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昂彩禮問題只是表面問題,如何解決那么多男子沒對象可找以及如何恢復男女比例平衡問題,才是應當引起高度關注并迫切需要解決的。
西海固地區(qū)是寧夏與全國同步邁入小康社會的短板所在,可記者在這里調研時發(fā)現,當地的彩禮錢一點不比銀川等城市低。“與以往相比,這幾年鎮(zhèn)上的彩禮數目逐年上漲,現在娶個媳婦基本在12萬元左右。如果女方要求城里有房子,那花費就會更高。”張易鎮(zhèn)黨委書記馬永春告訴記者,不少家庭為此犯了愁。(《瞭望新聞周刊》8月23日)
事實上,彩禮高昂以至于男方不堪重負的現象,并非銀川所獨有,而是在很多地區(qū)都如此。尤其在一些貧困地區(qū),高昂的彩禮成了男方家庭一項普遍性的沉重負擔,不但使許多有情人難以成為眷屬,甚至還發(fā)生了因為負擔不起彩禮致使戀人雙雙殉情的悲劇。本來,彩禮作為一項古老的婚姻傳統(tǒng),其意義在于婚姻的莊嚴、神圣以及對女方家庭的尊重,其實質是一種婚姻程式而不是對禮金的追求。那么,在本應比古代更加開放文明的現代社會,彩禮之風為何變得如此低俗甚至蛻變成了赤裸裸的拜金主義呢?
對此,有人提出了“生養(yǎng)成本說”,認為彩禮高昂的原因在于當前養(yǎng)育女兒的成本高,娘家在女兒出嫁時以彩禮的形式收回養(yǎng)育成本。這種觀點雖然對高昂彩禮的構成具有一定解釋力,卻與情與理不符。養(yǎng)育女兒的回報主要在于防老和贍養(yǎng)甚至根本就不圖回報,并不是以彩禮的形式作回報不說,人的天然感情特別是長期計劃生育造成的孩子奇缺,使得父母對女兒比以往更加珍愛,更愿給女兒找一個好婆家,更愿意女兒有一個幸福美滿生活,也因此更在乎男方的各方面條件而不是彩禮。如果男方真正讓女方家長鐘意,也根本不在乎彩禮的厚薄,而且女方陪嫁的財產遠比彩禮豐厚的現象,更是司空見慣。
更普遍的觀點認為,彩禮高昂的原因是受不良觀念的影響。是否受不良觀念影響在此不好說,但彩禮高昂肯定與人們的觀念有關。然而,觀念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并不會憑空產生,而是受社會存在的影響,甚至由社會存在所決定。可以說,彩禮高昂現象的出現,特別是在某些地方能大行其道,是與相關社會事實的存在分不開的。
彩禮高昂之風之所以在當前刮起來,固然有經濟水平提高和相互攀比等方面的原因,但誰都無法否認的無奈現實是:找媳婦越來越難。彩禮高昂根本就是婚姻市場失衡、媳婦緊缺情況的客觀反映。眾所周知,計劃生育與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相結合,導致了畸形的人口出生比。幾十年下來,婚姻年齡差的暫時調節(jié)作用早已喪失殆盡,致使相當一部分達到婚齡的男子根本沒有對象可找。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女方條件再差也能挑三揀四,會引起多位男子相互競爭,從而很容易導致女方向競爭者要價和給自身增加砝碼,并由此波及整個婚姻市場。高昂彩禮很大程度上是男方激烈角逐的必然結果。
高昂彩禮現象之所以在落后地區(qū)尤其是在偏遠農村更嚴重,是因為城市男子找不到城市女子的話,可以從農村找;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男子在當地找不到對象的話,可以從偏遠地區(qū)找。人往高處走的規(guī)律決定了,偏遠地區(qū)的女子只向外流出,而少有流入,導致整個社會的男女比例不平衡后果最終都壓給了偏遠貧困地區(qū),致使那里的男子找對象非常困難,自然因為異常激烈的競爭而人為助長高額彩禮之風。
可以說,如果不能解決男女比例失衡導致的很多男子沒有對象可找問題,不僅高昂彩禮歪風難以有效剎住,更嚴重的問題是,有相當一部分男子根本找不到對象,只能一輩子打光棍,而那很容易產生社會問題。因此,高昂彩禮問題只是表面問題,如何解決那么多男子沒對象可找以及如何恢復男女比例平衡問題,才是應當引起高度關注并迫切需要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