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是和唐詩并列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并且擁有著可以和李白、杜甫、白居易,大詩人相媲美的大詞人,比如柳永、晏殊晏幾道父子、蘇軾、秦觀、周邦彥、李清照、陸游、辛棄疾、姜夔等。如果我們從宋代大詞人中選出最幸運的一個人,那么,他應該是和父親晏殊并稱“大小晏”的晏幾道。
之所以說晏幾道是最幸運的大詞人,并不是因為他有個官高爵顯,名高望重,堪稱人生大贏家的父親,因為這雖然保證了他衣食無憂的物質生活,但也讓他養成了一些公子哥習氣,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那么,他最大的幸運在哪里呢?在于他的成名作可謂“得來全不費工夫”。
作為一個大詞人,晏幾道的代表作不一而足,比如《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思遠人·紅葉黃花秋意晚》,但是他最著名的作品無疑是他的成名作《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咱們先一起欣賞一下對于晏幾道來說舉足輕重的這首《臨江仙》——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此詞中最著名最優美的詩句乃是“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短短十個字通過對比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微雨落花中感情失意者的凄清心境,但這并非晏幾道的原創,而是來自五代時期的詩人翁宏筆下的《春殘》一詩——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
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翁宏生活在嶺南賀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一帶,當時屬于南漢(十國中的一個)國境,因為一直懷才不遇,屈沉下潦,他的詩作大多散佚無蹤,幸運的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春殘》流傳下來了,并且憑借晏幾道的借用廣為人知,不知他若有知是會感謝還是會責怪比他晚一百年的晏幾道……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一詞中流傳指數僅次于“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乃是作為結語的“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這兩句雖不是晏幾道直接借來的,但也并非他的原創,而是從“詩仙”李白的詩句化來的。
在長安皇宮陪王伴駕做翰林供奉時,李白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
宮中行樂詞八首其一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
每出深宮里,常隨步輦歸。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
李白不愧“詩仙”的稱號,他應該是第一個將美女比作彩云的詩人,晏幾道則秉持著“青出于藍勝于藍”的精神,創造出了“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的千古佳句。
正如詩題所表明的一樣,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寫的是他陪同唐玄宗宮中游樂時的所見所聞,其中并沒有多么深厚的情感,而晏幾道的《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寫的則是他非常心儀且念念不忘的一個美女,所以此詞堪稱從他心底自然流出的一首佳作,這也是它比李白的那首詩更能打動人心的原因所在。
盡管筆者將晏幾道稱為“最幸運的大詞人”,但是如果您認為他的大詞人之名全憑借鑒借用前人佳句而來,那就有失公平了,他自己也創造出不少優美動人的名句呢,比如“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再比如“醉拍春衫惜舊香,天將離恨惱疏狂”,再比如“畫屏閑展吳山翠,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滴滴,總是凄涼意”…….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憶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