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弘是北燕王朝的第二位君主。
說起北燕,作為五胡十六國之一,存在感實在太低。
北燕王朝的實際建立者是馮跋,馮跋是馮弘的哥哥。
馮跋這人挺有本事,先是慫恿好朋友慕容云奪了后燕的皇帝寶座。
而慕容云在公元409年被寵臣刺死了,于是,馮跋一不做二不休,自己稱起了天王。
北燕的首都和后燕一樣,都在龍城,也就是當今的遼寧省朝陽市。
馮跋是一位十分有才能的皇帝。
他一上臺,就廢了各種嚴刑酷法,讓大臣們遠離后燕皇帝慕容熙時的恐怖,頓時贏得了臣民的一片贊揚聲。
對外政策上,馮跋和北方柔然聯姻,把親女兒嫁過去,這讓一直窺伺他們的北魏拓跋珪不敢妄動刀兵。
對平民,馮跋廢除了大量苛政雜稅。
馮跋還知道展望未來,他建立太學,讓貴族子弟入學學習,好為北燕培養接班人。
就這樣,在不被人看好的馮跋帶領下,北燕居然太太平平了20多年。
不過,這位好皇帝似乎對女人的需求量比較大。
在這二十多年里,他不斷充盈后宮,然后他創造了一個記錄。
他是中國古代最高產的皇帝,生了100多個兒子,女兒有多少,估計也不會少。
也許是生兒育女太辛苦了,公元前430年,馮跋的身體越來越差,最后病倒在了床上,身邊只有最寵愛的妃子宋氏陪著。
馮跋覺得自己不行了,就命太子馮翼監國,把他喊到了皇宮,陪著。
這樣一來,宋氏不開心了,因為她想讓自己的兒子馮受居繼位。
但馮翼總在床邊待著,耽誤她哄老皇帝改遺囑。
于是,宋氏就哄馮翼說:“皇上身子就快好了,你還整天呆在宮里,把著朝政,外面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貪權不放呢。”
馮翼老實,一想還是避嫌吧,就回了東宮,改成每天來探望三次。
計劃第一步成功后,宋氏又開始了第二步,假傳旨意:誰都不能入宮,只留個太監胡福在宮里調遣,做聯系內外的通訊員。
她自以為很聰明,卻不知道,自己信任的胡福是個危險人物。
他和馮跋的弟弟大將軍馮弘交情很好,抽個空,偷偷把宮里的情況都告訴了馮弘。
就這樣,狼給招來了。
馮弘親自率領幾十個全副武裝的武士,闖進了后宮。
負責宮廷禁衛的軍隊未加抵抗,一哄而散。
宋夫人急忙命令關閉東門。
馮弘有個家僮叫庫斗頭,這小子好身手,膽子又大力,翻墻跳過門進入了寢宮,張弓一箭,把一個宮女射死了。
馮跋躺在床上,本來就只剩下一口氣了,看到眼前發生的一切,活活被嚇死了。
馮弘乘勢來到金鑾殿,登上了大位。
然后,他派人到城中街巷中貼廣告:“天上降下大禍,皇帝駕崩,太子馮翼不在病榻前侍候,朝中文武大臣也不趕來奔喪,恐怕有人陰謀叛逆不道,危及社稷。于是我以天王大弟的身份,暫時登上大位,安定國家;百官中入宮朝見的人,進級二等。”
太子馮翼當然不愿意啦,統率東宮衛隊出宮抵抗,大敗,手下的士卒全部潰散。
馮翼成了光桿太子,叔叔馮弘派人來了,令她自盡。
只殺這一個侄兒,馮弘覺得不放心。
哥哥那么多兒子,大大小小的。說不定哪一個哪一天發動個政變,把我給干了。
干脆點,編個號,點個名,一個也不要剩,全殺。
就這樣,馮弘把他哥生的一百多個侄子殺得干干凈凈。再進入后宮,哇,這么多嫂子,懶得挑選了,都留著吧,包括那個宋氏。
這時候,宋氏估計腸子都悔青了。
馮弘沖鋒陷陣還湊合,但根本沒有做皇帝的才能,只會一招——“獨斷專行”。
這么一折騰,好鄰居北魏看上北燕這塊肥肉了。
一連幾仗,北燕被北魏拓跋燾打得丟盔卸甲,連還手的余地都沒有。
馮弘大敗后,還忙著折騰家事,把兒子馮崇的太子之位廢了,再把后妻慕容氏生的兒子馮王仁立為太子。
兒子馮崇一怒之下,投降了北魏,被拓跋燾將為遼西王。
公元436年,馮弘被戰事弄得焦頭爛額,他決定投奔高句麗。
已為亡國之君了,馮弘還得意洋洋:“我們大量的金銀財寶,到哪里都會有喝不干的酒,吃不完的肉,女人更多得是。”
馮弘到了高句麗,竟然沒有一點寄人籬下的感覺,反而擺出了皇帝的臭架子,以獨立的小國王而自居,甚至還拿著詔書在高句麗國主高璉面前宣讀。
這下可把高璉給惹怒了,直接派手下兩名大將,率領三百士兵,把馮弘及其子孫十幾人趕到荒郊野外,全部殺光了。
自409年始,至436年終,北燕這個小王朝不過存在了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