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之鑒別 羚羊角系牛科動物賽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的角。具有: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涼血解毒的作用,臨床上多用于高燒引起的神昏譫語,驚厥抽搐,小兒寒熱驚癇,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肝火上炎之目赤紅腫,翳障,視物昏花等對瘟病高熱發斑,煩躁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本品大部分從俄羅斯進口,在我國的新疆局部靠近俄羅斯部分地區有少量羚羊,因為稀少屬國家保護動物,嚴禁獵殺,因為羚羊角的藥用價值很高,在中醫界對羚羊角一直很迷信,常常為有一支羚羊角引以為豪,因為這個原因,俄羅斯限制對我國的出口,并以超出尋常的高假買給我國,所以在一般的藥材市場上很少見到(幾乎沒有)真正的羚羊角的,目前,國內使用的所謂羚羊角大部分系以黃羊,長尾黃羊,藏羚羊的角,做羚羊角使用,以極低的價格收進(絕大部分是偷獵品),卻以羚羊角的高價賣給病人,對此,無人過問疏于管理,可嘆!!!由于真正的羚羊角市場上很少見到,所以很多人誤將黃羊角之類的角認為是羚羊角而上當,為對這幾種角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現將羚羊角的外觀真偽鑒別介紹如下:
(一) 羚 羊 角 :整支角性狀為長圓錐形,呈弓形彎曲,長10---30厘米,基部直徑2—4厘米。表面黃白色(以白居多),半透明狀,對光檢視(嫩角)有時可見(角的內部)血紅色的暈紋(習稱“血絲”),角通體光潤如玉,自基部向上有10---20個隆起的環嵴,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處,似柔潤舒適,習稱“握之合把。”尖端部分平滑無嵴。角的基部斷面圓形,里面有骨質角髓,通稱“羚羊塞”,與外面的角質鞘的結合處呈鋸齒狀絞合。對光透視可見角髓在角的下半部,占全角的1/3----1/2。角內無角髓部分中央有一條隱約可辯的孔隙直達角尖,習稱“通天眼”。質地堅實而沉重,無嗅,無味。
(二) 其 他 角 的 鑒別 :
(1) 黃 羊 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 角的性狀 :呈長圓錐形而側扁,較粗短,尖端略向后彎曲,角尖稍向內上彎(略似S狀)。長約20厘米,基部長徑3—3.5厘米,短徑2.5厘米,表面灰黑色,較粗糙,不透明。自基部向上有10多個密集的斜向環嵴,尖端平滑無嵴。基部斷面呈橢圓形,中央為骨質角髓,呈污白色,外面角質角鞘斷面桁黑色,二者的結合處微呈齒狀絞合。質沉重。無嗅,無味。
(2) 長尾黃羊 (別名: 鵝喉羚羊) Gazella subguttarosa Guldenstacdt 角的性狀:呈長圓錐形側扁,彎曲度較大,角尖顯著向內彎轉。長20—30厘米,基部直徑3厘米,表面灰黑色,粗糙,有明顯的縱向絲紋(細小的裂紋)。角的中下部有斜向的環嵴,尖端無環嵴部分較為平滑,
(3) 藏 羚 羊 Pantholops hodgsoni Abel 角的性狀 :長而很側扁,幾直向上伸,彎度很小,近角尖處稍向前內彎。長50---70厘米,基部長徑5厘米,短徑4厘米。表面黑色,較平滑而有光澤,可見細微的縱裂隙及淺色紋理,自基部向上有橫向而等距的環嵴,在前方較明顯突出。基部斷面亦可見白色骨質角髓。質沉重,無嗅,無味。 以上三種角其中黃羊角和長尾黃羊角 可以做為羚羊角的替代品,但在出具處方時不能冠名羚羊角以代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