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李健玲
臨床上常用三高指的是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如果出現三高的話,首先需要控制飲食,要低鹽,低糖低脂飲食,多鍛煉身體,促進體內,脂肪能量等物質的消耗。如果身體鍛煉,飲食控制控制不住,可以使用相應的藥物治療,比如使用降糖藥物,降血壓藥物,還有降血脂藥物等進行治療。
那么,低血糖又是怎樣處理?
低血糖相關知識你又知多少呢?
低血糖是指血漿中葡萄糖水平下降:
成人血糖水平降低至< 2.8mmol/L(50mg/dl)
糖尿病患者降低至< 4mmol/L(72mg/dl)
* 狀態:經常會出現心悸,大汗,死亡率,甚至神志改變等不適。
1、空腹低血糖癥
又稱吸收后低血糖,主要指發生于空腹狀態的低血糖癥狀。
2、胰島細胞瘤
在胰腺內的分泌胰島素的神經內分泌腫瘤,這類患者經常在空腹發作低血糖。
3、糖尿病性低血糖癥
引起糖尿病性低血糖癥的主要外因有:胰島素使用不當,注射胰島素后進食減少或未按時進餐,胰島素促成分泌劑使用不當等。
4、餐后低血糖癥
低血糖癥多在早餐后1.5~3小時發作,晨間空腹不發作,午餐及晚餐后前后發作,每隔15~20分鐘。
低血糖的癥狀:成人一般常見癥狀為心悸、出汗(多為大汗)、震顫、饑餓,嚴重者可出現神志改變。持續大于6小時的嚴重低血糖會造成大腦不可逆的損傷,可能出現癲癇、昏迷,甚至死亡。
如果血糖值(指尖血或靜脈血)滿足如下低血糖診斷標準,伴或不伴有低血糖癥狀(如面色蒼白、手抖、出汗、心悸、饑餓感等),可確診患有低血糖。
1、升糖利尿劑
如呋塞米、氫氯噻嗪,可抑制胰島素釋放,升高血糖。合并高血壓、水腫的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抗癲癇藥
出現癲癇可使用,如苯妥因鈉。不良反應為行為改變、手抖等,需在神經內科醫生指導下使用。
3、生長抑素
用于治療胰島素瘤。少數患者會產生眩暈、耳鳴、臉紅、惡心嘔吐等不適。
4、胰高血糖素
低血糖昏迷搶救時用于升高血糖。可能出現血糖過高,使用時應監測血糖。
5、糖皮質激素
低血糖搶救時用于升高血糖。可引起水鈉潴留、血壓升高。
1、一般人群的低血糖預防
一日三餐,規律進食,適當加餐。避免空腹時從事跑步、爬樓梯等劇烈運動。體檢或產檢時,關注空腹血糖值,如過低(<4mmol/L),到醫院內分泌科就診。
2、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預防
生活規律,定時定量進食,服用降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后一定要及時進食。
加強血糖監測,特別在剛剛調整降糖藥物以后,以便及時了解血糖控制情況。
運動量不宜過大,每天運動量固定,在外出運動時隨身攜帶糖果。
遵醫囑用藥,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每次用藥前核對藥品及其劑量,特別是胰島素的劑量。
3、新生兒的低血糖預防
順產的產婦可在產程中少量多次進食易消化的食物,剖宮產的產婦可靜脈補充葡萄糖。盡可能在產后30分鐘給新生兒喂奶。早產兒、低體重兒等低血糖高危新生兒的血糖,不能經胃腸道喂養者可給10%葡萄糖靜脈滴注。
若患者在家有低血糖表現,可以提供如下幫助:若患者意識清楚,立即補充能快速提高血糖的碳水化合物,如1瓶果汁或1杯糖水(100~150毫升,約15克糖),等待15分鐘,觀察癥狀有無好轉。如仍有低血糖癥狀,再讓其攝入糖水或果汁。如有血糖儀,可自查血糖水平。
若患者出現意識喪失,或喝水時發生哽噎或咳嗽,禁止強行喂食、喂水,否則可致窒息。立即撥打急救電話,等待急救人員到達。
審稿專家: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魏理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愿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