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命功的修煉,一定要有性功做為基礎,性功透一層,命功就進一層。命功修煉的本質就是逆返人生理過程。所以男的叫“降白虎”、女的叫“斬赤龍”。
文/胡逸玄
丹道之修煉,無非就是使人體內的精氣神在有意的基礎之上升煉,使上藥三品融合而成丹。丹是一股能量,運化周流全身,上呈腦門而與天罡相通,越超天地,不在五行,這是道家內修最高的境界。
超越天地(資料圖)
歷來此對修煉方法的解讀,有三種形式,第一類即是《參同契》以易理契合內丹系統而發展起來的。第二類即是《黃庭內外經》以五臟六腑契合內丹系統而發展起來的。第三類即是《陰符經》以盜化感知契合內丹系統而發展起來的。
因為內丹功境多所難述,故后世內丹的發展大多遵循易理體系,其中也有一些人仕,借易理交錯規律,思幻成一套內丹修為程序,以迷惑不知其真的世人,良可惜矣。本人體悟得出,只要抓住幾點最基本的原則,我們再看《丹經》就可以不為其所迷惑。
甲:生命論
一、生命的根源
人生命的形成,由父母媾精,見有一點微兆萌動,道家認為這是人身之初,隨著母親的呼吸,通天地之氣,十月功圓,脫胎成人,推生兩竅,一為鼻竅,一為口竅。
鼻竅根于肺而達玄府,下通前陰,從鼻竅中所呼者乃自己之元氣,從祖竅而出;所吸者,天地之正氣,從外而入。人之呼多吸少,則體內之元氣隨呼吸而出,而壽元減損。如若吸多呼少,則天地之正氣隨呼吸而入,深細而長,直達祖竅之根,則可添油續命,是故古人曰:“眾人之息之喉,真人之息以踵”。
通天地之氣(資料圖)
口竅根于脾而達肌腠,下通后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兩焦,以溉五臟。中焦脾胃,道家稱之為黃庭,乃后天精氣資生之地,內貫元炁,以緩元炁日用之消耗,然而飲食之味,有食肉者,有食谷者,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肉與谷食之中,皆藏精微之氣,故人受納之官,須得食中精氣方能運資周化,故曰:眾人食有形之精微,真人食無形之精微。
二、天性與人性
人生命之生長,皆有原始一點動力,道家稱之為元精,醫家稱之為天葵,藏于臍后中空之位,后命門,前有氣海,下連陰會,中輸膻中,上透百會,男子二八之后,則腎間中空自然萌動,暖信沖于外腎,則生殖器自然勃起,由無念轉有念,從元性轉為情欲,則走熟路而泄出。女子二七之后,膻中萌發而生壬水,沖激乳溪,使兩乳自然脹硬,先天轉后天,自然轉有情,則從任脈下聚胞中,壬水變葵水,由白變赤而泄出。
人之生理,無念而生(資料圖)
人之生理,無念而生,自然萌動,動則生有,有則有念,有念則有欲,神轉為情,天性轉為人性,則有男女之愛,由愛而生恨,演成人倫,由天性以成后天之性情,人被情性所制,故而生出種路煩惱,煩惱滋起,必然無法自運之真常。故而修性之法,乃斷后天之人性,而歸回本體之天性。由有念轉無念,有情欲轉神性。
乙:煉養論
一、悟性
心性的功夫,其實就是后天情欲轉先天本性的過程,后天情欲就是順生理層面而走熟路,如果能通過相應的轉化方式,則情欲轉為先天本性,無私無情無欲,則可以在生理層面萌動之時截流熟路而逆返。
心性就是后天情欲轉先天本性(資料圖)
悟性的起手功夫就是覺知,保持對自我內在的覺照,我稱之為“窺視思維”,不要讓我們的意識總是沖在前面,當一個念頭起來時,想一想,看一看,人類往往把知識當作解決認識世界的唯一真理,雖然我們學習的知識對于我們了解這個世界還是有很多宜處,但是對于自我的了解,還是遠遠不夠。所以保持覺照,是修煉心性比較好的起手功夫。
二、煉命
命功的修煉,一定要有性功做為基礎,性功透一層,命功就進一層。命功修煉的本質就是逆返人生理過程。所以男的叫“降白虎”、女的叫“斬赤龍”。
乾坤交媾圖(資料圖)
如果性功修煉不夠,生理反應來了,降不住則必然走熟路而順生為人。所以我經常給人弟講,道家修煉,一定要先修性功,這個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不過現代社會上的人,因為大多數身體缺損嚴重,還須“養身存精”,所以道家在這個基礎之上亦有相應的養生功法,以固守元陽為主的筑基。例如:“龍游功,龜縮功”,傳統內家拳的樁功等等,都對于補益體質有良好的功效。
道家修煉,不管何門何派,皆不離性命宗旨。了解生命發生的過程,才能更清楚當下自我修煉操作的程序。一點淺見,高明諒之。
(編輯:玄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