己定個外出的目標。成績差的學生給自己定個及格的目標。即使學生不確定自己最終的目標是什么,當這些小目標一個一個實現之后相信大目標會自己向你走來。
2.做要大于想
光想不做是很多人的通病,特別是大學生,因為面臨的事情多,擁有的時間也多,所以就錯誤的企圖用空想來解決實事。不過這種做的學生在最后真正面對事情的到來的時候才會知道,空想對實事是一點幫助都沒有的。大學生與其費盡心思的去盤算事情發(fā)生的可能和策略,還不如放開腦海中的一切讓行動去給自己引路,即使失敗了也能收獲實在的經驗。
3.用運動去釋放自己
其實大學生不是沒有壓力,只是壓力還沒有到來。在壓力的籠罩下學生的一切快樂和歡笑都是伴隨著陰影的,所以當大學生放縱自己之后緊接著就是深深的痛惡自己的不爭氣。特別是臨近畢業(yè),這樣負面情緒更是鋪天蓋地的向學生襲來,學生與其自怨自艾不如用運動去釋放一下自己,好好調整自己的情緒做出對自己有利的舉動。
其實很多時候大學生并不是不想去改變,只是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讓他們沒有了改變的動力,但是他們卻忘了真正能改變他們的除了環(huán)境還有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