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大佬、大咖們,為什么總是愛曬自己的臭腳丫子嗎?看過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關注我多年的兄弟們應該都清楚我不愿意像其它網絡大佬那樣有事不好好說事!就愿意有事沒事在朋友圈里找個角度曬一下自己的:“臭腳丫子”(一般是穿布鞋翹二郎腿對腳丫子來一張特寫照,或者是把腳丫子搭在老板臺上來一張“特寫”照或者再來個“葛優躺”,我分析是他自己可能有一種很“屌”的幻覺,還想讓朋友圈的觀眾們覺得他“即有錢又有閑”,我今天所寫的內容會讓他發現從此以后根本就沒有人會注意他的存在!給用戶給“觀眾”創造價值才是永恒不變的王道!)、“辦公場地”、“茶臺”、老板臺”、“國學名著”、“手機設備”,裝做“不明覺厲”的樣子,不信你就去朋友圈翻一下這“裝逼六件套”在大佬的朋友圈里出鏡率特別高,雖然我也有幾千臺手機設備……、幾百本好書(恕不外借)老板臺(還挺大的)、臭腳丫子和布鞋(自己的腳丫子天生賣像也還算是標致,自己看著還感覺挺誘人的!哈哈)、在深圳龍崗也有上千平米的辦公場地,上百名美女客服還有好幾套茶臺,如果你:有價值、有料、有趣或者“有胸”,我隨時歡迎你找我喝茶聊天!你如果能給我
一杯水我就能給你一桶水。
多年來支持我博客的讀者們應該也都注意到了我的筆風向來都非常排斥寫趨勢類的東西,自己也最討厭那種動不動把“頂層設計”、“底層邏輯”掛在嘴邊的假大咖和文章,其實趨勢類的東西是最好寫的,因為寫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素材”非常容易找,網上到處都是“專家”和“新聞”只需要稍微廢點時間再潤色一下就能拼湊出來好幾篇“大師級的預測報告”!人之所以輕視實踐,偏愛空談,是因為“把語言化為行動,要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說比做總是容易的。倘若一個人空談成癖,難以走出空談的怪圈,那肯定是大腦語言神經出了毛病,需要就醫。以上這段話是引用我自己認為寫得還算過得去的一本時間管理類書籍《聰明人是怎樣管理時間的》的一段話,如下圖所示。
但是根據我已經馬上就要到20年的互聯網創業經歷來看:對于大多數人在網絡上創業乃至對于線下創業者來說:創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根本就與“趨勢”、“風口”、“命運”這些因素關系很小(但是和成功之后路能走多遠,和趨勢關系就很大了),因為……還是看真實截圖吧:
如果你覺得我自己的
社群里(不收費,有門檻)這個天天逗哏、發紅包、看黃圖的“北辰天”是個網絡小白的話,那你可能真看走眼了,淘寶招商團長官方排名前十的頭部淘寶客玩家,重要的是我說的內容,我的社群里的淘寶客大咖眾多,跑單大佬也真的不少,我這么夸北辰天估計也會有人不開心,群里的兄弟們可以放心,在日后的文章中,我會把你們這些“有料、有干貨、有趣”的兄弟們和“有胸”的姐妹們挨個“關照”一遍的!
現在的“大趨勢”或者那些你自認為已經錯過的“趨勢”,往往都是10年前就已經有很多人告訴你了,而且還是公開告訴所有人。問題是很多人懂得再多的大道理也過不好自己這一生、大多數人看明白了再多的“趨勢”、做了很多精準的預測也改變不了他吃屎的命運和屎本身的味道!
尤其是每當有人通過微信、QQ問我“兄弟,最近做什么項目呢?”就覺得這種人真的特別沒意思可能也沒什么料、至少是沒什么經驗非常可能還是一個網絡小白!我也非常不建議讀者朋友們用這種
扣屁眼的句式做為第一次與陌生人交流的開場白,因為很容易給自己“減分”!我發自肺腑的告訴每一位讀者朋友“項目”本身已經真的不是很重要了,假如我隨便告訴一普通人,這個人就能做的話,那么這個項目肯定是一個垃圾項目,我如果問他
“兄弟,你有數據(流量、粉絲)嗎?”他肯定還以為我是在敷衍他!因為從我開始互聯網創業這20年期間,基本上每年都一定會碰到好幾個“項目”至于說是好項目還是壞項目?經驗告訴我關鍵還是在于做項目的人本身有沒有能力、是不是“專業選手”!
《獲得成功,理想、能力、機遇、命運,哪個因素更重要?》這是我12年前(2007年)寫的一篇QQ空間日志,也是我
老博客的第一篇博文,想表達的是“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今時今日的我更加堅信這一點。
言歸正傳!今年我可能真的有必要為讀者們寫一些關于理論性、預測、趨勢類的內容了,因為2019年對于草根網絡創業者來說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請特別注意“草根”兩個字。但我還是會盡量說人話、講述自己實戰經歷過的故事、進述我用自己皮肉熬出來的理論!
今天的文章的重點:“三個階段”
1、人找內容、人找貨
3721、百度的搜索引擎時代,還處在人找內容的時期,內容質量差,少量優質內容主要由專業媒體制造,后來由用戶制造內容的媒介如:博客、百度知道……等,成功了,但是它們的本質還是“人找內容”。后來SEO技術普及,網賺、黑產制造的垃圾內容泛濫、負面增多、搜索引擎公信力驟降(更要命的是后面的“內容找人”),“今日頭條”利用、用戶制造海量的優質內容,所以今日頭條成功了。
人找貨(搜索引擎時代早期網上假貨比真貨還多)信息差巨大,網絡上幾乎無信任度可言,淘寶解決了信認與支付安全、并且屏蔽了百度的爬蟲,淘寶培養出了“人到淘寶找貨”的用戶習慣,所以成功了。但終究還是“人找貨”的模式。總體上感覺,那個時候“貨”還是比較匱乏,人們還在四處主動找貨。
2、貨(內容)找人
先知先覺者利用社交軟件的QQ空間、微博(一般信任度)賣貨、尤其到了2012年微信朋友圈賣貨(中等強度信任度關系賣貨)“貨”和非常接地氣的“內容”突然間就閃瞎了人們的狗眼!其實這個時候就開始進入了“貨(內容)找人”的時代。微信那個時候還是屬于高度私密的社交工具,這個傳遞信息的媒介還是充滿信任度的。基于中等強度的信任(早期甚至是高強度)還是很容易賣貨的,可以說發朋友圈或者QQ空間說說就能賣出去貨,完全屬于傻逼也能掙錢的階段,客觀的說就是“粉絲=錢”,但未來已經2019年絕對不是這樣了,至少不是簡單的這樣傻瓜式推導。隨著時間的推移,朋友圈的信任度再不斷下降,過去天天看朋友圈的好朋友,現在可能一周才看一兩次朋友圈,可以現在馬上問問你身邊的人,是不是這樣的。我個人認為有兩點主要原因:
1)流量(獲客)的本質其實就是用戶時間!用前一段時間《邏輯思維》在跨年演講羅胖子所說的原話:現在人們的時間,那叫一個稀碎,可以用“時空內爆”來形容。碎片化沖淡了單一流量渠道(例如:微信朋友圈)的力量。現在互聯網的流量入口實在是太多了,用戶的選擇太多了。并且伴隨著智能手機最近兩年增長率的停滯(官方媒體的文章也都提及過這個問題,相關的文章網絡上一抓一大把),新增用戶停滯,用戶紅利也就自然而然的停滯了。這也是淘寶客之后幾年里很難再出現簡單復制就能成為淘寶客大咖的最要原因之一,幾年前是增量市場“狼少肉多”,就算那個時候狼也是越來越多,但每年還是有很多“新肉”被扔到狼嘴里,現在新肉越來越少了……。之后我還會再寫一篇專門針對淘寶客未來趨勢的原創文章。
碎片化還是用戶看不全“劇本”。比如一個賣茶葉的小妹妹,過去的套路是先鋪墊失戀、然后是姥爺受傷、再被后媽逼破賣茶……一套劇本要鋪墊很久,之前做直營的團隊,要先加一個月的號,再鋪墊兩個月的朋友圈,第三個月開始出單,這是基本標準化流程了。但是現在情況就完全變了。就好像20集的電視劇,觀眾只看了第7集,前面失戀、姥爺受傷的橋段完全沒看到,后邊的故事也未必去看,因為再看朋友圈可能已經是半個月之后了,劇情已經演到第16集了,用戶完全沒有被情節感動到,劇本營銷越來越乏力(因為看不全,甚至根本看不見),何況現在也違法,你隨時可能會被查水表,我自己的社群
《曲博夫-流量增長變現學霸群》里300多人里,至少在這兩年被抓了差不多20來個人,接近10%的逮撲率,有一些還屬于國全性的大案,操……!千萬別誤會我是在打廣告,因為這個實戰社群從來都是不收費的,但是有嚴格的進入的門檻。
2)我前幾天做了一個小測試,拿出一些老號隨機翻看10條朋友圈有7條是廣告,你也可以試試。同行太多,眼球疲勞、用戶被同行教育了無數次,欺騙了太多次,用戶已經對“套路”免疫了。
雖然朋友圈營銷也是“貨找人”的模式,但如上所述感染力在不斷下降,其實朋友圈雖然還是屬于需要用戶主動去翻看的,如果“不主動”翻看,還是有可能一周看一次甚至說一個月才看上一次的可能,說不準未來很少有什么人去看朋友圈了就好像現在沒看看QQ空間,或者之前看網易博客和論壇一樣,可能都去看《抖音》了、去看《快手》了,或者去看其它某某更有趣、有內容質量的東西去了。
還有一種“貨找人”的媒介,非常“主動”一點也不被動,那就是QQ群、微信群,不需要你打開它,它只要有新消息,就相當于在你的微信界面“置頂”,微信群目前來看還是展現在微信好友列表里的,以后就不知道會不會被騰訊折疊了。微信群的社交“場景”比朋友圈冷冰的圖文場景更有信任度(現在誰的朋友圈賣貨如果沒有一些視頻內容的話,我是根本就不會感興趣的)。但前題條件是你的微信群用戶們不會退群。很多淘寶客類的返利APP最后都死了,其實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于“打開率”太低,而打開率最高的APP是什么?答案:當然是微信、QQ!所以最后的事實證明以QQ群、微信群為主要戰場的淘寶客項目的壽命還是最頑強的(但信任度依然是最關鍵的),因為就是因為他們屬于“寄生式創業”。
3、先通過優質內容找(勾)人,再轉由人主動去找貨。
視頻內容對于圖文內容屬于降維打擊,泛粉會越來越不值錢,
精準粉絲又太貴(直接進入問價環節),我們需要“泛精準流量”(有興趣或者有相關愛好)
現在好的內容越來越重要,過去是流量思維,現在是用戶思維,用戶思維就是要站在用戶的角度想問題,做好內容、做好服務。10條朋友圈7條廣告,沒有問題,我也沒有把發廣告的人全部刪掉,但是請尊重看廣告人的內心感受和智商。我前幾天看抖音里,有個人發美女視頻,底下的評論都是,美女茶葉多少錢一斤?你可以開始賣酒了!“套路”的效果在衰退、單一流量渠道的效果也在衰退。
我個人定義的這個詞“泛精準”就是比如一個茶藝師,天天發一些視頻內容(抖音的展現機制應該是會根據“完播率”推送給你感興趣的內容),吸引粉絲關注,然后我們目前不能在視頻里留微信號,但是可以顯示出自己的品牌,比如叫“茗X源”那些有需求的用戶就可以倒逼回去實現“人找貨”。但這個假設是基于“品牌”是歸屬自己的,比如淘寶客你做的再牛逼其實也還是在給別人“拉新”,千萬別和我這個老成精的淘寶客說你的“用戶”是你自己的,以后博博會給你推心置腹的講幾個真實的故事,用于糾正你這種二逼想法!我老博客中的原創文章
《小黑屋里菊花香》中引用的《非誠勿擾》石贏的真實故事就非常有代表性。
現在《抖音》這些平臺已經都有帶貨或者鏈接網址的功能。還有些內容本身也不需要迫切的注冊自己的品牌了,比如寵物類、美食類、海鮮類、自媒體類等……。有實力的玩家,現在玩的都是“內容矩陣”以后甚至是“品牌矩陣”。
其實過去身邊做得比較成功的直營模式的微商、代理模式的微商或者成功的淘寶客大咖,從本質上看都是在過去以“流量思維”為主導的互聯網環境中(包括線下傳統行業也是流量思維)的歷史產物,運營者自己身的能力雖然至關重要,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情,可能也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選擇大于努力”。
改革開放初期傳統行業老板用流量思維(或者說是客流思維)把沒人做的行業做了一遍;后來人們在互聯網通過“流量思維”把傳統行業重新了一遍;可是最終“內容思維”會把“流量思維”的紅利再重新吃一遍!
每一次風口的玩家的入場門檻都在升級,現在其實已經不是沒有能力的普通人能玩的局了!現在已經處于“精英局”了,2018年開始基本上已經沒有能真正白手起家的微系團隊了(現在很多人把依靠微信生態求飯吃的人群稱之為“微系”,相對應的還有“淘系”),除非是有“
積累”,比如我看到去年很多微商新盤基本上都是在吃過去的“韭菜積累”,韭菜這東西反復咀嚼,還是越嚼越香!對于大佬來說有“粉絲積累”、“韭菜積累”、“人才積累”,就算沒有這些積累大佬、大咖還有“個人影響力”的積累,比如有一些過去和我一起站臺分享的微商大咖,他們現在也不起新盤了,就專門為那些想起盤的人“做服務”比如一次性收個100萬的服務費,然后幫你對接供應鏈,每件產品只要你從工廠做出來,就收你1-2元錢/件,比如你一個月從工廠做20萬盒面膜,他就可以拿到20-40萬的直接分紅,這才是馬上變現的既得利益,對于這些大咖兄弟,這才是完美的合作模式。
于被服務者來說,就是那些因為找到投資方而準備在2013年新起盤的微商團隊(如果積累薄弱,或者說根本沒有什么積累),那么她們的前途在我看來就顯得“風雨飄搖”!
而對于普通草根來說讓自己的能力迅速提升,成為“專業選手”就顯得非常重要和緊迫!經驗積累、能力積累最后才是“草根的必修課”,也是眼前就能馬上開始行動的關鍵點,因為更多的
專業選手已經入場了!如果未來3-5年,不能把握這次內容紅利的風口,那么下一場風口很有可能就是《人工智能》那時候就是真的“王者局”了。
如果你是一個草根,多年以后你才看到這篇文章,你可能會有一些沮喪,感覺自己又“錯過”了。但我相信只要你足夠勤奮的話,那就永遠都不晚,只要你長期關注《曲博夫-專注流量增長變現之道》博客,那么小富即安永遠都是沒有問題的!我引用亞馬遜老大貝佐斯的語錄:貝佐斯說有人經常問他兩個問題,一個是在今后的十年里有什么事是會變化的、第二個問題是在今后十年里有什么是不會變化的,貝佐斯認為第二個問題更有價值,因為你需要把你的商業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有一些東西永遠都不會變,有一些項目永遠也都可以做,但是有一類人永遠都不會成功,那就是沒有能力的人!