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長三角城市群26城人口對比:南京城鎮化率僅次于上海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我國最大的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位于長江入海之前的沖積平原。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長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臺州,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26市。

長三角城市群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是中國城鎮化基礎最好的地區之一。2018年年末,長三角26市的人口達1.54億人,平均城鎮化率為67.38%。從城市規模來看,既有上海這樣城區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大型城市,也有南京、杭州等城區人口在500萬以上的特大型城市以及蘇州、合肥、寧波這樣的區域中心都市。

杭州常住人口2019年有望破千萬大關

具體來看,在這26個城市中,各市的常住人口差別較大,其中上海、蘇州和杭州位居前三,2018年的常住人口分別為2423.78萬人、1072萬人和980.6萬人。

杭州常住人口2019年有望突破千萬大關,數據顯示,2015~2018年,杭州年新增常住人口分別為12.6萬人、17萬人、28萬人和33.8萬人,目前杭州人口距離千萬大關的差距不足20萬。

(杭州)

南京、寧波和合肥分列常住人口第四到六位,均屬于800萬梯隊。從目前來看,上述6個城市包含了1個直轄市(上海)、3個省會城市(杭州、南京、合肥)、1個計劃單列市(寧波)以及全國經濟總量最大的地級市(蘇州)。

(南京)

(寧波)

(合肥)

26城中有5個城市2018年的常住人口總量低于300萬人,分別是宣城、馬鞍山、銅陵、池州和舟山,除了浙江海島城市舟山,主要來自安徽皖江沿岸。其中,舟山的常住人口最少,僅為117.3萬人。

南京的城鎮化率僅次于上海

從城鎮化水平來看,有9個城市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了70%,其中,上海和南京都超過了80%;杭州、無錫、蘇州、合肥、寧波、常州和鎮江在70%~80%之間。

蘇南5市的城鎮化率均超過79%,浙江的縣域經濟、鎮域經濟十分發達,實際城鎮化率也很高,只不過很多人雖然實際上已經住在城市,但戶籍還在農村。

(蘇南5市)

26城中有5個城市的城鎮化率低于59.58%的全國平均水平,分別是銅陵、宣城、池州、滁州和安慶,其中安慶尚不足50%。這也說明,安徽皖江城市群的城鎮化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推進,未來這些地區的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都將大幅提高。

長三角城市群“一超二特三大”的格局

城區人口的規模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的是一座城市集聚和輻射周邊地區的能力。這里的城區是指在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區、市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連接到的居民委員會所轄區域和其他區域。根據《2017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2017年,長三角城市群26城中,有17個城市城區人口超過了100萬人大關。

其中,上海的城區人口超過了2000萬人,位列第一位。上海也是長三角地區唯一的一座超大城市(1000萬以上)。南京和杭州人口均超過了600萬人,處于特大城市行列(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未來這兩大城市將向超大城市進軍。合肥、蘇州和寧波的城區人口超過300萬,處于I型大城市(300萬以上500萬以下)行列。

(上海)

也就是說,長三角城市群呈現出“一超二特三大”的格局,也是我國城市層級結構最為合理的城市群,體現了“龍頭城市-中心城市-區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這一層次合理、結構清晰的城市體系。

7城人口凈流入超100萬

2018年,26城中共有16個城市人口實現了凈流入,其中7個城市的人口凈流入量超過100萬,分別是上海、蘇州、寧波、杭州、無錫、南京和嘉興,除上海外,主要分布在蘇南和杭州灣沿岸。

(蘇州)

其中,上海的人口凈流入最多,達到了976.21萬人,也是我國人口凈流入最多的城市。此外,制造業大市蘇州的人口凈流入達到了368.62萬人,寧波和杭州的人口凈流入也都超過了200萬人。

在榜尾端,有10個城市的人口呈現凈流出狀態,其中安徽6個、江蘇4個。值得注意的是,同處長三角發達省份的江浙,在人口流動方面有較大差異。浙江劃入長三角城市群的8個城市全部屬于人口凈流入,而江蘇的9個城市則有明顯的區域差異,蘇南5市全部屬于人口凈流入,但蘇中的南通、泰州和揚州3市和蘇北的鹽城都屬于人口凈流出,其中鹽城凈流出最多,達到了104.7萬人。

長三角最新規劃綱要發布在即 一體化將提速

長三角城市群是我國獲準修建城市軌道交通最多的城市群,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蘇州、寧波、無錫、常州、南通、紹興和蕪湖這11個城市,這恰恰是長三角城市群城區人口規模前11位的城市,可見城區人口規模是一座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

26城中還有12個城市城區人口低于100萬人,處于中小城市行列,其中江蘇2個、浙江4個、安徽6個。

江蘇的城市規模比浙江大,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自然條件,浙江山區多、平地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空間布局和人口分布。

(蕪湖)

安徽的城市規模也相對較小,除了合肥和蕪湖,其他幾個城市的城區人口都少于100萬人,銅陵、宣城、池州、滁州和安慶的城鎮化率也較低,安徽皖江城市群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隨著一體化加速,未來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速度將大幅提高。

總的來說,在長三角26個城市中,一些經濟發達、城鎮化率高的城市對于人口的吸引力較強,而周邊經濟稍弱、城鎮化率較低的許多城市成了人口流出型城市。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審議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預計近期將發布具體的規劃綱要,今年長三角一體化將迎來突破性的進展。

回顧長三角城市群的一體化進程不難發現,從2000年前后上海與蘇州、無錫與常州、南通與周邊小城市的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并編制實施發展規劃綱要,從零敲碎打的創新實踐到融合發展的頂層設計,中國對于探索城市群建設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

在未來一體化的進程中,強者將更強,一些區域中心城市,如南京、杭州、合肥等將更有區域優勢,而一些小型的城市在一體化的過程中,也會迎來來自于大城市的“反哺”,包括各城市之間軌道交通的全覆蓋、產業轉移、資源互補等,隨著一體化的深入,長三角向著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穩步邁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最新國家定位:合肥為Ⅰ型大城市,2030年人口達1000萬!
長三角城市群26城人口對比:7城人口凈流入超100萬
江浙皖進入群龍競逐時代,八大都市區露崢嶸,未來誰主沉浮?
國家確定長三角10大城市:上海第1,杭州超南京,安慶鎮江遺憾未入選
城市群系列研究三: “一核多中心”的長三角形成多梯隊、互補發展市場格局
長三角城市群規劃印發 2030年合肥常住人口超千萬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市| 鄂托克旗| 柘荣县| 山丹县| 江孜县| 花垣县| 平湖市| 泰和县| 科技| 云浮市| 芮城县| 安塞县| 绍兴市| 北票市| 那坡县| 平遥县| 叶城县| 普格县| 西乌珠穆沁旗| 阜宁县| 甘孜县| 多伦县| 图们市| 剑川县| 绍兴市| 泰和县| 武平县| 新化县| 扶绥县| 松潘县| 天峻县| 武川县| 长兴县| 芜湖县| 祁门县| 孝感市| 翁源县| 巩义市| 潮安县| 湖南省| 临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