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體質弱 養生不養胃什么都白養
編者按:脾胃是我們的身體中樞,脾胃不好人的免疫力就會下降,所以養生必先養胃,如何養胃?中醫怎樣健康養胃?養胃的方法有哪些?一起來跟小編了解下冬季如何養胃吧!
天氣寒冷的時候,有的人常常感覺到肚子痛,但是,一喝溫開水,或者拿熱水袋溫敷一下,肚子就不痛了。還有的人,感覺自己陽氣不足,體質虛弱,可怎么補都補不進去,反而虛火上旺……中醫醫生解釋,這就是脾胃虛寒的表現,尤其在冬季來臨時,表現更明顯。冬天天氣冷,胃寒的人就容易犯病,所以每當天氣一變化時,看中醫針灸科的腸胃病患者就特別多。
脾胃是中樞 養身先養胃
冬季肚子冷、受寒后肚子痛,經常拉肚子?這都是脾胃虛寒的表現。在中醫里,脾胃就是中焦,雖然腎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但是后天之本的脾胃不好,就會影響先天之本的腎對陽氣的補益。如果把身體各臟器的關系比作八卦圖,脾胃就是處于中心,是五臟六腑的交通樞紐,連接各處,一旦脾胃受損,身體各臟器運轉就會受到影響。所以,調養身體,也是從養胃開始的,脾胃的運化好了,就能把吃進體內的食物和藥物進行良好的吸收,達到補腎、強身的目的。
補腎補陽 先補脾胃
明明身體很虛、體質很弱,但是吃補的東西,卻沒有效果,反出現了上火的癥狀……這是為什么?在門診,醫生就碰到過這樣的案例,一位患者前來咨詢,因為他發現自己吃不了補藥,一吃就上火。結果,一診斷,發現這位患者脾胃虛寒,身體的吸收消化功能都很差。很多人“虛不受補”,就因為脾胃沒有調理好,所以補不進去。
肝和脾胃的關系同樣密切。養胃還可以通肝氣,調節人的情緒。胃一有病,整個身體都會覺得虛弱,心情也好不起來,正是“胃不和則寢不安”。反過來,中醫五行學說里,肝屬木,脾胃屬土,木是克土的,常常生氣,心情煩躁就會導致肝受損,從而也影響了胃的健康。西方醫學研究也表明,胃病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情緒引起的。
如何從生活習慣上去養胃呢?羅鴻宇認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越來越不健康,尤其是飲食無規律、工作壓力大,都會造成陽氣不足,從而導致了腸胃病的發生。同樣,肝氣郁結目前也是城市人群生病的主流癥狀,而肝氣郁結也會影響到胃氣。所以,養胃需兼顧養心。
其次,在飲食方面,南方人喜歡喝冷飲,吃生冷的水果,對于脾胃虛寒的人來說,這是不好的,尤其是對經常性胃痛、大便稀爛的人,因為虛寒導致了脾胃受傷,脾胃受傷后,脾胃運化不足,不能給身體進補,又進一步導致了身體更加虛寒的惡性循環。所以,脾胃虛寒的人要少吃寒涼性食品,養好脾胃。
不需辨體質就可用的養胃方
暖胃食療方
1、 豬肚湯:豬肚半只或者1/4只,白果20粒左右,花椒10粒左右(羅鴻宇提醒,有胃潰瘍用花椒效果更好,如果不習慣吃花椒,也可以用胡椒代替。應該購買果實,不要購買成粉末狀的成品),再放一小塊生姜(拍碎)直接燉湯1~2個小時。
2、紅參田七飲:梁永秀介紹,可以用紅參、田七打成粉,每次用2個礦泉水蓋的量,混合直接沖水喝,對胃部有潰瘍、常常胃痛的人有療效。因為田七可以補血、止血,紅參也有補益的作用,整個方子男女都適用。
3、當歸生姜羊肉湯:用當歸10克,生姜20克左右,羊肉200~300克,先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燉半個小時左右制作成湯。羅鴻宇介紹,這個食療方對天氣寒冷時,婦女容易胃痛、月經疼痛、小腹寒有較好的效果。
另外,用中藥調理,也是養胃的一種手段。
1、小建中湯:羅鴻宇介紹,小建中湯里,無論量是多少,桂枝和白芍的數量都以1∶2的比例配置(比如10克桂枝,就用20克白芍),炙甘草10克,紅棗10克,生姜10克。用3碗水煎成1碗水,分2次喝。這是一款比較溫和的中藥湯劑,可以長期吃(比如每月2次,但不需要每天都喝)。
煮好后,還可以放半勺麥芽糖,混合著吃,對于一些經常覺得肚子疼的胃寒者,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2、附子理中丸:這是一味中成藥,適合經常拉肚子,大便常常夾雜不消化食物的人服用,也不需要求一定要醫生辨證過才能使用。
3、歸脾丸:如果常常肚子不舒服、胃痛,感覺消化不良,還伴有失眠、心慌,可以用歸脾丸。可以服用半個月左右。
叩齒法:
牙齒功能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要健脾胃必須保護好牙齒。叩齒法非常簡單實用:你只需摒除雜念,全身放松,口唇輕閉,然后上下牙齒有節律地互相輕輕叩擊36次即可。
自我按摩操:
每天晚餐1小時,一套簡單的自我按摩操能有效幫你緩解難受。
STEP1:首先坐下,雙手握腳板,將雙腳收至腹部前方。
STEP2:維持這個姿勢慢慢后躺。
STEP3:腹部用力,雙手盡可能緊握腳板,背部往前后方向滾動。
注意:適可而止,小心頸部扭傷。
平躺,從腳底→腳跟→小腿后面→兩腿彎→大腿后面→腰部→背部→后頸,依次支撐起身體,保持5秒后,緩慢放下。每日可做2~3個循環。呼吸以自然為主,也可采用腹式呼吸。
氣動按摩:
我們平時的呼吸方法都屬于胸式呼吸法,這種呼吸法并不能大量地吸入新鮮的空氣。若使用腹式呼吸,可以憑借吸入的氣體鼓起腹部,腹肌的收縮和放松就是一種良好的按摩,可促進胃腹運動,改變消化機能。且腹式呼吸法擴大了血液含氧量,讓肌體變被動為主動地排除人體廢物。
腹式呼吸按摩的方法:
用一只手的掌心貼附肚臍,另一只手疊在上面,順時針方向以畫陀螺的方式柔和地邊按邊摩擦,由肚臍逐漸均勻畫圈至全腹,約80—100下,再倒回到肚臍,再按摩80—100下。可雙手交換,逆時針方向以同樣的方式再按摩一遍。腹部按摩能改善腸胃功能,讓腸胃受到負載壓力,如果長期堅持,腸胃排泄也能有所改善。建議在晚上上床后按摩,按摩時,既不要空腹也不要脹肚。
結語:脾胃健康關系著我們身體健康,所以大家在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一定要注意養胃護胃,按時的吃飯,少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以上介紹的養胃的小方法也都可以嘗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