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禍不單行,在經歷低增長和社會停滯的“迷失十年”后,2020年的疫情更是重創(chuàng)了其經濟,使得拉美國家距離“新興國家”行列越來越遠。
聯合國機構警告說,僅占世界人口8.4%的拉美地區(qū)占有了全球新冠死亡人數的27.8%,拉丁美洲已成為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qū)。
目前,拉丁美洲各國政府已出臺了近千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與支持措施,以減輕冠狀病毒的最嚴重影響。但是,由疫情引起的貧困和失業(yè)激增,使這一地區(qū)得經濟倒退了十多年。多年經濟表現不佳的拉丁美洲,也正以一種令人嘆惋的速度被世界“忘記”。
一、拉丁美洲,經濟泥淖
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的拉丁美洲一直以來都是風光旖旎、景色如畫的旅游勝地。
然而,拉丁美洲的實際情況卻并不如其景色一樣令人舒心,風光下的拉丁美洲已深陷多年的經濟泥淖。
作為拉丁美洲第一大經濟體的巴西,其經濟增長的基礎在1980年以后就開始惡化,并牢牢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毗鄰巴西的阿根廷,至今為止已債務違約九次,榮登全球老賴榜單;
坐擁礦山的智利,僅存的國際知名度除了礦產和車厘子便寥寥無幾。
除了巴西,阿根廷和智利,坐擁美國市場優(yōu)勢的墨西哥經濟也是舉步維艱,受疫情影響,2020年成為了墨西哥30年以來最糟糕的時刻。
據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拉加經委會)發(fā)布的《2020拉美社會全景》報告稱,拉美地區(qū)社會的結構性不平等以及社會保障的高度不正規(guī)和范圍小等問題正愈演愈烈,并且加劇了拉美地區(qū)各國的貧困、失業(yè)和不平等現象。
雖然各國政府采取了一些社會保障措施,但2020年拉美地區(qū)貧困率和極端貧困率分別達到33.7%和12.5%,為近12年和20年來最高,各項就業(yè)和社會平等指數也進一步惡化。
拉美地區(qū)疫情防控措施不力,消費受限、貿易萎縮、投資放緩,多種因素形成的疊加效應使得拉美地區(qū)的經濟的大幅衰退。
受疫情影響,巴西經濟在2020年萎縮了近6%,是過去25年來最大的收縮。并且公共債務已經高達國內生產總值的100%,其貨幣巴西雷亞爾在2020年更是貶值了29.33%。
實際上,拉美地區(qū)的經濟惡化與其國家政治有著直間的關系。在巴西,政黨組成極其復雜,僅在議會中占有席位的政黨數量就超過了20個。因此,長期盛行的選票政治是其不能擺脫“資源魔咒”的主要原因。
對于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等國來說,解決經濟問題的關鍵在于能否及時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從而擺脫“資源詛咒”。但是各國內部的政治掣肘始終都不能使國家完成經濟的轉型。
在巴西,各黨派為了拉攏選票不斷施行權宜之計,激烈地“選票政治”博弈下,巴西執(zhí)政黨許諾了大量的福利政策,但是卻對經濟改革不聞不問。
在阿根廷,政黨選舉更迭過后,新任政府公開拒絕承認其國際債務,反復發(fā)作的政治頑疾使得好不容易成為發(fā)達國家的阿根廷又回到了發(fā)展中國家陣營;
在智利,曾經軍事政變上臺的獨裁政府為智利政壇開了一個不好的先例,因此政府早已對民眾的游行示威見怪不怪了,其經濟發(fā)展自然受到了限制。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表示,隨著國家財政收支惡化,拉美地區(qū)政府的財政刺激和補貼到期、失業(yè)率持續(xù)攀高以及政府政策不確定性強等造成投資預期不明朗,因此拉美經濟復蘇面臨著多重考驗。
拉加經委會執(zhí)行秘書巴爾塞納表示,疫情帶來的多重負面效應疊加之前持續(xù)十年的低增長,拉美地區(qū)正面臨12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盡管2012年拉美地區(qū)經濟預計會出現反彈,但復蘇乏力,可能要到2024年后才能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二、拉美房產,能趁亂抄底嗎?
疫情終究會過去,新的生活也必然會到來。雖然拉美地區(qū)的經濟在疫情期間表現不佳,但是拉美市場的投資機會并沒有因為疫情影響而減少。與全世界其它國家一樣,拉美地區(qū)的生物制藥、醫(yī)療、通信和房地產等行業(yè)都是具有投資潛力的方向。
并且,在中國的幫助下,疫苗在智利、秘魯、墨西哥、玻利維亞、多米尼加等拉美及加勒比國家都開始發(fā)揮作用。
從秘魯總統薩加斯蒂、智利總統皮涅拉,到80歲的“球王”貝利,都先后接種了中國疫苗。因此,隨著疫苗的快速接種,拉美地區(qū)的經濟恢復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盡管巴西經濟在疫情中遭到了重創(chuàng),但該國的房地產市場卻沒有受到任何不利影響。谷歌近期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疫情流行期間巴西用戶對房地產的搜索量接連上漲,2002年10月份房產內容的搜索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4%。
事實上,疫情期間房地產市場的“量價齊升”,均創(chuàng)下6年以來最大漲幅。而剛需和低利率則是推動巴西房地產“量價齊升”的主要原因。
巴西《Veja》雜志評論稱,巴西房地產市場的火熱始于2020年第二季度末,由于受到隔離政策的困擾和限制,許多無房家庭開始購買自己的住房,并且巴西多次降低基準利率(目前處于歷史最低水平),各大金融機構提供的貸款利率也一降再降,因此推高了疫情期間巴西房地產的交易量。
據巴西經濟研究基金會發(fā)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不計通脹情況下,近12個月內巴西房產的均價漲幅達到3.21%。
目前,巴西50個城市的房地產均價達到每平方米7394雷亞爾(約合9561元人民幣),房價最高的三個城市分別為里約熱內盧、圣保羅和巴西利亞。
毫無疑問的是,疫情確實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據巴西房地產交易平臺公司QuintoAndar的一項調查顯示,疫情發(fā)生后,購房者對一居室的需求下降10%,而對兩居室、三居室甚至四居室的房屋需求增長約30%。
這是因為,家庭人口多的更愿意考慮大房子,以及是否有能夠進行遠程工作的單獨空間。
由此可見,在后疫情時代,隨著遠程辦公和人們對于空間住所的重新定義,面積更大的戶型將會成為中產和富有階級的住房剛需。
除了巴西,整個拉美地區(qū)的房地產發(fā)展勢頭均好過其他產業(yè)。
據阿根廷《國家報》報道,阿根廷知名房地產交易平臺之一的Zona Prop針對阿根廷、墨西哥、巴西、厄瓜多爾、秘魯和巴拿馬的民眾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顯示,僅14.2%的家庭對當前的居住現狀滿意。
約91%的秘魯人希望在疫情結束后搬家,約90%的阿根廷人希望更換房屋,即使是最低的墨西哥,想要更換住所的人也達76.4%。對于他們在搬家時選擇租房還是買房的問題,60%的受訪者選擇買房。
可以看到的是,疫情把人們買房的欲望調動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希望住得更好一些。
三、拉美經濟的未來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發(fā)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拉美和加勒比地區(qū)在2021年的經濟增長將會達到4.1%,當然,這一增幅是建立在2020年相比2019年大跌的經濟基數上的。
因此,經濟學家普遍認為,2021年拉美多國經濟將在艱難中緩慢復蘇。
為了應對疫情沖擊,拉美各國政府也做出了一些努力,并陸續(xù)出臺了大量穩(wěn)經濟的政策措施。2020年巴西中央銀行連續(xù)5次降息,將基準利率降至2%,為市場注入巨大流動性;
智利政府則出臺了超百萬人直接受益的就業(yè)補貼計劃;哥倫比亞政府宣布了經濟振興計劃;秘魯政府則宣布了“啟動秘魯”計劃。
實際上,進入到2021年以后,拉美地區(qū)經濟出現好轉跡象的趨勢就開始越來越明顯。由于不少拉美國家屬于礦產資源型國家或農業(yè)資源型國家,因此國際需求的增長為這些國家經濟表現趨向好轉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特別是巴西,其有望成為拉丁美洲最有發(fā)展?jié)摿Φ慕洕w。作為“金磚國家”的巴西本身就有著不錯的經濟基礎,其國內的海量礦產資源在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下能助推經濟增長。
穆迪分析公司拉美地區(qū)負責人阿爾弗雷多·科蒂諾表示,“隨著中國等經濟體復蘇,市場對原材料、電子與汽車制造業(yè)產品需求將逐漸加強,從而有力的拉動地區(qū)經濟”。
也的確是這樣,在拉美未來的發(fā)展道路上,作為全球最大礦產資源的買家,中國都將對拉美多國經濟復蘇起到重要的引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