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去年國內家電行業累計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3萬億元,同比增長4.31%;累計利潤總額達1338.6億元,同比增長11.89%。從市場格局來看,美的、格力、海爾依舊占據著主導地位,總收入均超過2000億元,凈利潤毫無懸念排在前三。雖然收入都實現增長,但三家企業的步伐卻各有不同。
2019年,海爾智家總收入為2007億元,同比增長9.05%,首次突破兩千億。實現凈利潤82億元,同比增長9.66%。其中海外收入占比47%,近100%為自主品牌收入,業務已覆蓋亞、 歐、美、澳、非等五大洲。
格力電器實現總收入1981億元,同比微漲0.02%。在贏下與雷軍的"5年賭約"后,去年公司營收幾乎原地踏步,被小米(營收首次突破兩千億,達到2058億元,同比增長17.7%)超越。凈利潤為246.97億元,位居行業第一;平均算下來每天凈賺6700萬元,是海爾的3倍。但去年推出的百億讓利活動對其盈利產生影響,五年來首次出現下滑,同比減少了5.75%。
前不久,雷軍接受央視采訪。當被主持人問及是否還要董明珠繼續賭約時,他表示:"我們共同加油,看看這五年董大姐跟我的打賭是不是還要繼續?"而董明珠則回應稱:"希望以后能夠互相促進……我們都是一個目的,推動社會進步,這就是我們要做的。"
美的集團2019年收入為2782億元,同比增長7.14%;實現凈利潤242.11億元,同比增長19.68%。其海外營收達到1167億元,超過海爾、海信、TCL,蟬聯中國家電出海冠軍。
事實上,受房地產限購、拉力減小以及人口紅利消失的影響,家電行業已從往年兩位數增長進入個位數,即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值博弈,競爭日趨白熱化。雪上加霜的是,2020年初突然而至的"黑天鵝"。
根據奧維云網(AVC)的全渠道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國內冰箱零售量下滑22%,洗衣機下降27%,空調更是下降了46.6%。4月29日晚,美的、海爾、格力同時發布了一季報。不出意外地,三家公司的業績都極為慘淡,凈利潤同比降幅分別為22%、73%、50%。
相較而言,美的受影響最小,營收和利潤下滑約兩成。一方面,他們帶頭開始了降價促銷,并采取了"微信營銷""直播引流""秒殺"等新營銷模式,線上收入大幅提升。另一方面,集團暫停高管30%月度工資的發放,通過"開源節流"的方式渡過難關。
格力受沖擊最大,營收下滑五成,利潤下滑約七成。董明珠曾在一場論壇中稱,2月份基本上沒有銷售,而往年都有接近200億元的銷售額。"國內小區封閉管理不能上門安裝(空調);商場全部關門不能賣東西,怎么可能不下滑?"
為此,一貫堅持實體店路線的董明珠,也開了線上店鋪直播帶貨。雖然因為網絡卡頓、產品價格較高,并未獲得太好銷量。不過她表示:"直播目的不是帶貨,通過這個嘗試可以知道幾萬經銷商的出路在哪里。這次體驗完以后,接下來還要再體驗一場,甚至把旗下幾萬家都可以開成直播店。"
不難看出,家電巨頭們都在積極求變。有業內人士指出:越是行業低迷的時候,越需要企業們尋求創新、多元發展。未來市場格局如何演變,我們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