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環境的老北京小吃還是那味嗎
現在,老北京的小吃成了北京的文化標志之一,但而今嘗過正宗味道的人們,擔心的是傳統小吃那真正的手藝、味道漸行漸遠。
當年,老北京小吃的創始人都是皇宮御廚流落到民間,帶出的不僅是味道,更主要的是嚴禁的工藝,那標志的是正宗和正統的姿態,幾分執著,也有幾分保守,而這正宗與保守,恰恰就是能夠傳承的能耐與本事,更是對品質可貴的呵護。如月盛齋,醬肉生意火了二百年,每天就燉兩鍋,多了沒有。這就是純粹的買賣人“爺”之間的差別,買賣人追求利潤最大化,“爺”講究的就是玩意兒地道。
就如同郭德剛要把相聲拉回劇場一樣,北京的小吃非得在攤上、鋪子里吃才有那原本的味道。現而今的北京小吃,也向市場低頭,面對什剎海光怪陸離的酒吧街,他們開始請漂亮的迎賓小姐和性感的啤酒促銷員,還會考慮傳統小吃標準化的正宗嗎,當初對品質近乎頑固的堅持會不會在市場化的浪潮中變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