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2016.04.04
冷口長城
冷口關位于遷安城北偏東21.5公里,即古鎮建昌營北長城處,是京東險隘要塞之一,是冀東通往內蒙、東北的重要門戶。這里有優美的風景、美麗的傳說和雄偉的長城。
冷口關建在山勢險峻陡峭的鳳凰山上,鳳凰山上有12個山峰,都筑有城堡,故有12座連營鳳凰山之稱,連環城上筑有煙墩、敵樓和嘹望臺,山主峰山腰,天然生成兩塊碧綠的巖石,傳說是一雙晶瑩的鳳眼,鳳眼自北伸展的兩側是青、綠褐、黃色間雜的巖石,恰似丹鳳展翅的五彩羽毛,加之猶如鳳尾開屏的12座連環山峰,就像一只挺胸昂首,躍躍欲飛的鳳凰,明人張太復游此,曾賦試描述:
踏遍銀言十萬頃,登上冷口連環城。
萬里回頭只一望,蜿蜒一氣飛彩鳳。
遠距居庸近喜封,直走山海地忽窮。
長城高下互勾帶,隨山轉澗紛崇庸。
據史料記載:冷口關原名“清水明月關”,傳說清康熙私訪騎驢關,恰逢天降大雪,幾次都被風雪襲擊,不能過關,后來他學八仙里的張果老倒騎驢,才艱難而過,但至北門時,因風硬路滑,突然驢失前蹄,將他摔下,險些跌進山澗,但總算是過了關,這時,他回頭不由驚嘆說了一句:“好難過的冷口關??!”從此冷口便得名。
公元1560年夏,明軍務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許倫巡視邊防時,從山西大同來到冷口關,親自順馬道登上長城,一到山頂,似有駕云之感,因此在關山的絕壁上親筆題:明嘉靖庚申三月,虜自云中來,窺灤東率門鎮兵御諸冷口關,念八日虜遁翌日班師,總督三鎮軍務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督察院左副都御史靈保許論題。至今巖壁字跡尤清,這便是摩崖石刻。
冷口關依山傍水,三面環山,山高關險,山村秀美,整個村莊為長城環抱,長城始建于燕國、經秦始皇完善,以后歷代王朝進行修補,現保存完好的是明朝萬歷年間重修之長城,南門及部分長城保存完好,冷口關就是萬里長城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冷口不但自然風光天成,跨沙河還有“摩崖石刻”、“八面金斗城”,沿邊城北行的古燕城遺址,威嚴矗立,名代殉將軍墓與尖咀樓遙相互映,連環城下尋龜石歷經百年滄桑,自古城自西馬駒樓矗立于鳳凰山頂,儼然形成一幅絕美油畫,形成豐富的旅游資源。冷口開發旅游應對這些名勝古跡應進行維修重建,包括八面金斗城、大明摩崖石刻、龜靈石、古燕城遺址、將軍墓、尖咀樓、馬駒樓以及冷口古城邊城。從而形成具有歷史特色的旅游景點。
轉自遷安信息港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