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小戶型極限挑戰,一居改兩居,還塞下了大中島、舞蹈房、衣帽間、以及三區分離式衛浴間,空間還特別敞亮通透。
可以說這是一套高效利用小空間的教科書了。
面積:46㎡
戶型:一居改兩居
裝修花費:20w
房屋坐標:北京朝陽
認識TA
設計師:馬志成
獨立設計師,他認為好設計是需要與空間的使用者共建方案,共同產出結果,才能挖掘到隱藏在深處的居住問題,從而實現空間與使用者的和諧關系。
房屋信息
今天的家位于北京798,僅有46㎡,屋主Aileen卻想要一居變兩居,增加一間舞蹈室,每天在家練鋼管舞!
改造前是一個不規則的小一居,盡管房間的窗戶朝向還不錯,但是由于長條戶型的進深長,室內的采光和通風并不理想,尤其是衛生間,完全是暗衛。
改造前原始狀態
考慮平時的居住問題,Aileen夫婦給設計師提出了5點需求:
○ 基本的兩居要有,父母偶爾過來有一個睡覺的地方
○ 廚房太小,盡可能擴大
○ 希望有一個空間能原地起舞
○房間要亮堂堂,包括衛生間
○ 充足的儲物空間,能滿足兩人未來5年的生活囤積
平面布局改造
為了滿足屋主的訴求,設計師將
客廳和臥室對調,并對空間進行了社交區域與私密區域的劃分,每個區域盡可能
疊合更多的功能:○ 社交區域:將走廊式廚房與客餐廳打通,連接成集烹飪、用餐、起居、影音、辦公、洗衣于一體的LDK空間。
○ 私密區域:用玻璃隔斷一分為二,改成主臥和舞蹈室。
○ 為了解決采光,暗衛的墻拆了重建,大量使用了鏡面、玻璃元素。
○ 全屋的收納做到了極致,三分之一的空間都可以用來儲物。
門洞改鞋柜,放50雙鞋夠不夠?
玄關緊鄰廚衛,只有1m2,無法提供收納功能。
針對這個問題,設計師改變了衛生間門的位置,讓出一扇門洞做鞋柜,解決了入戶收納難題。
利用原門洞設計的通頂鞋柜,下柜存放當季鞋子,吊柜負責換季收納,疫情期間,中間的凹龕也成了一個現成的消殺角,消毒液、口罩集中放在這里。(為了預防柜子受潮,相隔的衛生間內側,防水高度做到了1米8以上)
鞋柜對面的墻上則安裝了折疊換鞋凳,方便出門換鞋。
具備廚房、餐廳、客廳、書房、洗衣區5個功能
穿過玄關,原廚房被壓縮在了過道右邊,設計師拆除了相鄰臥室的隔墻,并將客臥功能對調,變成了一個LDK一體空間。
集合廚房、餐廳、客廳、書房、洗衣區5種功能,同時也解決了廚房面積狹窄的問題。
整個空間采用黑白灰的色彩關系,所有的柜體選用了白橡木,使得色彩和材質保持統一,白色的漫反射對空間的敞亮也很有幫助。
屋主很喜歡下廚,一日三餐基本都自己在家完成,只有走廊的烹飪區不太夠用,于是設計師在這個空間的中心位置植入了一個中島,分擔了廚房部分壓力,周圍的生活動線隨之也變的十分順暢。
島臺的外側安裝了水槽,背后就是烹飪區,洗切和燒菜的操作,轉身就能完成。
島臺下方還嵌入了洗碗機,解決了小兩口日常的洗碗問題。
為了不浪費空間,原先的煙道也被包了起來,做了壁龕和柜子,補充廚房的收納面積。
因為是開放式廚房,煙機挑選了側吸式,因為它的進風口離油煙區的距離比頂吸更近,能很快的將油煙吸走。
灶臺區右側還有一處凹墻,如果只放冰箱,空間會有盈余。
見縫插針,設計師加了一組高柜拉籃,解決了面積浪費問題,能裝下廚房所有的瓶瓶罐罐,拿取也極為方便。
客餐區在廚房的對面,以島臺為界,日常有三種模式可以切換。
用餐模式:利用可移動的折疊白餐桌,與島臺無縫結合,最大能實現8人以上同時就餐的需求。
電視模式:屋主喜歡在吃飯時看電視,一側的隔斷墻定制了電視柜,電視部分可以利用旋轉架調節電視角度,滿足沙發、餐桌以及島臺三處位置的觀看需求。
影院模式:島臺的上方,設置了120寸幕布,想要看電影時,電控就能降下幕布,非常方便。
人有一定的趨光性,這個空間只有一扇小窗,因此沙發區被放在陽光能照到的墻角(正對著中島)。
下午三點的夕陽照進來,能讓室內明媚起來。
窗臺的位置,原來是一個小陽臺,之前堆滿雜物,非常浪費。
裝修時,用擱板架將這里改成了辦公區,屋主平時可以在這里看書,舒適而僻靜,底下的暖氣片也能應對冬天在窗前辦公的寒冷。
具備次臥、衣帽間、練舞房3種功能
穿過電視柜右邊的門,就是隱私空間,考慮到Aileen需要一間舞蹈室,隱私空間被一分為二,外側作為舞蹈室使用,里側作為睡眠空間。
舞蹈室設計成了地臺+鏡柜的組合形式,便于開發多功能的使用模式。
舞蹈模式:平時,地臺上束起一根鋼管,用來給女主練習鋼管舞使用。
可能會有人擔心地臺會影響練舞的發揮,其實地臺就像是一個舞臺,以鋼管的落地點為圓心,周圍都保證了1250mm的活動空間,再加上地臺的隔音效果,晚上練習不會影響樓下的街坊鄰居。
次臥模式:偶爾父母來小住,鋼管很好拆卸,不會損壞房子,因為鋼管舞專用的X-pole結構,是靠鋼管兩端的張力撐住的,不需要打孔也不需要釘釘子。
衣帽間模式:地臺的正對面,是一整墻衣柜,屋主兩人的四季衣物都能收進去,柜門都采用了鏡面材質,方便女主在跳舞時,糾正自己的動作。
除了鋼管,舞蹈室的主角是一幅超大的掛畫,是設計師幫屋主聯系插畫師任左莉定制的,畫面的內容具有很特別的意義。
畫中的樹來自于斯里蘭卡的亞拉湖,屋主夫婦兩個人素未謀面時,都各自去過那里,拍下了相同的風景。
上面是男主拍下,下面是女主拍下,緣,妙不可言~
利用房梁和墻垛結構,充分開發收納空間
兩個房間考慮采光問題,使用了超白玻璃隔斷,特意選擇了加厚的雙層真空玻璃,關上門,隔音效果非常棒。
主臥原本的空間不大,裝修時打通隔壁的陽臺給空間擴容,屋頂遺留下了一道突出的過梁,和床尾不能拆除的墻垛,形成一個凹墻,剛好可以嵌入一組衣柜。
床頭也定做了大理石紋壁柜,整個床頭空間都可以用來儲物,容量驚人。
小尺度空間,也能三分離
重點來了!衛生間本來的面積極小,沒有自然采光,習慣了現代化生活的屋主夫婦提出想要暗衛變明衛,以及裝下洗手臺、浴缸、獨立如廁區、洗衣區,相當棘手!
設計師為了讓衛生間的動線更為合理,各個功能區分離,同時讓室外的光線能夠照進室內,拆除了衛生間原有的隔墻,重新布置:
墻外與沙發區之間規劃洗衣區,墻內三式分離,有獨立的如廁區和泡澡淋浴區。
為了引光,新建的衛生間墻上設計了一塊單向玻璃,其原理是利用兩個空間的光差,從強光一側看弱光一側,即是鏡子,從弱光一側看強光一側,即是通透的玻璃。
所以,在白天它可以作為穿衣鏡使用,以及將陽臺窗戶的光進行反射,為客廳和衛生間補光,讓原本充斥在此處的昏暗氣氛變的明亮通透。
而在夜晚,也能滿足屋主在浴室泡澡時,想看電視的需求。
從里面能清晰的看見外面
衛生間內,整體選用了水磨石材質,淋浴區雖然空間有限,確保滿足屋主對泡澡的舒適需求,定制了一款小浴缸,有1300mm的寬度,使用起來剛剛好。
如廁區,馬桶選用了小戶型常用的500mm深度的款式,同時具備一定的顏值,馬桶上方也做了一些儲物功能,滿足日常衛生紙和潔廁用品的囤貨。
年輕人在北上廣買房不容易,
如何解決小戶型不夠住的問題,一定要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戶型問題,通過功能疊加的辦法合理布局,才能讓空間變得更大更好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