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經濟增加值(EVA)管理學習筆記

目前,我國許多企業都在推行經濟增加值(EVA)管理方式,國資委也準備對下屬的中央企業采用EVA評價體系,一些大型的民營企業在咨詢過程中也提出了這方面的需求。什么是EVA,以及如何在企業中實施EVA成了大家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下面我想通過論壇這個園地,共同學習、交流EVA知識和實施經驗,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一,好企業的判斷標準

什么樣的企業是好企業?不同的時期,人們對企業的判斷標準也不盡相同,這主要是在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人們對企業的性質、發展目標、經營方式都有不同的理解。在論壇里,我和rgang兄曾專門就此討論過(有興趣的可以看看),fxzfxz9999兄也提出了很有見地的觀點,這些討論都涉及到現代企業理論研究的一些前沿的問題,理論的東西較多。經濟增加值是上世紀80 年代在企業管理實踐中逐漸發展起來的企業價值管理工具,因此在對企業的認識上,仍然以股東價值最大化為企業目標,但既然是學習經濟增加值,我們就接受和承認這個目標。

19世紀,真正現代意義上的企業出現以來,企業目標經歷了利潤最大化、效益最大化、股東價值最大化三個階段。在利潤最大化階段,投資者普遍追求利潤的絕對值,這時候的企業規模比較小,投資者和管理者并沒有分離,因此也不存在“委托代理”的機制問題。到了20世紀初,由于金融資本市場的發展,出現了許多巨型規模的企業,企業的所有者已經不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企業,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逐步成為趨勢。特別是經濟學中資源稟賦概念的擴展,投資者越來越關注企業資源的使用效率,顯然,簡單的利潤判斷已不能準確全面的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為此,人們發展了總資產收益率、股本收益率、每股贏利等指標作為企業經營狀況的判斷標準。

20世紀80 年代后,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效益最大化判斷工具也有不足,因為其中的主要指標信息采集、分析都基于企業財務報表(基于已發生的權責),反映的是企業的發生成本,沒有考慮到股東投資的機會成本,因此很可能激勵公司管理者的短期行為,忽視企業的長期價值的創造。具體表現在片面追求企業規模和企業利潤會導致企業過度投資和過度的擴大生產,國內的長虹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例子。

1982年,美國思騰思特公司提出了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概念。思騰思特公司認為:企業在評價其經營狀況時通常采用的會計利潤指標存在缺陷,難以正確反映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因為他忽視了股東資本投入的機會成本,企業贏利只有在高于其資本成本(含股權成本和債務成本)時才為股東創造價值。經濟增加值(EVA)高的企業才是真正的好企業。

二,對經濟增加值的理解

我們通過對成熟股票市場(這點必須把我國股市排除)上市公司的排名觀察,常常發現兩種奇怪現象:許多資產價值相近的企業創造的利潤卻大相徑庭;資產價值懸殊的企業,市場價值卻相近。為了對這兩種現象有很好的解釋,我們引入市場增加值概念(Market Value Added MVA),市場增加值(MVA)就是市值與股東投入資本(凈資產)的差值,換句話說,市場增加值是企業變現價值與原投入資本之間的差額,它直接表明了一家企業累計為股東創造了多少財富。1988年思騰思特公司使用MVA工具對美國的通用汽車和默克制藥公司的經營表現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通用汽車的股東對公司投入了450億美元的資本,而默克制藥的股東對公司投入的資本僅有50億美元,但他們的市值都是250億美元左右,從MVA的觀點看,通用汽車實際上損失了200億美元的股東價值,相反,默克制藥則創造了200億美元的股東價值,如果按MVA的大小來確定業績排名,默克遠在通用汽車之上。這個分析促使我們思考:股東對企業的任何一項投資,都希望最終實現的價值比其投入的所有資本要多(這是資本的天生逐利性而決定的),滿足了了這個條件,才是在創造財富,否則就是在毀滅財富。這個分析也使我們思考:通常意義上的企業規模(可以用市值來表示),利潤已經不能滿足分析判定的需要,我們必須找到產生企業價值的真正原因。

MVA對于上市公司而言是一個企業價值分析的好工具,但在分析非上市公司時就無能為力了,因為無法獲得非上市公司的市場價值數據。基于增加值的思想,思騰思特公司開發了經濟增加值(EVA)工具,它是建立在對一些財務數據進行調整的基礎上的。

1,經濟增加值(EVA)定義:企業的稅后凈營運利潤減去包括股權和債務的全部投入資本的機會成本后的所得。

對概念得理解:該概念明確強調,企業經營所使用的資本和債務是有成本的,第一次把機會成本和實際成本結合起來,強化了提高資本使用效率這個目標。

2,經濟增加值計算公式:EVA=稅后凈營業利潤-資本成本(機會成本)

=稅后凈營業利潤-資本占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

3,稅后凈營業利潤:含義和通常意義上的稅后利潤不同,指的是財務報表中的稅后凈利潤加上債務利息支出,也就是公司的銷售收入減去除利息支出以外的全部經營成本和費用后(包含所的稅)的凈值。

4,資本占用(資本總額):是指所有投資者(包含債權人)投入公司經營的全部資金的賬面價值,包括債務和股本資本。其中債務是包含所有應付利息的長短期貸款,不包含應付賬款等無利息的流動負債(通稱為無息流動負債)

5,加權資本成本率:是指公司債權資本和股權資本的加權資本成本率。我們在這里把債務和股本都看成是資本。

加權資本成本率=(股權資本成本率×股權占總資本比例)+(債權資本成本率×債務占總資本的比例)

1、 EVA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economic profit

2、 關于EVAMVA的關系,EVA是個績效指標(performance metric)而MVA是個價值指標(wealth metric);前者屬于當前或者歷史事實,后者涉及到未來,如同EPSP/E MVA內在價值等于未來EVA的貼現值, 從市場上觀察、計算出的MVA應該接近MVA內在價值

3、對于EVA,德魯克曾經說過如下一段話: “… 你一定要賺到超過資本成本的錢才算有利潤。 Alfred Marshall 早在1896年就說過這句話,我在 1954年和 1973年也這么說過,感謝上帝現在 EVA (經濟增加值) 使得這個理念得以系統化。”

三,建立以經濟增加值為核心的企業價值管理體系

思騰思特公司認為,以經濟增加值為核心的企業價值管理體系包含四個方面:1,評價指標和業績考核。2,管理體系。3,激勵制度。4,理念意識和價值觀。

對于評價指標和業績考核的理解:

業績考核的核心指標就是經濟增加值。對經濟增加值的考核要注意:

1, 以企業的長期和持續價值創造為業績考核導向。

2, 考核時要根據企業的規模、發展階段、經營實際、行業特點選擇合適的參照企業,從而確定目標值。

3, 結合傳統財務指標進行考核,適當考慮和選擇一些關鍵的非財務指標。

對于管理體系的理解:

經濟增加值作為企業的總體目標,必須有相應的管理體系去落實。這個管理體系必須以經濟增加值作為核心價值觀和經營思想,包含所有指導營運流程,制定戰略的政策方針、方法過程。

管理者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必須對自己企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保持清醒的認識和把握。這就要求管理者瞻前啟后,做好戰略回顧和計劃預算。戰略回顧和計劃預算是管理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詳述如下:

1,戰略回顧,包括價值診斷、戰略規劃管理、資源配制管理和業務單元組合策略、投資決策管理、設計價值提升策略、財務風險管理六個方面。

1)價值診斷。利用經濟增加值指標對企業的整體業績狀況和各業務單元的價值創造情況進行分析,把握企業的現狀。價值診斷包括兩部份:本企業價值創造分析和行業標桿企業價值創造分析。通過價值診斷,可以使我們了解到:那些業務單元占用了公司的大量資本,資本占用和價值創造是否匹配;那些業務單元正在創造和毀滅價值。這些信息是我們進一步分析和制定戰略的依據。

2)基于經濟價值的戰略規劃管理。為了克服公司戰略計劃和經營計劃相脫節,經營計劃又和預算相脫節這個大多數公司常遇到的問題。必須通過有效的管理工具把戰略、計劃、預算有機的聯系起來。許多公司推行的平衡計分卡就是一個好工具。戰略規劃管理要注意一下幾點:

a, 實現企業的長期價值和持續發展為戰略規劃設計、選擇的基礎。

b, 股東價值最大化是戰略規劃、選則的原則。

c, 要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管理重點須放在年度目標分解、資源配置、階段執行計劃等匹配工作上。

3)資源配置管理和業務單元組合策略。通過對不同業務單元的價值分析,制定出傾斜性的資源配置計劃,將資源集中配置在能創造更多價值的業務單元中去。業務單元組合管理要以價值創造為主要判定原則,通過市場增長潛力-經濟增加值回報率矩陣對現有業務單元進行價值分析,從而作出:出售(或清算)、擴張、調整決策。

4)投資決策管理。我們在進行投資決策時,一般比較重視投資項目的可行性評估,但是在方法論上卻存在缺陷:其一,評估普遍采用的是靜態的定點現金流NPV分析,缺乏對項目風險的量化分析;其二,缺乏對資本的機會成本分析,這使我們在評估一開始就陷入“做與不做”的狹窄思維模式中去,忽視其他可能選擇。經濟增加值分析方法由于充分考慮了資本的機會成本分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的缺陷。同時,經濟增加值方法有助于投資者對管理者實現有效的資本節制,避免盲目擴張。

5)設計價值提升策略。這主要是針對現有資產和未來可能投資設計不同的價值提升策略。現有資產的管理重點在于使用效率和業績的提升上,通過降低存貨,提高資產周轉率;優化流程,增強協同等手段實現。對于不符合企業戰略規劃及長遠資本匯報率低于資本成本率的業務單元,采取縮減生產規模、業務外包或退出等手段處置。對于尚未介入的投資回報率高于資本成本率的項目,要加大投資力度,提高企業整體創造價值的能力。

6)財務風險管理。經濟增加值管理方法提醒管理者,任何資本的使用都是有成本的,避免管理者為了片面追求股本收益率而采取高財務杠桿的經營手段,促使經營者在負債和利潤追求上找到平衡點,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企業財務風險。

2,完善計劃預算。基于價值的計劃預算應該從戰略規劃和年度戰略目標出發,包括預算分析、預算執行預警,預算實施評估與修改三部份。我們分別從財務和運營方面討論:

1)財務方面。直接影響企業經濟增加值的關鍵指標有資本回報率、稅后凈營業利潤、資本周轉率,對這些關鍵指標進行分析,找出薄弱的環節。

2)運營方面。根據關鍵指標,從企業運營的角度找到所有的價值驅動要素。如將稅后凈營業利潤分解為主營業務收入、銷售毛利、管理費用等要素,通過分析掌握企業價值變動的主要原因,也就是價值驅動要素。改善這些價值驅動要素,企業的經濟增加值就會提高。

對于激勵制度的理解:

如果經濟增加值業績考核不同激勵制度聯系起來,經濟增加值管理指標將很難實現。激勵制度可以有效的將管理層和員工獲得的報酬與他們為股東創造的財富緊密結合,避免傳統激勵制度下所出現的過度關注短期目標的行為,實現以激勵長期價值創造為核心的激勵制度。

經濟增加值激勵制度。薪酬制度是激勵制度的核心,薪酬制度包括4部分:基本工資、年度獎金、中長期獎金和股票期權。

1,基本工資:屬于固定性收入,反映了人才市場競爭性的基本工資水平,一般由員工的教育背景、技能經驗、同類人員平均薪資水平決定。

2,年度獎金:激勵年度目標的完成情況,核心是企業經濟增加值年度目標。

3,中長期獎金:企業長期目標和階段戰略的實現,核心是企業一定時期經濟增加值目標。中長期獎金主要通過“崗位獎金庫”的形式體現,考慮到管理者中長期決策行為影響的“滯后性”和“復雜性”,中長期獎金超額部分并不是一次性全部發放,只有經濟增加值在一個既定階段內持續達到目標,才可能全部發給管理者。“崗位獎金庫”的設置使管理者要考慮已實現的但仍保存在“崗位獎金庫”的超額獎金被取消的風險,從而鼓勵管理者作出有力于企業長期持續發展的決策,避免短期行為。

1, 股票期權:為保持企業核心能力優勢的持久性,對優秀人才和企業核心人員的長期激勵。

對于理念意識和價值觀的理解(略)

一,經濟增加值的計算

我們提倡簡單有效的計算方法,這也增強是經濟增加值可執行性的重要因素。

經濟增加值的計算不是否定財務報表的數據,相反是對財務報表數據的重新組合、調整和使用。在計算經濟增加值的過程中,通過進行相應的會計調整,消除會計方法的一些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經營業績的部分,突出核心業務,促使管理者意識到資本的綜合成本,從而更關注企業的長期價值創造能力。

1,經濟增加值主要指標計算公式:

資本回報率=稅后凈營業利潤/資本總額

經濟增加值回報率=經濟增加值/資本總額

銷售利潤率=稅后凈營業利潤/銷售收入

資本周轉率=銷售收入/資本總額

注意:以上的稅后凈營業利潤和資本總額和通常會計定義是不同的,參見學習筆記的第二部分的說明。

2,財務數據調整說明:

計算經濟增加值,必須對企業財務數據進行必要的調整,但是我們反對大范圍的調整,因為這會是經濟增加值計算變得非常復雜,實際執行起來也增加了不少難度。我們提倡簡單、適度、易于理解的調整。根據一些企業的實際經驗,我們總結如下:

企業稅后凈營業利潤的調整。在計算時不能簡單的用利潤表中的稅后利潤代替,必須對會計凈利潤作出調整后得出稅后凈營業利潤,從字面上理解,這個利潤不包括營業外收支。對于那些雖然是一次性支出但收益期長的費用,進行資本化處理,如研發費用、長期的廣告支出等,這些支出有利于企業未來的持續發展,屬于長遠決策。然而根據會計穩健性原則,這些費用必須當年作為期間費用一次性核銷,這會影響公司的當年利潤,因此管理者有激勵減少這種長期投入,從長遠看是損害公司未來價值的。經濟增加值方法將這些費用調整為資本支出,允許在一個時期內攤銷(一般為5年左右),解決了這個矛盾。

1)債務利息支出不作為期間費用扣除。由于資本成本的計算包括了債務部分的成本,在計算稅后凈營業利潤時,支出的利息、相關費用不計入期間費用,否則將導致債務成本利息和費用的重復計算。而企業的利息收入和匯兌收益由于不屬于經營收益,也不計入稅前經營利潤。

2)營業外收入與營業外支出,由于不反映主營業務業績,必須扣除。

3)補貼收入,由于不反映主營業務業績,必須扣除。比如按政策減免的增值稅就屬于此類。

4)會計準備由于不反映企業的真實損失,容易被管理者操縱,不從資本內扣除。會計準備包括: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投資減值準備等。進行經濟增加值計算時,從資產負債表中提取當期準備金加回稅前營業利潤,按照實際的壞賬發生額、實際的跌價減值損失計入。

5)遞延稅金由于不反映實際的稅務支出,不扣除。因為大多數公司永遠也不會繳納他們遞延稅款,遞延稅款實際上形同企業資本。

6)商譽等無形資產不向利潤攤銷。

資本占用的調整。現代財務制度規定,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并有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收益。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卻不能真實代表企業可實際用于生產經營的所有資產,這些資產項目并不完全反映企業當期生產經營實際占用的資本,可能包括那些企業并未投入的資產,這就不能真實的反映企業的投入資本,因此必須作出調整。

1)無息流動負債由于不占用企業資本,必須從資本中扣除。無息流動負債是指除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外的所有流動負債。

2)在建工程,由于其收益在未完工前無法體現,從資本中扣除。

3)會計準備,由于不反映企業的真實損失,不從資本中扣除。包括壞賬準備、投資減值準備等。

4)商譽作為資本占用,不作攤銷。

5)遞延稅項由于不反映實際的負債和資產,不予以扣除。遞延稅項貸方余額和借方余額的差值計入資本占用。

6)非正常營業收支,由于占用了資本,必須將支出與收入的差額計入資本。

如何確定企業的資本成本率?

在對企業的財務會計報表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并得出較為準確的的反映企業正常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稅后凈營業利潤和資本占用后,還需要確定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從而計算出資本成本和經濟增加值。

前面我們說過,資本成本是由已發生的成本和機會成本構成,資本成本率的實質是將預期的投資回報同項目的風險程度相互對應。股東的風險承受程度通過資本成本率來體現,較高的風險自然需要較高的預期回報來補償,而這個預期回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資本成本率。

一般來說,公司資本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權益資本融資和債務融資。公司資本成本取決于三個因素:債務資本的成本、權益資本的成本以及以上兩種資本在總資本中所占的權數,我們用資本成本率來體現。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實際計算公式: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債務資本成本率×債務占總資本比例)×(1-所得稅率)+(股權資本成本率×股權占資本比例)

1)債務資本成本率得計算方法:債務資本的成本率不是基于賬面價值,而是基于市場價值。公司債務一般都有多種組成,每種債務的利率也不盡相同,所以債務成本率應該使用加權平均值。所得稅率不要遺忘,因為支付的債務利息是可以免稅的。

2)股權資本成本率計算方法:股權資本成本率代表了股東對投資所要求的最低回報率。一般采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來確定。該模型認為股權投資回報率和風險是線性關系。該模型對投資者的行為有兩個重要的假設:投資者首先是一個風險的規避者;投資者通過多元化投資(或投資組合)來規避風險。這里的風險來源包含兩個部分:市場固有風險(系統風險)和自身經營風險(非系統風險),對正常股市的研究表明,其中的自身經營風險約占總風險的70%左右,只有30%風險來自于市場。自身經營風險可以通過分散投資來消化分解。但是系統風險(市場風險)是難以通過多元化來化解的,理論上說,資本市場必須對承擔市場風險的投資者進行補償。

基于CAPM模型,我們可以確定股權資本成本率的計算公式:ReRfBeta×MRP

其中,Re為股權成本率,Rf為零風險回報率,通常是以同期國債利率代替。Beta為企業股票市場風險系數。MRP為資本市場整體回報率溢價,是股票市場預期回報和國債回報率之差。

明顯,如何確定Beta值非常重要,Beta值體現了公司所面臨的市場風險,一般我們把整個市場的Beta值定義為1,大于1表示公司股價比股市整體波動大,相應市場風險就越高。反過來,小于1表示公司股價比股市整體波動小,相應市場風險就越低。Beta值計算必須進行時序回歸分析,比較麻煩,我們也可以參照同行業的一些公司數據確定Beta值,這些信息可以從一些投資機構(高盛等)和證券公司公開信息中獲得。對于一些非上市公司,可以參照同行業規模相似的上市公司的Beta值。Beta值反映的是一個較長時間段的系統風險系數,除非市場發生重大變化,所以Beta值一經確定,通常保持三年不變。

當計算出Beta值后,就可以計算出股權資本成本率,并最終得出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

資本成本率的經驗計算  公司價值可以理解為是公司債務和股票的現值。公式表示:  V=B+S
  式中:V—公司價值;B—債務的現值,即長期債券和長期借款的現值,假定其為面值或本金;S—股票的現值,其按股票未來凈收益計算的貼現值。計算公式如下:S=(EBIT-1)(1-t)/ Re  

式中:EBIT—息稅前盈利;I—債務年利息額;t—公司所得稅稅率;Re—權益資本成本率。  在公司總價值最大的資本結構情況下,其綜合資本成本率也是最低的。公司的全部資本由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組成,其綜合資本成本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Kw = KB (B/V)(1-t)+ Re (S/V)

式中:Kw—公司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KB—稅前債務資本成本率;Re —權益資本成本率;B/V—債務資本占總資本的比重;S/V—權益資本占總資本的比重。

如果考慮財務風險的話,權益資本成本率可采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計算:

Re = rf + rp

  = Rf+Beta×MRP

  =零風險報酬率+市場風險報酬率
  式中,βp—股票組合投資的貝塔系數;MRP既是(rm-rf )—股票市場平均風險溢價。  例如,某公司全部資本均為普通股資本,帳面價值2000萬元。該公司認為目前的資本結構不合理,擬通過增加債務資本予以調整。該公司預計年息稅前盈利為500萬元,所得稅率為33%。經測算,目前的債務利率和權益資本成本資料如下:

不同債務規模對債務資本成本和權益資本成本的影響計算表

B(萬元)



KB(%)

 

βp

 

rf (%)

 

rm(%)

 

Re(%)

 

0

 


 

1.20

 

10

 

14

 

14.8

 

200

 

10

 

1.25

 

10

 

14

 

15.0

 

400

 

10

 

1.30

 

10

 

14

 

15.2

 

600

 

12

 

1.40

 

10

 

14

 

15.6

 


接上:

當B=0時, rm=14%

Re = rf + rp= Rf+Beta×MRP
   = Rf + Beta (rm-rf )

=10%+1.2(14%-10%)

=14.8%
  當B=200萬元時, rm=14%

Re =10%+1.25(14%-10%)

=15%
  其余同理計算。

根據上表中的資料,運用前面所提供的計算公式,即可測算出不同債務規模情況下的公司價值及其綜合資本成本率。

不同債務規模的公司價值和綜合資本成本率計算表

B(萬元)



S(萬元)

 

V(萬元)

 

KB (%)

 

Re (%)

 

KW (%)

 

0

 

2264

 

2264

 


 

14.8

 

14.8

 

200

 

2144

 

2344

 

10

 

15.0

 

14.29

 

400

 

2028

 

2428

 

10

 

15.2

 

13.79

 

600

 

1838

 

2438

 

12

 

15.6

 

13.74

 


接上:

當B=0時,EBIT=500萬元,I=0,t=33%,Re =14.8%

S=(EBIT-1)(1-t)/Ks=(500-0)(1-33%)/(14.8%)=2264(萬元)

當B=200萬元時,EBIT=500萬元,I=200×10%=20萬元,t=33%

S=(500-20)(1-33%)/15%=2144

其余同理計算。

V=B+S

即V1 =0+2264=2264(萬元)

V2 =200+2144=2344(萬元)

其余同理計算。

KW1 = 0+14.8%×(2264/2264)=14.8%

KW2 = 10%(200/2344)(1-33%)+15%(2144/2344)=14.29%

其余同理計算。

  從表19-3-2中可以看出,在沒有債務的情況下,公司價值就是其原有權益資本總額,即V=S。當公司用債務資本部分地替換權益資本時,公司的價值便開始上升,綜合資本成本率開始下降。當債務資本達到600萬元時,公司的價值最大為2438萬元,綜合資本成本率最低為13.74%;而當債務資本超過600萬元時,公司的價值開始下降,綜合資本成本率又開始上升。由此,可以判斷該公司債務資本為600萬元,即資產負債率為25%時的資本結構為最佳資本結構。

五,如何在企業中推行經濟增加值管理體系

首先,企業的高層管理者要統一思想,明確“為股東創造價值”是企業經營的首要目標。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只有員工在確信EVA加值觀念已經得到高層的承諾和完全認可,他們才會把EVA價值觀念看作是一場全面變革的驅動力量。企業高層最好在公司的各項活動中,不遺余力的向公司員工傳達這個信息。通過不斷的宣傳、強化,才能將EVA價值觀念深刻植入公司企業文化,成為文化價值核心。

其次,基于EVA價值觀和分析方法,確定公司的戰略。必須明確的是,EVA是企業戰略分析、制定、實施的工具,EVA不能替代企業戰略。基于EVA方法制定企業戰略主要有以下6步:

1, 以“為創造股東價值”為核心價值觀,明確把EVA作為企業經營活動的評判工具。

2, 使用EVA對企業戰略進行評估,確定企業總體戰略和各單元戰略指標。

包括:重新確定企業的核心業務、在確定的核心業務基礎上對企業資源進行整合(退出、并購、內部資源縱向和橫向整合)。

3, 對戰略目標進行分解,并確定目標的關鍵驅動因素,針對這些因素,設定經濟增加值目標,落實責任者,并制定實施計劃。

經濟增加值目標=經濟增加值基準值+經濟增加值期望改善值

經濟增加值的基準值設定很重要,它關系到對企業現狀的判斷和對企業一定時期環境的理解。一般以企業上一年度經濟增加值實際值作為基準值,也可以采用上一年度的實際值和目標值的算數平均值。

4, 針對每一步驟,實施人員培訓計劃,促使員工理解和掌握EVA理念和方法。特別是要讓每一個員工明確:我在公司EVA價值管理體系中要但當什么角色?為了提高公司EVA,我應該怎樣去做?如果提高了EVA,對我自己有什么好處?

5, 根據企業的各層級目標實現必需的關鍵驅動因素,確定對應的EVA業績指標。

將經濟增加值應用于各個管理層級,促使員工關注價值創造。在落實指標時,必須確認各職能單位實現經濟增加價值的關鍵驅動要素,并且與該職能單元的業績考核掛鉤。

6, 制定并實施EVA薪酬和價值考核體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現金流量折現法(DCF)
經濟增加值EVA,據說不懂其含義的是新世紀“經濟文盲”
國資委開始考核EVA(經濟增加值)指標,請問EVA是什么,該指標如何計算,引入EVA具體的意義;計算當月的EVA的平均資本成本率是否要除以12呢?
EVA業績評價指標在企業中的應用
集團財務管控系列|終章:財務管控體系運行之財務績效管理及結語
經濟增加值EVA(Economic Value Added)_木魚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冶市| 华安县| 蚌埠市| 南陵县| 寿宁县| 北京市| 延庆县| 富顺县| 瑞昌市| 新疆| 怀化市| 互助| 兴义市| 蛟河市| 孝义市| 英山县| 甘肃省| 明光市| 东源县| 呼图壁县| 高州市| 紫阳县| 文安县| 晋江市| 汉中市| 霍林郭勒市| 永康市| 柘城县| 遂溪县| 万宁市| 棋牌| 江源县| 三门县| 崇义县| 大悟县| 乡城县| 浪卡子县| 固安县| 平凉市| 哈巴河县| 楚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