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秦國地處偏遠的西陲,與中原的齊、晉等國遠不是一個級別。然而秦穆公就在這蠻荒之地開創了霸業,成為與齊桓公、晉文公相提并論的霸主,更為大秦帝國之崛起奠定了基礎。秦穆公能稱霸,離不開他用5張羊皮換回來的賢相百里奚。
公元前655年,晉獻公用重禮賄賂虞國國君,成功借道虞國伐滅虢國,就在返程時,又趁機滅掉了虞國。虞國和虢國兩國互相依存,虢國被滅,虞國自然也無法獨存,百里奚是向虞國君講唇亡齒寒的道理,可是沒有拉住貪財的國君。
虞國滅亡后,大夫百里奚也被俘虜,并被押解至晉國成了階下囚。晉獻公知道百里奚有才干,讓他在晉國做官,沒想到被拒絕了。階下之囚,寧做奴隸不為晉國官。不難理解,剛被滅國的百里奚心中正痛恨晉惠公,又怎么會愿意輔佐他呢?適逢秦穆公向晉國求婚,晉獻公將百里奚作為陪嫁奴仆送去秦國。百里奚不堪其辱就逃回南陽老家,結果被楚國俘虜去養牛。
秦穆公雄心勃勃,渴望強大秦國,正在四處招納賢才。他聽說陪嫁的奴仆中有個百里奚是個大賢人,如果用重金去贖怕是會驚動楚成王,就以緝拿逃奴為由,用五張公羊皮將百里奚贖回。此時百里奚已經是一個七十歲的老人。
秦穆公見到百里奚,向他詢問強國之道,一談就是三天三夜,談完非常高興,胸中儼然已經有了一個可以與齊晉并立的強秦,他立刻要拜百里奚為上卿,就是把秦國的軍政大權交給他。百里奚卻大力向秦穆公舉薦蹇叔,說他遠勝過自己。
百里奚少年時勤奮好學,在列國游學時曾乞討為生。不得不說人生真是禍福相依,就在乞討時,百里奚遇到了改變他命運的一個人——蹇叔。蹇叔起初是發善心收留了百里奚,一番交流才發現倆人志趣相投,當即成了拜把子兄弟。
百里奚向哥哥表達了想在齊國為官的意愿,被蹇叔勸阻:“襄公之子出亡在外,無知名位不正,終必無成?!?/span>不久之后,齊國政變,公孫無知被殺,百里奚成功躲過一劫。
百里奚除了有政治抱負外,還擅長養牛。憑借著這項技能,他得到了周王子頹的重用。蹇叔勸百里奚說:"王子頹志大而才疏,他所任用的都是善于討好他的人,這人不可靠,要趁早離開。"不久王子頹謀反失敗被殺(王子頹之亂),百里奚因為離開的早幸免于難。
年輕的百里奚急于入仕大展宏圖,蹇叔就向在虞國為官的故交大力推薦他,百里奚終于當上了虞國大夫。不久,蹇叔說:“我看虞公愛貪小便宜,也不是有為之主?!?/span>然而百里奚太想當官了,他舍不得功名利祿,堅持要求留下來,沒想到會從大夫變成了俘虜。
同樣胸中有丘壑, 蹇叔卻淡泊名利,因此他能從名利場中走出來。心純見真,這是蹇叔能洞透一切而百里奚卻無法參透的關鍵。淪為階下囚的百里奚真是后悔沒聽哥哥的話,被名利沖昏了頭腦。
幾經磨難,百里奚才得遇明主。求賢若渴的秦穆公知道還有這樣一個人,當即派人帶著厚禮去迎請蹇叔,讓他當了上大夫。
百里奚相秦七年,“謀無不當,舉必有功”,在西陲蠻荒之地積極推行中原先進文明,開啟民智教化人民。他推行“重施于民”的政策,改善了人民生活處境,大力調動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使秦國國力倍增,有了擴張的基礎。
春秋爭霸的重心在中原,當時秦國的國力是無法和爭霸的諸侯如齊、晉、楚抗衡的。百里奚和蹇叔審時度勢,結合秦國處境,對秦穆公謀劃向西擴張,先后吞并了20多個小國,統一了今甘肅、寧夏一代的地區,最終開地千里,稱霸西戎。在賢臣良相的謀劃下,秦國實現了第一次崛起,為日后秦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百里奚以高尚的人格魅力,獲得秦國全國人民的愛戴,在他死時,秦國無論男女都為他哭泣,就連孩子們也為他停止歌唱。
百里奚是歷史名城南陽涌現出的杰出人物之一,現在南陽市臥龍區還有百里奚村,在村東頭有百里奚墓。更多百里奚輔政詳情,下篇講秦穆公稱霸的時候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