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裝修,那絕對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不過對于多數人來說,筆者并不提倡那種堆砌繁雜造型的奢華裝修。為啥?其一是燒錢,其二是每天為了工作疲于奔命,要是回到家,還沒有一個令人放松與解壓的氛圍和環境,神經時刻緊繃,那真的太糟糕了!
所以當我參觀完,本案這對武漢夫妻家105㎡的新房后,我整個人都被治愈了。無它,效果雖然不豪華,但布置得有滋有味,實在是太美太有品味,真的學習到了。不信給大伙介紹一下吧。
原始結構圖
平面布置圖
原戶型為三室兩廳的格局,雖然夠住,但隔墻較少,而且利用率不高,比如入戶進門的左側是廚房,而右側則形成了畸零空間;另外,玄關房門正對客餐廳不利于隱私的同時,餐廚之間的動線也要繞過玄關走廊,非常麻煩。基于此,屋主先是將廚房門洞改變方向靠近餐廳,后是玄關做了隔斷柜,再是右側多增加一組柜體增強實用性,如此上述問題都能解決。
而除了這些,還有客衛,將洗漱臺挪出布局為雙分離結構,提高使用效率;而客廳則打通附帶的陽臺,讓空間顯得更為敞亮;最后是兒童房,做了個斜切,加上開放式的多功能親子活動區,不僅功能強大、利用率高,而且客餐廳的開間和縱深都變得更加方正,如此自然也就擁有了通透敞亮的效果,而這是令人放松與解壓的前提。
現在看實景。推門而入是玄關,通過原始結構圖可知,左側為最早的廚房門洞,只不過改向后就用隔墻封了起來。
至于其它是對面定制的隔斷柜,不僅有效避免了直對客餐廳的尷尬,而且解決了收納需求的同時,配上白色平板門和金屬扣把手,效果既實用又漂亮,加上左側掛放衣帽的掛鉤區,以及換鞋凳就更是如此了。
不過相比較這些,個人更喜歡的是這墻面的配色,紅而不艷,營造了一個復古精致又不失簡潔大方的氛圍,完美。
這個是玄關走廊的穿衣鏡,主要方便進門整理衣著形象和儀容儀表。而透過鏡面可以看到被映射進來的餐廳。
衛生間在玄關走廊的右上角,如前所述作為改造后全屋僅有的一個衛生間,為了提高使用效率,就將洗漱臺挪出衛浴門外,這樣洗漱刷牙和上廁所就可以做到兩不耽誤。
裝修本身的話,無論底部懸空的浴室柜,還是紅色背景墻,以及右側濕區的黑框磨砂玻璃門,和淺色墻磚所營造的明亮氛圍等等,都讓空間變得更有格調。
繼續切換視角,洗漱臺的左側通往客餐廳。
這里我們先來看客廳。可以發現為了營造一個干凈澄明、簡約清爽,令人放松治愈的氛圍,整個設計都采用了輕裝修重裝飾的原則,所以無論左側電視墻,還是右側沙發墻,都沒有做任何造型,只刷一面乳膠漆就可以了,配上打通的陽臺,以及落地窗帶來的廣闊視野和優渥采光,看著太舒服了。
補充一下軟裝家具,包括黑色的電視柜,和結構輕巧的茶幾,以及弧形沙發等等,再適當點綴簡約的裝飾畫和插花,效果一下就變得更為飽滿立體了起來,而且生動且富有活力。
餐廳這里沒什么好說的,畢竟直接擺放相應的餐桌椅就可以了。不過,這里不得不承認屋主在軟裝家具的選品上,確實很有眼光,比如這款黑胡桃質感的圓形餐桌,配上四把簡約精致的椅子,效果的確很有品味。
另外地面帶有水磨石樣式的灰色瓷磚,配這種跳脫色彩的美縫,不僅不突兀,反而相得益彰。其它的話就是右側的廚房,我們可以看到屋主在冰箱左側設置了一面藍色的黑板墻,畢竟可以用來涂鴉、記錄生活,而且給孩子用來畫畫啥的,可以激發他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建議有娃的家庭,真的可以找到家中閑置的背景墻,然后準備黑板貼給孩子用來自由創作。
僅參考舉例,與本案無關
僅參考舉例,與本案無關
廚房整體布局為U型結構,利用率是相當高的。而且左右之間的動線轉化只需一個轉身就能搞定,做起飯菜自然事半功倍。當然,免拉手的櫥柜,配上水磨石墻磚,裝飾效果也不錯。
回到餐廳,很多人疑惑收納怎么解決?答案是另一面的多功能活動區,因為距離餐廳近,就定制了一組半高矮柜,同時臺面也能收納一些小電器,和使用頻次高的東西。
至于為什么說是多功能活動區,在于該處原本是另外一間房,只不過現在改成了一處開放式的空間,如此擺放滑梯,作為孩子的活動區也正好合適。后期的話還可以擺放書桌,作為工作區也是可以的,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白色半高柜的上方做了洞洞板。
拉長視野,門洞埡口屋主特意做了這種弧形結構,看著圓潤和諧,過渡更為自然。
改小后的兒童房為了提高利用率,選用了結構輕巧的臥室床靠著墻角擺放,這樣就能釋放床尾和右側的空間設置相應的衣柜。同時能夠發現背景墻的拼色設計不錯,在陽光的傾瀉下,更顯柔美。
再有就是左側的墻體開了圓形的窗洞,增強趣味性的同時,也使得空間變得更加通透。
主臥延續了之前的風格,既簡潔大方又干凈清爽,加上質感十足的梳妝臺,和入墻的嵌入式衣柜就更是如此了。
不過相比較這些,個人更喜歡的是燈飾,無論主燈還是床頭垂落而下的小吊燈,都兼顧了美觀和實用的雙重屬性,尤其前者,像一朵靜待綻放的白色花苞,非常漂亮。
最后是陽臺,不僅擺放了黃色的半透明亞克力單椅,用來放松休閑,而且從平面圖可知,右側定制了柜體并嵌入洗衣機,來解決衣物清洗和晾曬的問題。
至此本案就分享到了這里,感謝大家閱讀。(注:本案文字原創,圖片來源于@陳放設計,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美家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