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朋友圈被一個手插褲兜、豁牙、煙熏眼,看起來還有點“丑”的“問題小孩”刷屏了。
這個“問題小孩”就是剛上映的國產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主人公——哪吒。
魔丸轉世,永遠頂著兩坨黑眼圈、到處惹麻煩的哪吒猶如“混世魔童”,本性善良,但他的成長十分坎坷。他天生自帶神力,怕他闖禍,父母便把他關在家里不準外出。和所有的孩子一樣,他需要玩伴,需要有小朋友愿意和他一起玩。可小伙伴的父母卻罵他是妖怪,不許孩子靠近他,還把臟東西砸到他身上。為了證明自己,他去抓妖怪,好不容易救出小女孩,妖怪卻跑了。所有人都誣陷是他干的,不分青紅皂白,侮辱他、打罵他。他終于明白,不管他做什么,都不會有人認可他、喜歡他。他只能日復一日,坐在自家的圍墻上,望著外面的世界發呆。
他開始故意搗亂、整人,變成了別人眼里妥妥的“熊孩子”。
“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人們的成見就猶如一座巨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動。”同樣深受歧視的申公豹,僅用一句話,就戳到了哪吒內心的痛處,點燃了他身上的邪火。本來善良可愛和其他孩子無異的哪吒終于被偏見打敗了。魔性真的就從身體里迸發了出來,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問題小孩”。當小哪吒出生以后,父母就發掘他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樣,生怕他惹出什么事端來,于是就將他“封鎖”在家里。
但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了父母之外,更需要的是小伙伴的陪伴,父母只能給予他“溫室里”有限的愛。
對外面世界充滿好奇的哪吒,這樣做無疑是增加了他更加好奇的心和做些違背父母意愿的事情。父母越是不想哪吒與其他小朋友接觸,他越是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哪吒的父母都覺得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不一樣,那么其他孩子的父母自然就更加認為這個孩子“有問題”。所有家長最不愿意的就是自己孩子與一個“有問題”的壞孩子在一起玩耍,這樣容易將自己孩子帶壞,這是所有父母不言而喻的共同之處。
雖然哪吒由魔氣轉世,但是如果換一種方式教育,那么哪吒的成長經歷可能就是另一番模樣了。哪吒父母面對哪吒身上的特異之處,沒有正面去面對這個問題,以至于讓周圍的人越來越覺得哪吒就是“問題孩子”。如果哪吒的父母在將問題早早的告訴哪吒并正面告訴周圍的人,哪吒其實并不什么“問題孩子”,大家不需要用異樣的眼光取對待他,那么他的成長經歷又是另一番模樣吧。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說:“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簽,就會成為標簽所標定的人。”你給他貼上什么樣的標簽,他就會不斷朝著標簽所指的方向發生偏轉。當哪吒的父母都給哪吒貼上特異的標簽,其他的父母不想貼都難。所以,在遇到“問題孩子”的時候,父母正面解決是最好和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