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差不多大小的衣柜,外表看上去毫無差別,為啥別人家衣柜順手又整潔,收納量還多出你家兩三倍?
不好意思,你可能裝了個假!衣!柜!
內部結構不合理,即便外表顏值再高,用對了收納技巧,你家衣柜可能還是亂糟糟、放不下、找不到……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合理的衣柜布局應該是怎么樣的。
大部分不實用的衣柜,往往都會掉到同一個坑里:功能區看起來超級齊全,但用起來卻怎么都不順手。
雷區1:隔板分隔太細碎,不可調整很雞肋
適當的隔板設計確實是衣柜收納的好幫手,換季被褥和包包帽子的存放會更有序。
但太過細碎的分區,比如一層只能放一件襯衫,這種設計既沒辦法一眼看到內部格局,拿取又很不方便,在寸土寸金的衣柜里,只能淪為華而不實的存在。
顯然,如果隔板可以自由調整高度,衣柜的實用性會更高。
衣柜的深度一般在60cm左右,如果在隔板架上存放衣物,里層的不好拿,疊好的衣服也很容易弄得一團糟,最終只能閑置或發揮不了原本的作用。所以,隔板更適合放置不常用或者大件的衣物。
雷區2:沒有抽屜難拿取,懸掛高度不合理
講真,沒有抽屜的衣柜其實很難用。
相比之下,抽屜的儲物彈性更高一級,存取衣物也能一目了然,尤其是搭配近藤麻理惠的“站立式收納”方法,取用時也不怕凌亂,空間利用更加強勢。
而細數各類收納書里的衣物收納方式,離不開“掛”和“疊”兩種形式。
要說掛衣服的好處,光是省時間和容易找這兩點就足夠吸引人了。而對西裝外套、大衣等疊不起來的衣服,疊掛區的存在簡直十分友好。
不過,衣服的高度不同,懸掛區的高度也需要量身定制,避免出現衣服太長掛不下,甚至是衣服太短浪費太多空間的情況。
簡單來說,衣柜的內部布局可以分成大件區、疊放區、懸掛區和雜物區。
但想要布置出最適合自己的衣柜,在布局前要充分了解自身的使用習慣和衣服數量。衣柜是單純存放衣物還是兼有儲藏室功能?是否要收納配飾、被褥、鞋帽?一項項列好清單,以免在設計的時候顧此失彼。
大件區域一般是用作被褥以及換季衣物等的收納,使用頻率相對較低,一年取用的次數屈指可數。高度可以根據衣柜的整體高度來計算,一般設置在40-60cm左右就差不多了。
而雜物區的使用頻率也很低,常用來放一些不常用的大件,比如行李箱等,高度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設置。
疊放區常用來放置包包帽子、不常用衣物收納等,規劃時隔板最好設置成可移動的層板,方便根據包包和衣物的大小進行調整,減少垂直空間浪費。
對于不喜歡折疊衣服的人,懸掛區的友好指數簡直高達5星級。而對于不同類型衣物的收納,懸掛區可以細分為長短掛衣區和褲架。
正常情況下,1m長左右的掛桿大概可以掛50件襯衫或者20-30件長外套,實用性杠杠的。但對于長短不一的衣服,懸掛時最好分設長衣區和短衣區,空間利用立刻翻倍。
但如果前期布局時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不妨在短衣下方放置顏色統一的收納抽屜,擴展儲物空間,充分利用衣柜的所有角落。
對于較高位置的懸掛區,如果擔心衣服難拿取,可以在掛衣桿上動動手腳,將普通掛衣桿換成下拉式升降款式,就能輕松收納高處的衣服了。
懸掛區下方放置褲架抽拉伸縮架,既方便褲子拿取,也能避免變形。而且褲子折疊懸掛還能節省出10cm左右的空間,用來收納襪子和連褲襪等再好不過了。
另外,如果男主人領帶比較多,不妨專門設置收納領帶的抽屜,精致合理的分區才是舒適生活的最佳助攻。
好看的衣柜遍地都是,實用的還得萬里挑一。總結起來,好用的衣柜都是在考慮自身情況的基礎上,合理規劃大件區、懸掛區、雜物區和疊放區,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衣柜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