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是一種很多中老年人常見的癥狀:
起床暈、走路暈、抬頭暈、低頭暈
一提到暈,很多人可能先會想到:
頸椎病?高血壓?貧血?
如果你的癥狀是『眩暈』,臨床上70%以上的眩暈,都可能與『耳朵』有關!
前庭是內耳結構的一部分,負責維持人體的平衡。
測試一下自己的前庭功能和平衡感
簡單動作
▼
導致眩暈最常見的疾病是——耳石癥!
耳石癥并不是耳朵長了結石!
耳石癥學名“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是一種常見的源于內耳的眩暈病。
正常情況下耳石是附著于耳石膜上的,但在突然體位變化、衰老退化、外傷、局部供血不足等異常狀態下,耳石可能會異常脫落,這些耳石在半規管里『游來游去』,刺激了周圍感受『平衡』的細胞,從而產生眩暈和眼震。時間一般較短,數秒至數分鐘,可周期性加重或緩解。病程時間長短不一。
還有,前庭神經炎、中耳炎、梅尼埃病等耳科或全身系統疾病也可能繼發引起耳石癥,部分患者還有家族遺傳傾向。
診斷耳石癥,需要去醫院耳鼻喉科,由醫生進行一系列的『手法查體』和試驗來確診。
最常用的DIx-Hallpike試驗
專家提醒:手法查體的手法雖然簡單易行,但根據患者眼震判斷病情則十分復雜,應由專業的醫生進行和判斷。
當然,根據病情醫生還可能利用『聽力檢查』、『CT檢查』、『姿勢描記』等檢查手段來診斷。
1、手復位法
確診『耳石癥』后,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手法復位。
也就是由醫生通過專業手法或借助儀器輔助,讓患者脫落的耳石,回到原來的地方,眩暈的癥狀也就會消失了。
最常用的epley復位手法
專家提醒:復位手法有很多種,需要專業醫生進行。如果經過1年以上的規范復位、藥物治療等仍然無效,且十分影響生活的患者,則可能需要手術治療了。
2、藥物治療
復位后有頭暈、平衡障礙等癥狀時,可使用有改善內耳微循環的藥物,如倍他司汀、銀杏葉提取物等。
倍他司汀,可改善內耳循環障礙,增加內淋巴水腫的耳蝸血流量,改善腦內血流量,并可與中樞組胺受體結合,進而控制眩暈發作。
銀杏葉提取物,可擴張腦血管、改善血流供應、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并能改善腦缺血、缺氧,減輕腦水腫和供血不足造成的腦功能障礙。
特別提醒:耳石癥一般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但是現在年輕的低頭族也容易患上耳石癥,去年底,明星王俊凱也因為這個病取消了跨年晚會表演。
3月3日,今天是國際愛耳日,耳朵是我們聆聽世界的窗口,請大家好好愛護自己的Ear!
作者編輯:梁雪茵,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學部 副主任藥師
審稿專家:李欣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副主任醫師、魏理 廣東省藥學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